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驿站式养老,精细化养老的有益探索

 秋林馆藏 2016-08-04

驿站式养老,精细化养老的有益探索

李老太太85岁,最近,她的生活发生了一点变化。每天早晨家人把她送到附近的一家养老驿站。那里不仅有小饭桌提供三餐,有床位可以休息,还能理发、按摩,和老伙伴一起观看老电影,早晨7点多到,晚上5点多接回,子女们终于放心了。这家养老驿站有老年活动室、老年餐厅、老年洗浴室、娱乐观影厅等设施,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日间照料、短期托养、临时入住、小饭桌、医疗护理等,同时也提供送餐、无障碍出行、康复保健、情感慰藉等上门服务项目。 

李老太太上“托老所”养老的方式叫做驿站式养老,是由北京市推广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2016年,北京市打算建设150个像这样的驿站式养老机构,每个驿站都培育并拥有12个老年人普遍欢迎、有辐射面、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2020年实现社区驿站式养老全覆盖。为了避免居高不下的土地费用转嫁到接受服务的老年人身上,各区政府将通过资源整合、置换、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无偿提供服务设施,降低老人们获取驿站服务成本。

 养老驿站与之前的养老照料中心相比,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更加精细和具体,更加强调的是零距离和个性化服务,按需制定特色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满足老人的各项生活需求。各社区养老驿站的也各有特色,有的突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护理、心理支持、社会交流、集中活动等日常服务,有的还根据老人的需要,提供代办代购、器具租赁、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个性化服务。  为了将驿站式养老制度化,增加可操作性。

今年5月,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对于养老驿站进行了精准定位,并且拿出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服务标准。《意见》指出,养老驿站是老人家门口的“服务管家”,养老服务驿站由专业的法人机构运营,不会交由居委会负责管理。养老服务驿站在发挥养老服务功能的同时,需将困境儿童、残疾人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实行综合服务。  养老驿站是老年人身边的爱心家园,希望更多老人都能在家门口尽早享受到这样精细化的个性服务。

来源:  搜狐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