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器以载道——哥窑牡丹式洗

 汇贤坊 2016-08-04

器以载道——哥窑牡丹式洗

云破楼(黄骥) · 2015-09-12 11:43

器以载道——哥窑牡丹式洗

历经了骨董艺术品市场持续低靡,股市大地震的2015,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期待呢?93日的抗战大阅兵,终于找回了国人的自信。同时,香港佳士得即将在年底推出的,尤以南宋哥窑葵瓣碟为主打的临宇山人宋磁专场,也许是今年备受期待与最重量级的冲击波。究竟能放出怎样的卫星?届时我们将会专门研究评述。



宋哥窑牡丹洗 北京故宫藏品



宋哥窑牡丹洗 北京故宫藏品

其实,哥窑除了logo化的葵瓣碟,还有许多其他文房神品,诺,牡丹式洗,就是其中之一。

明,屠隆在『考槃余事』“笔洗”条,记载有“陶者有官哥圆洗,葵花洗、磬口洗、圆肚洗、四卷荷叶洗、卷口蔗段洗、长方洗。”

牡丹为中国国花,最早可追溯至『诗经』,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中已经出现牡丹的形象、唐诗中大量涌现以牡丹为主题的作品,刘昱曦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千古绝唱描述了唐代牡丹的盛况。宋人对牡丹推崇备至,成为上至皇室下至全民皆动的盛况,牡丹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层,牡丹风尚超过了唐代。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宋哥窑牡丹洗这样的神品,继宋元后,又成为明代文人案头的心爱之物。明人鉴赏哥窑,注重其釉表纹理的变化与色差,并承载了宋人“器以载道”的哲学与美学观。哥窑“金丝铁线”,正好迎合了精英阶层的精神追求与好古尚玩的玩物道法。



哥窑牡丹式洗 台北故宫藏品




哥窑牡丹式洗 台北故宫藏品

纵观传世哥窑牡丹式洗,唯以两岸故宫收藏居多,这些作品,包括了南宋至元,产地为浙江杭州与江西景德镇所烧制的各群组作品。无论产地、釉色、形制如何变化,传世哥窑牡丹洗,均以线条精巧优雅、釉面凝脂莹润、纹片纵横,飘逸流畅,金丝铁线交错为大美之道。


检视历年拍卖,伦敦苏富比19841111日曾有一个牡丹洗子,为Riesco旧藏,估价2500035000英镑,为来燕堂黄梅生竞得,后为胡侗清先生藏品。



Sotheby’s

1984 Tuesday 11thDecember, London, Lot 206

An extremely rare Guanyao Brushwasher,Song Dynasty, Riesco Collection


元 哥窑牡丹式洗 A J.H.M collection



童鞋们,现在了解了吧,哥窑的精彩,有的不止是葵花瓣碟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