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昵称535749 2016-08-04
2016-08-03 17:28 | 豆瓣:热带植物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封面图片是重瓣棣棠~

山东崂山一个叫“下清宫”的道观里,有一株树龄约700年的耐冬,高两丈,树干需几人合抱才能围拢;又有一株白牡丹,一丈多高,“花时璀璨似锦”。当年蒲松龄寓居于此,终日与两树相对,写了一篇《香玉》, 收在《聊斋志异》里。故事无非是红袖添香那一路所谓“佳话”,其中两位妙龄女子,一个是牡丹所化的白衣“香玉”,一个是耐冬所化的红衣“绛雪”。故事引不起多大兴趣,我的注意力全停落在“耐冬”和“绛雪”这两个词上面了。

“耐冬”是山茶的别称。此花开于春节前后,最冷时节百花凋败,它始终炯炯有神,确实当得起“耐冬”这名字。“绛”,大红色;“绛雪”,说的是红花灼灼覆于绿叶之上,像一片赤色的雪。

鲁迅先生《在酒楼上》有一段,为这两个词做了更好的注解——从窗口眺望废园,“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单瓣茶花,西瓜红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重瓣茶花,玫红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重瓣茶花,正红。樱花花瓣落了一地,茶花依然开着。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四月,清明已过,山茶花依然在枝头~

实际上,“耐冬”不仅贯穿冬天,春来、春深、春暮,春花开了又落,山茶的花朵依然结在枝头。像冬天伸进春天的一对触角,提醒我们季节的转换并非截然的划分,层层铺垫和缓冲,是造化对季节“有情”。更准确说应该是,每一个季节身上,都承载着此前所有季节的信息;每一个季节的性情特点,都是在此前所有季节信息的衬托之下,凸显出来。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春天里藏着冬天、夏天、秋天……

茶花的红,除了“绛”色(大红),还有枣红、玫红、西瓜红甚至粉红。但不管哪种红,都红得结实、红得厚重、红得密不透光——这是冬天偏爱的色彩感觉(其实茶花也有白色的,但那种白,也是凝脂般浓酽的乳白)。而春天覆盖冬天的一个重要征兆,就是色彩质地的变化。你看樱、桃、杏、李、梨、海棠,花色都轻盈柔和,仿佛摸一下就会漾开来,融到空气的透明里去。

这个从厚重结实到轻盈柔和的色调变化,中间自然也有铺垫和过渡——那些黄色的花朵们,完成了这个任务。我们买衣服的时候挑选颜色,会看衬不衬肤色;小黄花们,就是来提亮春天的肤色的。它们轰地那么一下,把你周围的气氛变明亮了。这样的氛围当中,我们才能充分理解那些白得透明、粉得透明的春花啊。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明黄色烘托下的染井吉野樱~

油菜花大概是这些黄色花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开成片的油菜花田总是逗引都市中人一波一波扑去拍照。不过根据我的经验,在油菜花田里自拍,是很难拍好看的,因为花海太灿烂,对比得人脸怎么样都有点黯淡。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油菜花上停着一只暗脉菜粉蝶

南方城市绿化常用黄素馨。这种来自云南的藤状灌木终年常绿,不开花的时候是暄蓬蓬的绿帘子;春风一吹,绿帘子上面黄花成串。

小学的时候,学校操场有面砖墙,黄素馨从高处垂下来,已经不是绿帘子了,完全织成了密密的绿毯子。春来上体育课,我目不转睛地研究绿毯子上所绣黄花的布局,总觉得眼睛眨一下,那些黄花就会跳起来挪动自己的位置。

有一回体育考试,打倒立。我压根不会,心里非常紧张。老师把垫子铺在盛放的黄素馨花墙下,我弯下腰,想着翻身倒立就可以看到小黄花,蹭地一下就倒上去了——啊!灿黄一片顿入眼帘,就像有人用镜子反射了阳光。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黄素馨

到上海、南京念书,发现路边常有金钟花和连翘。两者都是木犀科连翘属,近亲,长相很接近。看植物达人阿蒙写的科普文,学习过它们的辨别方法:金钟花的枝条是实心的,连翘枝条中空;金钟花的花萼(就是包在花筒外面的那层绿色)小而短,连翘的花萼尖而长。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金钟花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连翘

两种花都知春早,一发就不可收拾:完全顾不上长叶子,只一味地冒出金黄耀眼的花朵。那种不管不顾的劲头,让人觉得从旁经过时,它的热情简直要泼溅到你身上来。我上下班必经的某个地方有一大丛连翘,那副伸手蹬脚的疯婆子模样,好几次让我产生了“等你冷静了我再来跟你谈”的感觉。

到了三月下旬,它们终于有点儿冷静了。花的密度降低,叶子开始生出来——这下模样秀气多了。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开疯了的金钟花(又叫黄金条)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冷静下来的金钟花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连翘也冷静了

这个季节所有的黄色小花儿中,我最喜欢棣棠。看《日本传统色彩名录》,注意到有“山吹色”,指的是像棣棠花瓣一样的颜色;“山吹”,原本就有棣棠的意思。我被“山吹”这个词的意境迷住了,想象春天的山谷有风来,大片摇动的棣棠花……

本来打算大大感慨一下,日语中对颜色的日常用语竟是那么富于诗意,而且这个诗意通向的是对大自然的精微感受……幸好在胡乱感慨之前,向学日语的学生和日本留学生打听了一下,她们异口同声告诉我,“山吹”这一类的词,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会用的,古书上才有……好吧,估计它的使用率,跟汉语里我前面说的“绛雪”差不多。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李叶绣线菊中冒出了一枝棣棠~

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写过一个关于“山吹”——或者还是用“棣棠”这个词吧——的故事。

清少纳言原本在宫中随侍定子皇后。一度有人散布对她不利的谣言,为避开是非,她离开皇后,退回乡里居住。有一天她收到宫中来信,说是定子皇后的亲笔。打开来看,发现里面仅有一片棣棠花的花瓣,并附一句话:

“不言说,但相思。”

——这出自《古今六贴》中一首古歌的后半句,清少纳言看了大为感动,回信写了古歌的前半句:“心是地下逝水在翻滚”。不久,她就回到了定子皇后身边。

这当然是一个风雅的故事。但我一直对这个故事存有好几个疑惑。

一个是,这“不言说,但相思”几个字是写在棣棠花瓣上的吗?可是看看那棣棠,花瓣那么细碎,能完整扯下一片来都困难,更何况还要在上面写字?!

周作人在这句和歌下有注释说,“棣棠花色黄,有如栀子,栀子日本名意云‘无口’,谓果实成熟亦不裂开,与‘哑巴’字同音,这里用棣棠花片双关不说话”。于是第二个疑惑产生了,棣棠花跟栀子花外形差别太大了啊,怎么扯到一起的呢?

直到有一天去湿地森林散步,远远看到一种从未见过的黄花,大大的五片花瓣——凑近了研究,一下子全明白了,这是单瓣的棣棠花。现在的都市绿化倾向于种植重瓣棣棠,所以长期以来我以为棣棠就是那个样子的;但《枕草子》里所写,应该是棣棠原初单瓣的模样吧。那么,花瓣上写字、“有如栀子”,便都得到了解释。


博物八卦|一瓣山吹色,不言说,但相思

重瓣棣棠和单瓣棣棠对比

还要再提一句,很多人误以为棣棠和《诗经》、《论语》中都出现过的唐棣是同一种花。实际上后者指的是郁李,蔷薇科樱属的另一种植物。

论语·子罕》有:“‘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唐棣花翩翩摇摆,我怎么可能不思念你呢?只怨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这还是没有思念,真要是思念,有什么遥远呢?

——这“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倒是跟“不言说,但相思”相映成趣。你觉得呢?

———

开了一个小小的公众号叫“城有蔓草”,本来打算以后所有的草木笔记都只放在公号里。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说不定哪天微信就给灭了,公号文章会不会也烟消云散。自己这点小破文字不值一提,但对拍下来的这些花花草草,确确实实是珍惜。它们给我带来过多少快乐啊。所以打算在豆瓣上也存一份,算是留个底吧。

欢迎各位友邻移步到公号来玩~~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