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朝,平定倭患是重要一节。所谓倭寇,系日本岛人与中国东南沿流民及内陆个别商贾相勾结,为谋取财货利益而形成的武装匪寇。倭寇杀人抢掠,攻城占地,凶顽之极。《明史》载,“真倭”(即日本人)占十之三,“假倭”(中国人)占十之七。关于“倭”字本人在前篇中已作训解。“寇”即群行攻劫及暴力抢掠。永乐之前,日本为开通两国海上贸易也捕剿倭寇。当时明朝廷海禁甚严。永乐初曾诏谕日本十年一贡,人数不超过二百,船止二艘,不得携带兵器,违者以匪寇论。并赐给舟二艘专门用作入贡。后均未严格遵守。宣德初,重新申定要约,人不过三百,舟不过三艘。民间不得互市交易。如此日本岛民及中国沿海商贾利益渠道严重受阻。嘉靖朝,倭患急剧爆发。以下仅以《明史.日本传》所载材料略述之。
宋代以前,日本与中国一直通使朝贡。蒙元强悍。元世祖忽必烈曾遣使臣赵良弼赴日本,数次招之不至,遂兴兵征伐日本。世祖命忻都、范文虎等帅舟师十万至日本沿海五龙山停泊,欲天亮登陆。不料当夜遭遇飓风,大军尽没,最终只回来三人。由此日本与蒙元结下梁子,使臣不再来中国。
洪武三年三月,太祖又派莱州府同知赵秩渡海谴责日本。赵秩见良怀,诏谕以中国威德并责其不臣。良怀曰:“吾国虽处扶桑东,未尝不仰慕中国,惟蒙古把我国当作臣妾。我先王不服,蒙古便派赵姓使臣(即元代赵良弼)以好言诱惑我,话音未落,其水军十万已列海岸矣。幸亏在天之灵雷霆波涛,一时大军尽覆。今新天子登基,天使亦姓赵,莫非蒙古后裔?也将好言欺骗而袭我也。”良怀说完,用眼睛示以左右侍卫对赵秩动手。赵秩神态自若不为所动,徐徐言道:“我大明天子神圣文武,非蒙古可比。我亦非蒙古使者之后人。想动手,动我好了。”良怀气馁沮丧,下堂延请赵秩,礼遇甚优。
不久,良怀遣僧人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两州被掠人口七十馀人,于洪武四年十月至京师。太祖给予嘉奖,赐宴并赏其来使。其后,派僧人祖阐、克勤等八人送日本使者回国。赐良怀《大统历》及文绮、纱罗等物。洪武五年(1372),日本掳掠海盐、澉浦及福建诸郡。六年,太祖命於显为总兵官出海巡逻。
当时日本王良怀年少,其国内有名曰持明者与之争夺王位,致内乱。后来日本几次来人朝贡。或因其国内政令不畅,这些来使或不奉表或不奉正朔或未有国王之命,太祖均却之不纳,给使者赏赐令其回国。洪武十四年(1381),日本又来朝贡,太祖再次拒绝。并命礼官谴责日本国王,话语中有欲征讨之意。
良怀政局趋于平稳,态度亦逐渐强硬,他上书称:“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昔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臣闻天朝有兴兵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我国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犯臣境。我国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投降?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两军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我自满足上国之意。若臣胜君负,上国当作小邦之羞。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审慎考虑。”
太祖阅后甚怒。但终因蒙元之鉴,未动兵事。
洪武二十年(1387),太祖命江夏侯周德兴往福建沿海四郡察看地形。凡卫所城池位置不在要害者一律迁移。民户三丁取一人当兵戍边,筑城十六座,增置巡检司四十五,共得兵卒一万五千人。又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东西诸郡,整饬海防,筑城五十九座。民户以四丁以上者抽一人为士卒,得兵五万八千七百馀人。闰六月,命福建准备海船百艘,广东准备二百艘。严守备战。
不久,日本王子滕祐寿来京师国子监入学,太祖颇善待之。二十四年五月特授其观察使,留在京师。之后朱太祖修著《祖训》,明列十五个不加征讨之国,其中有日本。自此,日本朝贡不至,海上警戒亦渐弱。
明成祖朱棣即位,遣使赴日本诏谕登基之事。永乐二年(1404),对马、台岐诸岛贼抢掠沿海渔民,成祖谕日本王派兵剿捕。日本出兵尽歼贼匪,缉捕岛贼首领二十人。第二年十一月,日本将此二十人进献于朝并修贡。成祖嘉奖,颁赐日本王九章冕服及钱钞、锦绮等。将其所献二十人归还,令其自行处置。日本使臣回国途中至宁波,把该二十人置于大瓮,全部蒸杀。
永乐五年、六年,日本频繁来朝贡,且献所获海寇。六年十二月,日本国王源道义卒,其世子源义持派人来报丧。成祖命中官周全前往吊唁且送賻金。又遣官赴日本敕封源义持为日本国王。时值海上又有海寇匪情,成祖再遣使宣谕,令源义持剿捕。永乐八年(1410)四月,日本王源义持遣使谢恩,献所获海寇。九年,倭寇侵扰盘石。十五年,又侵扰松门、金乡、平阳。地方职司捕获倭寇数十人至京,廷臣请正法。成祖曰:“威之以刑,不若怀之以德,宜还之。”随后成祖命刑部对倭寇给予训诫,令其悔罪自新。十七年,倭船入王家山岛,都督刘荣率精兵疾驰进入望海埚。倭寇数千人分乘二十条船直抵马雄岛,围攻望海埚。刘荣出奇兵断倭寇归路,合兵进击。斩首七百四十二人,生擒八百五十七人。此后,倭寇不敢觊觎辽东一带。
正统四年(1439)五月,倭船四十艘连破台州桃渚、宁波大嵩二千户卫所,又攻陷昌国卫,大肆杀掠。八年五月,倭寇侵宁海。洪熙朝时,黄岩人周来保、龙岩人钟普福困于徭役加入倭寇,倭寇每次来袭二人充任向导。这年,二人又引导倭寇侵袭乐清,且先登岸侦察。倭寇离去后,二人留在村中乞丐时被捕获。处以极刑,于海上枭首。
嘉靖二十六年(1547)六月,巡按使杨九泽奏言:“浙江宁、绍、台、温皆海滨,界连福建福、兴、漳、泉诸郡,有倭患。虽设卫所城池及巡海副使、备倭都指挥,但海寇出没无常,两地官弁不能统摄。请如旧例,特遣巡视重臣,统领海滨诸郡,加强军令权威。”朝廷乃命副都御使朱纨巡抚浙江并辖制福、兴、漳、泉、建宁五府军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