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名嘴奥运初印象:里约可获成功 满足三点能保平安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04

抵达里约已经七天,逐渐度过了11小时时差带来的痛苦,也慢慢感受着这座南美大陆首个怀抱奥运的城市。抵达里约之前,接触所有关乎这里的报道几乎皆是负面——场馆未完工、奥运村惨不忍睹、寨卡病毒肆虐、抢劫偷窃频发……这些关键词怎么看都和一座奥运城市不匹配。网友们也开玩笑说,里约奥运,保命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爱谁谁……再加上里约警察此前的罢工标语“Welcome to Hell”,好家伙,这分明是要去人间地狱走一回啊。不少人恐怕是带着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豪迈情怀来到了里约。

直到入住我们要驻扎整月的公寓,条件大大超乎想象。社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屋里装修也简洁漂亮。据说这里算得是里约的中产以上社区,外观看来和北京的中高档住宅并无二致。不过询问了一下价格,发现这里还是保持着发展中国家应有的水准。

里约一周,最初的草木皆兵早已不再。警惕心仍在,不过终归可以慢慢放松心情,感受真实的里约。前天偷得半日闲,离开奥运会运行、也是我们居住的巴哈新区,去往里约市区一探。基督山仍然游人如织,这里是俯瞰里约的最佳场所,也是上帝之城最显赫的地标。

时值南半球的冬日,里约的气温恰好适宜,白天短打出门,傍晚加一件外套即可。科帕卡巴纳海滩,游人数量比不上炎炎夏日,不过暖和的天气仍可以下海。巴西少年们依然与沙滩足球和排球相伴,不过此地的五环标志还是让巴西人多了一分自豪的理由。

里约随处可见,傍山而建的贫民窟是相当令人好奇的地方,可惜当地人都警告说那里如同龙潭虎穴,不可擅闯,于是远观作罢。此行总体感受是里约城区并不如传言那般危机四伏,当地人相当友好热情。当然,留几分小心是必须的,当地朋友说:别得瑟、别露富,白天结队行动,可保平安。

一路向西,返回奥林匹克区域。比赛场馆目前都已经就绪,至少从外观看来,挺漂亮,内部如何当然只能由比赛检验。不过仍有一些细微之处在做最后的赶工,比如主新闻中心外的路口,一片坑洼的裸露土地还在做平整和修葺,道路上也随处可见脚手架还未拆除的过街天桥。巴西人的拖延症闻名世界,不过最后一刻交上至少及格的答卷,目前看来不成问题。

巴赫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态,相信里约可以举办一届“巴西式成功的奥运会”。主席先生措辞相当巧妙,最后一刻完工的场馆、偶有纰漏的运动员村、谋财不害命的里约劫匪,或许都属于“巴西式成功”可以接纳的范围。里约的好与坏、善与恶,只有亲历其中,方能准确品读。在此一周,我最大的感受是,此前媒体的报道有些过于矫情了。这些报道的真实性没有问题,但千夫所指的角度,或许让我们错失了全面了解里约,客观评价的基础。这样的质疑其实也不难理解,我们接触的报道,几乎都来自英美和中国,这都是曾经成功举办过夏奥会的国家。有过办赛经历,了解其中艰辛,自然难免傲娇,对后来者报以怀疑和指摘的心态也算人之常情。回想08年的北京,开赛前西方媒体的质疑也不少。再说句糙话,这些国家都曾经过关斩将,抱得奥运女神归,他们能表扬后来者,活比自己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