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言杂语69——清代刑部衙门几则术语

 昵称503199 2016-08-04

                            微言杂语69——清代刑部衙门几则术语

 

自先秦魏国李悝《法经》至《大清律例》,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成文法典。修律(立法)不是难事,谳事(司法)难于修律。司法之难情形诸多,其一是对律文的理解与适用。现在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等,但仍存粗疏不尽之处。所以如此,世间人事千奇百怪而难以涵盖穷尽是为原因之一。故而英美国家有判例法、习惯法等聊作补充。中国古代除律文之外,也有法律解释。如《唐律》之“疏议”等即属于立法解释。

明清两朝,准确同一定罪科刑是各级职官头疼之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及各省臬司衙门(按察使司)都有刑科老吏,各级职官亦延聘刑名师爷。老吏与师爷多为父子相承世代为业,精通律文谙熟判例,可算专业人士。他们为上司断案科刑提供律条解释并援引判例。清代康乾嘉道四朝几次撰修《六部则例》、《满汉六部成语》等,其中刑部用语涉及定罪、情节、量刑、程序等内容。朝廷要求各级职官必须研习精熟。包括学子入仕,通晓各行业术语是必须具备的技能。

本文以“犯奸”、“窃盗”二罪为例,列几则清代刑部衙门术语及其解释,以往顾检视其本业职守。

                

                                                    关于“犯奸”罪

 

1、通奸

前不久坊间对有关部门使用“通奸”二字颇有议论。有曰其非法言法语者,有言其语焉不详者,有不知其为何物者。时下“通奸”一词未入律,确非法言法语。通奸于清代入律,列于《大清律例.刑律.犯奸》:“若媒合容止(人在家)通奸者,各减犯人(和、刁)罪一等。”这条是说通奸罪比照“和奸”、“刁奸”罪减一等量刑。

      “媒合容止”是刑部术语。媒合,指说会。容止,指容许别人奸宿在自己家。

        清代通奸罪的行为要点有两条:一是经人说合成事。二是妇女容留男人在家住宿。此二条当然都指婚外行为。凡通奸者,男女同罪,从中说合之人亦科罪。其中妇女在家容留男人合宿是不收取财物者,收取财物则属于卖淫。未经登记而卖淫者谓之“暗娼”,旧京俗称“暗门子”。暗门子只涉嫌未缴纳捐税(俗称“脂粉钱”)及未经建康检验而有传播疾病之虞,不属于通奸罪过。

2、和奸

和奸指男女情愿和同私奸。私奸者,秘密也,非公之于众明媒正娶也。和奸与通奸相同处是均系男女情愿,区别是没有人说合。和奸多发生于本族或家庭内部。其量刑,男女同罪,各杖八十。奸妇有夫者,杖一百。若和奸生子,责令奸夫家收养。奸妇听从夫家嫁卖,其家人愿意留者,听便。

和奸涉及二术语:(1)、“奸久情密”:指和奸日久,感情甚密。常用于起意谋杀亲夫之情由。(2)、“思图永好”:和奸双方企图永远相好。此二句为衙门文牍常用术语。

         3、刁奸

奸夫刁诱奸妇,引至别处通奸谓之刁奸。刁奸与通奸区别有二:一是无人说合。二是引至别处而非在家容留。刁字复杂,难以穷尽其情形。大致包括使诈、勾引、耍赖、难为、拐骗等。如僧道等用迷人术诱引妇人随其行至奸宿处行奸。刁奸未强调是否男女情愿。量刑重于通奸、和奸。“刁奸者,(无夫、有夫)杖一百。”

4、强奸

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如药剂、催眠术等,使之不能抗拒而奸污妇女,谓之强奸。“强奸者,绞(监候)。未成者(指未遂),杖一百,流三千里。”此条与现行《刑法》区别不大。

与十二岁以下幼女行奸,虽和,以强奸论。现行《刑法》此罪幼女年龄为十四岁。(人越活越抽抽儿)

5、轮奸

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轮流强奸同一妇人,谓之轮奸。首犯,斩立决。从犯,绞监候。

6、鸡奸

男人奸男人为鸡奸。鸡又作?(ji)。亦有强奸、和奸等情节区别。量刑比照男女间同等罪名。

7、淫辱

主要指奸淫侮辱妇女行为,涉及犯奸各罪名。

 

                                                    关于“窃盗”罪

 

        “窃盗”是《刑律.贼盗》罪名之一。“贼盗”包括“谋反大逆”、“谋叛”、“强盗”、“劫囚”以及盗陵墓、军器等重罪。“强盗”指聚众持械抢劫,“窃盗”即现在一般盗窃行为。强盗、窃盗统称为“盗犯”。贼盗比盗犯又重一等,多指聚众山林打家劫舍之类。本节只限窃盗类术语。

          1、窃盗

乘人不知而偷取他人财物,乘人不备而偷拿他人财物者均为窃盗。“乘人不知”属于秘密窃取,现在称作盗窃。“乘人不备”不是秘密窃取,是为抢夺。不知,不备,性质有别。清制,以夜间偷盗为窃盗,白天偷窃为抢夺。于道路途中截抢人、财、物,虽然时间已至黄昏,仍为抢夺。统称“窃盗”而量刑不同。

2、掏摸

偷窃行为,即乘人不知。实施行为而未得财,笞五十。得财,计赃科罪量刑。一两银子以下,杖六十。一百二十两以上,绞。初犯、再犯均刺字,三犯者不论得赃数额,绞监候。初犯,于右小臂膊上刺“窃盗”二字。再犯,刺左小臂膊。

3、截夺

人少而不持凶器,于途拦路行抢者谓之截夺。按抢夺罪论。(此与抢劫性质不同,抢劫须持械并实施暴力)

4、抄抢

人少而不持凶器,白天抢夺事主人口、财物者,称抢夺。按清律,杖一百、徒三年。从犯减罪一等并刺字。伤人者,斩。(抢夺一旦伤人,性质改变,是为抢劫。重罪,斩)

5、越墙

指夸城墙、院墙等违法行为。另外有“入院”,指非法进入住户家院及衙署院内行为。以窃盗计赃论罪。

6、线贼

给窃盗提供作案线索,指引犯罪地点及路线并分得赃物者谓之线贼。虽未同行,与窃盗一体论罪。(参《大清律例》、《清代六部成语词典》)

清代律文典章大都因仍明朝旧制,明代又承袭宋唐。刑部术语几百年秉承相延,变化不大。古代虽然诸法合一,但其所罗列情节周到精细,时有胜于今日法典之处。修律惟在全面公允,谳事惟在同一准确。古代法律看似粗疏宽可走马,实则密不透风。现代律文看似分门别类密如梳篦,执行起来却可随意进出,实则处处漏风。一些或为别有心思所致,一些则属职守欠讲究。

清末民初积贫积弱,诸多士子心急如焚救国心切,遂良莠不分把中国古代一切视为万恶之源,把西方现代当作万能良方。连梅兰芳唱戏都得按西洋剧来,这不是晕头吗。凡事急齁齁就容易急赤白脸,急赤白脸就容易忽略常识。抛开主义社会这类大而无当者,仅偷盗、抢劫、强奸三项,古今中外都视为犯罪。如何有效合理地预防、判别、惩治,不光外国人琢磨这宗事,中国人也琢磨而且琢磨了几千年。假如中国古人都是窝囊废假行家傻小子外加晕头,这块儿地盘儿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凡事没那么简单,这就是常识。

历代治世者皆平心静气研读前朝典章,仔细考量其所以然与所当然,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谁也不轻易觉得自己处处比前朝本事大。道理很简单,祖先若不发明汉字,后世结绳记事又了于何时?“敬天法祖”、“法先王之道”并非无一点儿道理。况且很多日用不知之事本身就在自然延续,不管你知与不知认与不认。天地间人事,吃得好、穿得美、有房住、睡得香、能说话、有工作、有钱花、心里乐、日子舒坦,无非就这些。其理其法,中外古今各有高招儿妙法。把别人的好办法据为己有,集诸多高明于一身,自己岂不更高明。总归一句话,中国人几千年是站在地上吃粮食活着的,大概没人是站房上喝风长大的,所以事事处处都得落地。靠吻流之辈、说讪之能、诈伪之术管事,天下人三个早晚儿就饿死了,撑不了三千年。古人打会吃饭就明白此理,故而不兴虚飘儿蒙事。而有些人至今想不明白不想明白。凡事学好不学坏,这也是常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