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醴陵】看看清末民初的醴陵是啥样?

 成靖 2016-08-04

【印象醴陵】看看清末民初的醴陵是啥样?

2016-08-03 

点击上方
“醴陵发布” 可以订阅哦!

      醴陵盛产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和花炮祖师李畋故里,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醴陵这个地名是在汉朝,至今已两千多年。



(清末醴陵全景)


(渌江两畔老照片)


渌江是醴陵境内的主要河流,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江西杨歧山,在株洲县渌口镇汇入湘江,全程168.8公里。渌江在醴陵境内的实际流程约为一百五十公里,故号称 “三百里渌江”。



(渌江两畔)



(晚清时期的渌江桥)


渌江桥地处醴陵城南,始建于南宋年间,原为木墩木梁结构。此后的800年间,毁于水14次,毁于火5次,毁于兵4次;宋修2次,元修1次,明修7次,清修13次,民国时修1次。




1918年军阀纵火将桥烧毁。1924年经醴陵富绅陈盛芳倡议建石拱桥。1925年竣工,全桥用麻石建成,康有为桥题写“渌江桥”三字,傅熊湘撰写渌江桥碑文,刻嵌于下首桥侧。




渌江桥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桥,也是1949年前,全国少数几座县级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



(晚清时期状元洲老照片)


状元芳洲位于醴陵渌江之中,渌江桥引桥连接状元洲。



(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湖南官立瓷业学堂)


湖南官立瓷业学堂,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熊希龄有不解之缘。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熊希龄亲任校长。第二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公司聘请了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并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制出闻名于世的釉下五彩瓷器。



(先农坛)


(醴陵家族祠堂和文昌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