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谷一老师,大家的脑海里浮现的, 应该在每年春节联欢晚会结束, 李老师优雅又深情的演唱着《难忘今宵》的画面! 岁月好像在她身上定格, 没有更年轻,但也从未更苍老, 她就一直面带笑容,唱着《刘海砍樵》, 唱着《边疆的泉水清又清》,唱着《敖包相会》, 然后时间就缓慢了。 李谷一老师, 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昆明, 祖籍湖南长沙,中国女高音歌唱家, 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1980年,演唱中国内陆第一首流行歌曲《乡恋》。 也正是这首《乡恋》, 让她红遍大街小巷, 也让她被万夫所指。 这首歌是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 此部风光片以拟人手法, 借助长江奔流至秭归, 表现王昭君离乡远去长安后, 对乡土的依依恋情。 导演马靖华填了一首词, 作曲家张丕基负责谱曲。 李谷一的演唱“缠绵悱恻”、“乡思不绝”。 曲终之时,她已泪流满面。 这首歌一经发布,立马蹿红, 随之众矢之的,经历数年的口诛笔伐。 1980年年初的一日上午,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礼堂内, 一位主管意识形态的高级官员, 点了《乡恋》的“大名”, 指责大陆现在有个“李丽君”。 2月25日, 《北京音乐报》头版刊登文章《不成功的尝试》, 批评“《乡恋》抒发的不是 健康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 而是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 4月,中央乐团一位领导致信李谷一, 警告她如果再这么走下去, 中央乐团就没有适合 她李谷一表现艺术才华的土壤了。 主流意识在批斗的时候, 都指出词曲问题不大, 主要是唱法过于缠绵萎靡, 和邓丽君的唱腔有些相似, 是音乐的界的毒药。 这让李谷一一度戴上了“黄色歌女”的帽子。 虽然主流媒体和高管对李谷一提出抵制, 但是《乡恋》却得到群众的支持, 听友们也纷纷写信,这给李谷一很大的鼓舞的动力。 终于在1983年,这首歌被解禁, 李谷一老师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深情演唱《乡恋》, 场面雷动,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李谷一当年嫁给金铁霖时也是她的初婚, 二人是从师生之情转为相互的爱慕之情才结的婚。 婚后李谷一一直想要个孩子, 但是,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天遂人愿, 渐渐的,离婚就成了二人之间的一个经常性话题。 李谷一老师对离婚是排斥的, 她和所有女人一样都想要一个完整的家, 对离婚有一种莫名的抵触; 再加上金铁霖老师确实是一个心地善良又温柔体贴的男人, 所以她迟迟不肯签字。 但是矛盾一直存在的婚姻会把仅存的爱消磨殆尽, 金老师不想让大家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 只好主动劝说, 两人这才悄悄地办理了离婚手续。 虽然两人离婚, 但是金老师每在李老师被攻击的时候, 金老师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支持她, 这或许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吧。 李谷一第二任老公是肖卓能, 其家庭背景显赫。 他是开国元勋海军司令肖劲光的儿子, 目前担任中国海洋技术总公司总经理一职。 当李老师与肖卓能的婚姻被媒体曝光后, 李谷一老师一时间被推上风口浪尖, 大家都觉得李谷一老师喜新厌旧, 攀附高枝,想嫁豪门, 这样被无端的冤屈误解和谩骂, 所幸肖卓能都一直陪在李老师身边, 向世人证明他们的结合是因为爱情。 知情人都知道她与肖卓能认识时两人都是单身, 不存在别情移恋和不忠。 肖卓能其实一直是李谷一老师的歌迷, 在得知李老师离婚后,便对李老师展开恋爱攻势, 不仅不错过李老师的每一场演出, 还表达了非李老师不娶的决心, 时至今日肖卓能的手机铃声仍然是《边疆泉水清又纯》。 李老师和肖卓能婚后, 很快生下了女儿肖一, 各取两人一字,寓意一心一意。 由于两人低调保护, 外界对他们的儿女肖一知之甚少, 有次采访李老师难得提起女儿, 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肖一从几岁就开始叫妈妈为“李老师”。 因为“叫她‘李老师’她的反应特别快, 而叫‘妈妈’往往要叫两声她才有反应。” 言至此,李老师也动情的说觉得很愧对家庭, 但是工作上有需要,也是没办法。 李老师已经是七旬的老人, 但仍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 虽然已经名誉满身, 但她仍坚持为中国民族音乐默默付出, 仍然为她所钟爱的祖国发挥余热, 这样的李谷一,值得我们尊重! |
|
来自: 昵称27877700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