分享

现在我有多爱民谣,过去我就有多爱你

 xinlv74 2016-08-04



原 创 栏 目 [ 民 谣 故 事 ]


  ●


认识温先生之前,我是个只会听听陈绮贞和张悬的伪民谣爱好者,以为小众的音乐就是民谣,对民谣音乐的定义仅仅限于弹几个吉他和弦。


直到我21岁那年,温先生走进了我的生活。


01.




我和温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他来得最晚,推开KTV包厢的门,眼睛迅速扫视了一圈沙发上的人,他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一秒钟,我和他对视了一眼,然后我听到朋友跟他打招呼,你终于来了。


他当时穿一件白色的T恤,淡灰的牛仔裤,晒得黑黑的皮肤,清瘦的身材。昏暗的灯光下,是一张并不帅气的脸。


不是我的菜。我心里正想着,却看见他和朋友寒暄之后径直往我这里走过来。他对我笑笑,在我旁边的空位坐了下来。我没理他,唱我的歌才是正经事。


为了显示文艺青年独特的品味,我常常在KTV点播一些偏门小众的歌曲。那天也不例外。画面跳转,前奏响起,下一首歌,是我点的《清晨旅行》。


噢,雷光夏。我听到他在旁边轻轻地说。


在这座小城,即便我是在电台工作,同事都是听过上万张专辑的音乐DJ,我也很少看到身边有人听过雷光夏的歌。当我听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用云淡风轻的语气说出“雷光夏”这三个字时,我有一些小小的惊讶。


我喜欢这首歌的MV。温先生继续说。


这首歌平静温柔,MV却像一部60年代的老式默片,灰暗的色调,复古的风格,玄秘而又微妙,让我一直都看不明白。但是此时此刻,这个看起来资质平平的男人却说他喜欢这支MV,潜意思就是他看懂了这支MV。于是我饶有兴致地看着他,问,为什么呢?


然后他开始给我讲解MV画面中的故事与深意。我边听他说着,边细细品味歌曲间奏大提琴的部分,才大概是懂得了雷光夏这首歌。


忽然之间,我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神秘的东西在吸引着我。我觉得他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就像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认定谁能拔出她的紫青宝剑,谁就是她的如意郎君。


晚上的聚会持续到11点才结束。从KTV走出来,他对我说,你住哪儿,要不我送你吧。


夜色迷蒙,我们肩并肩走着。九月的夜晚清风柔软,我们各自沉默着,在心里搜寻着话题。两人的距离时近时远。近时,他主动打破沉默,跟我聊起他喜欢的那些独立民谣音乐人。远时,我走在前头,微笑着低着头不说话。


不经意间回头,我发现他在看我,我们的眼神再一次对视,有一些幽微情愫在悄悄发酵。


02.




那一年我刚刚毕业,在电台工作,主持每天晚上八点档的点歌节目。


从那天起,温先生每晚必听我的节目,偶尔打进电话来点歌。点的都是在当时非常小众的民谣,有些歌甚至歌库里都找不到。


有一回我问他:“你听音乐,其来何自?乱听误撞的么?”

温先生说:“我可不是令狐冲,撞到什么就学什么。我是按图索骥,有葵花宝典的。”

我又问:“葵花宝典,其来何自?”

温先生说:“听说过李皖和颜峻么?”

我说:“没有。”

温先生轻蔑地看了我一眼,冷冷地说:“百度去吧。”


我心里暗暗不服气,不就是听过几张专辑么,有什么好骄傲的。然后默默地去百度他说的人名。


在那些做电台的日子里,温先生就是我的葵花宝典。他为人厚道,每每跟我提及一位歌手,就必定会发他挑选的歌曲链接给我。他还送过我几本关于民谣音乐的书,比如著名乐评人李皖的《李皖的耳朵》,以及他特地淘来的《城市画报》在2007年出过的一本独立音乐人专刊。


他为我开门,一扇扇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门。打破了我原来陈旧的世界,让我看到一个新的音乐领地。他为我讲述流行音乐的发展,挑出那些重要的人物和标志性作品,让我在做主题节目选歌时不至于迷失。总之,在提升音乐素养上,他对我的影响很大。


有时候我会由衷地感叹说:“看不出你还是个文艺男青年嘛。”

“错。是摇滚男青年。曾经组过乐队的呢。”温先生说。

“不会吧,组乐队?你能做什么,干嚎两句?”我调侃他。


温先生的确是个摇滚青年。他是从崔健、窦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


因为他,从不听摇滚的我在他的推荐下也去听了很多摇滚音乐。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这几位老牌的摇滚歌手自是不必说,还有后来活跃在音乐节舞台上的万能青年旅店、诱导社、声音玩具、GALA……


他知道我喜欢听小清新的,还给我推荐了两个至今我都常常听的乐团 :My Little Airport、Tizzy Bac。哦,对了,他还很喜欢 the Velvet Undergrond。


我们之间聊得最多的还是民谣。他最爱的民谣歌手是Leonard Cohen,于是我知道了这个民谣音乐的殿堂级人物;他参与我的电台节目,点播的第一首歌是Suzanne Vega的《Tom's Diner》,然后我就了解到了这个80年代的美国民谣运动复兴人物;他爱齐豫,我才真正认真去听齐豫的歌,后来我有机会看齐豫现场的演出,看得热泪盈眶;也是因为他,我知道了李志,后来李志成了我不敢轻易去听的歌手。


可以这么说,他是在给当时的我扫盲,每一次分享和推荐都是一次扫盲。


03.




我们的爱情在一次次的音乐分享和交流中,迅速升温。


他是我精神领域的缪斯,是我疲惫生活里的爱人,他让我融入这个世界,再带我逃离这个世界。在他面前,我可以袒露我性格里阴郁的一面,毫无顾忌地展露我生活里懒散的一面,甚至是我记忆里最为难堪的部分,我也愿意拿出来跟他分享。


我的电台节目都是为他而做,节目中定的每一期主题,放的每一首歌,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我的每一个语气,每一处停顿,都是因他而存在。


每晚下了直播节目,从广电大楼走出来,看到他在大楼门口等着送我回家,那个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坐在他的小电驴车后座,双手环抱着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儿,又不知道怎么兴起开始唱起歌来。他唱,不管你拥有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温先生唱的是李志的《梵高先生》,他说这首歌唱的好像就是他自己。我已经不记得当时他的面目神态,可我记得他唱歌的声音。这歌声,在往后的日子里,日益清亮。


温先生对我说:“你听懂了它,也就完全懂了我。”

我说:“看来,懂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记得有谁说过,人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最难得的,是遇到懂得。温先生是懂我的,可是年轻的我,未必懂他。


那年温先生已经28岁,谈恋爱不得不考虑婚姻的问题。可是我才刚刚毕业,初初踏上新鲜生活的起点。我希望能见识到那些令我惊奇的事物,遇见更多像温先生这样品味独特、见解独到的人。我希望能体验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我希望能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比如离开这座小城,出一本书。这样,当我老去回首来时,才不枉曾经年少。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我们坐在西餐厅里,我跟温先生说:“我想把电台的工作辞掉。”

温先生有些吃惊,问道:“为什么啊,这不是你喜欢做的事情吗?”

我说:“就像你很喜欢吃意大利面,可是让你吃三年不换口味你会愿意吗?”

温先生说:“那你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我说:“我想去北京。”


两个月后,我去了北京。


温先生没有留我,而是说,爱一个人,应该不是用爱的名义来捆绑她,而是放手让她去飞。


去了北京之后,我们之间的联结,只剩一根细细的电话线。


他的来电,点亮了我刚到北京时每一个混沌灰暗的日子。它让我知道,温先生每一天都在惦念着我。然而声音是多么虚幻的东西,无法看见,无法触摸,无法抵达。我只能全神贯注地去聆听他在那一头的说话,在他的每一个措辞中去揣测他的心意,在他的每一个语气中去感知他的心情。


日子忙碌起来,电话渐渐少了。我开始给他写信。


我给温先生的信写到立秋节气的时候,我们分手了。像所有爱情输给距离的恋人一样。我越来越离不开民谣,而他却松开了我的手。


04.




“这就是这本书的灵感来源。”我长舒一口气,对着台下的观众微微一笑。他们手上,拿着的是我的第一本书《现在我有多爱民谣,过去我就有多爱你》


从一年前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说在网上看到我的文字,要给我出书。到确定书的选题和内容,再到今天,书终于出版发行。


第一场读者见面会的地点是我选的,我回到了和温先生相遇的这座小城。


见面会在这座城市最大的书店里举行,我坐在书店临时搭的小舞台上,望着台下的观众。恍惚之间,他们都变成了一个故人的模样。是的,我想起了温先生。24岁那年,我去了北京,他送我到车站,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好了,感谢各位读者,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主持人说了结束语,观众陆陆续续退场。


我低下头整理书和发言稿。温先生的面容慢慢地在我眼前浮现出来,我想起了第一次见他时的样子。


抬起头,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径直往我这里走过来。他对我笑笑,在我旁边的空位坐了下来。


作者|易小婉

赞赏归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minyaoyushi@qq.com


听说,置顶关注我们的人都不一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