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3/BAF组合工艺用于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韩万玉,陶如钧,毛加,解继业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4) 摘 要:将臭氧/曝气生物滤池(O3/BAF)组合工艺用于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利用臭氧将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成易于生化降解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利用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残留有机物和截留悬浮固体。O3/BAF组合工艺能够很好地发挥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两种技术各自的优势,可在保障出水水质达标的条件下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组合工艺对难降解、可生化性差的溶解性COD去除效果明显,臭氧后出水BOD5/COD的平均值提高了1.54倍,O3/BAF组合单元COD平均去除率达到了34.2%。连续12个月的水质运行数据表明,处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山东某大型水厂深度处理硝酸盐工艺设计总结 张毅,孙卫东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天津 300074 ) 摘 要:山东某大型水厂近期设计规模为10×104m3/d,采用机械混合+折板反应+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紫外/液氯消毒工艺,污泥处理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工艺。由于源水硝酸盐含量高,因此采用UF+RO工艺进行了深度处理。对该工程的水源选择、水量预测、设计水质、厂址等选择以及主要工艺单元的设计参数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工程效益。 传统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实例 林好斌,张莺 (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 要:以宁波市现有传统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处理厂为改造对象,在不新征土地、不新建反应池、不削减处理量、不改变主体结构和管网布局的前提下,在进水端改造出厌氧区,在好氧池中投入悬浮填料,使系统中的硝化菌富集在悬浮填料生物膜中,形成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实现节能节地、低本高效的新型升级改造技术。污泥浓度控制在3000~5000mg/L,污泥回流比为50%~150%,高效载体投加量≤20%,运行稳定,出水BOD5、COD、SS、NH3-N等指标均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B标准。 南方城市污水厂长期暂停排泥的除磷控制方式 邹嘉乐 (广州市京水水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85) 摘 要:由于污泥处置消纳受限,广州市西朗污水处理厂持续42天无法正常排放剩余污泥,期间通过加强对厌氧区域控制以提高聚磷菌的效能,提高进水量维持碳源供给,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的同化作用和絮凝吸附性能强化除磷效果,辅以化学除磷、溶解氧控制、回流量控制等调整措施,使TP、SS等指标保持达标排放。 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卵形消化池的调试及运行 马明华1,李立军2,石鑫1,程晓波2,张文婷1,卢江畔1,夏静1,刘晓鹏1,武少华1 (1.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陕西 西安71002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摘要: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卵形消化池采用单级中温厌氧消化工艺,于2013年8月启动调试,迄今已进入稳定运行期。介绍了卵形消化池的启动调试过程,统计分析了卵形消化池的主要运行数据和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昆山市凌家浜黑臭水体生物治理与生态修复 徐玉良1,张剑刚1,蔡聪1,王乙江1,李蒙英2 ,何骋1,朱莉莉1,丰林华1 (1.昆山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水利技术推广站,江苏昆山 215300;2.苏州大学 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摘 要:以昆山市凌家浜黑臭水体治理为目标,应用生物治理与生态修复组合技术治理城市河道,通过设置生物膜自净设备、微纳米曝气增氧设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措施对该水体进行治理修复。结果表明,经过6个多月的运行,该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COD、总磷、氨氮等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Ⅴ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达到0.5m左右,甚至接近1m;恢复了河道中由挺水、沉水等多种水生植物和动物组成的水体和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增加了河道中的生物多样性,强化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明显改善了河道的景观效果。实践证明,该组合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和透明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若同时加强环保监管与定期运行管理,则可从根本上恢复河流系统的生态。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零排放实践 张国宇,何明成,王艳芳,孙娜,王志鹏,任丹,王柳奎,郭鹏辉,刘立春 (北京金泽环境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摘 要: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COD和SS浓度高、可生化性好、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点,提出了预处理(沉淀+水解酸化)-高效EGSB-厌沉池-MBR-NF/RO组合工艺,实现了出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补充水、全过程封闭处理、废物零排放。高效EGSB作为核心处理单元,其耐冲击负荷达到15%~150%,COD去除率为90%以上,沼气产率为0.4~0.5m3/kgCOD。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 无极县制革废水处理厂工艺调试 熊建英1,2 (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2.复旦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3)集团> 摘 要:无极县制革废水处理采用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调节预曝气+混凝初沉+水解+两级AO工艺流程,通过工艺调试得知,预曝气+混凝初沉可去除27%的COD,水解池可去除18%~29%的COD,两级AO系统可去除67%~72%的COD;预曝气可去除43.6%~49%的硫化物、混凝初沉可去除29.8%~41.2%的硫化物、水解+两级AO系统可去除97.1%的硫化物。两级AO生物反应池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55.6%~94.7%,对TN平均去除率仅为35.5%。在进水量为1.5×104m3/d条件下,出水COD≤250mg/L,NH3-N≤35mg/L,硫化物≤1.0mg/L,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硝化污泥接种驯化是硝化启动的关键。 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污水源热泵技术应用 刘如玲1,宋鹏2,戴卫东3 (1.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山东 青岛266002;2.青岛水务集团环境公司,山东 青岛266002;3.青岛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266000) 摘 要:利用热泵系统回收城市污水中的热能,是一项具有节能和环保意义的应用技术。团岛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为8×104 m3/d左右,冬季出水温度平均为14 ~ 15℃,夏季平均为25 ~ 27℃,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日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可以作为热泵系统良好的冷、热源。充分利用青岛蓝海新港城的地理优势,在团岛污水处理厂内建设了污水源热泵系统,作为蓝海新港城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新能源系统实施后,可直接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烟尘、CO2、SO2等的排放量,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太阳能发电在水处理行业中的创新应用 刘晓明1,严俊泉2,黄棚兰2 (1.江苏省扬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0;2.江苏省扬州市洁源光伏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0)摘 要:污水以及自来水处理厂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具有集约化用地、自发自用、用电负荷高、就地消纳、稳定性好、融资环境佳、可与水处理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等优点。鉴于水处理池体结构的特殊性,项目的结构设计是整个项目实施的难点,需要兼顾到经济投资、结构安全、水处理池运行调控以及实施的难易程度。详细分析了方案的施工可行性及相关经济造价。 电催化/涡凹气浮/AMRCT/CASS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王庆1,丁原红2?,任洪强1,高映海1 ,宫磊2 (1.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江苏宜兴214200;2.青岛科技大学 环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采用电催化絮凝/MAP/涡凹气浮/AMRCT/CASS组合工艺处理合成与发酵混合制药废水,其中电催化和涡凹气浮可分别用于提高合成废水的可生化性和去除约16.5%的COD,但AMRCT水解-厌氧反应器可将其中82.2%的COD有效去除,AMRCT出水中约82.3%的COD可继续被填充悬浮填料和活性污泥的CASS组合工艺进行有效去除,最后经过PAM,PAC混凝沉淀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回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标准。 ![]() 高含盐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工程运行效果 洪卫1,2,刘勃1,2,季华东1,2,庄会栋1,2,常功法1,2,邹晓凤1,2 (1.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250100) 摘 要:采用反应沉淀废水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高含盐工业园区废水,工程运行效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抗冲击能力,在进水COD为196~317mg/L、色度为200~280倍的情况下,处理出水COD稳定在25~43mg/L、色度为5~8倍,稳定达到《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56-2006),深度处理药剂费用为0.39元/m3。 ![]() 江苏省某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 付玉兰,张有仓,胡吉仁,彭益平 (镇江市水业总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1) 摘 要:江苏省某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4×104m3/d,一期设计规模为2×104m3/d。由于进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复杂,尤其有机磷含量高,原工程出水水质不能达到《江苏省化学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需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工程采用水解酸化-—催化铁耦合/A2O工艺/氧化耦合混凝沉淀/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对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 ![]() 城镇污水系统除臭风量设计探讨 陈爱朝 (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9) 摘 要:除臭风量设计是城镇污水系统除臭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臭气源源强浓度确定、除臭工艺选择、除臭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根据城镇污水系统不同功能区域和封闭状况,提出了对应的除臭风量计算方式。 超滤膜工艺优化与运行维护管理 邹琳,李臻,笪跃武,周圣东,戎文磊 (无锡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73) 摘 要:以某市Z水厂超滤净水系统为例,对超滤膜工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膜泄漏、膜污染和清洗以及常见设备故障和维护保养等问题进行分析汇总,提出了系统优化、提升、降本增效等合理建议。 ![]() 供水管网加氯模式的现状与多级消毒发展 胡玲,戚雷强,舒诗湖,郑小明 (上海市自来水奉贤有限公司) 摘 要:根据消毒剂种类及位置的选择,介绍了水厂一级消毒工艺的优化情况,从安全性和效果方面研究了次氯酸钠和硫酸铵替代液氯液氨的可行性。考虑城镇化的发展和供水管网的扩张,阐述了管网二级消毒工艺的必要性和运行情况。基于郊区集约化供水系统的特点,提出终端消毒的设想,并建议在区域供水规划和设计之初,着眼于水厂、管网和用户组成的整个供水系统,引入多级消毒的理念。 ![]() 高外江水位下合流制截流管网建设和运行问题探析 彭艺艺,左剑恶,干里里,刘广钊,孟宪翚, 陈柳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摘 要:对喀斯特地貌地区高外江水位下的城市截流式合流制管网,在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雨水溢流污染,管道渗漏污染和管道淤积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源头控制减少溢流雨水污染、优化截流收集污染雨水、调蓄处理污染雨水、提高维修水平减少管道渗漏、加强维护管理减少管道淤积等措施,并对我国合流制截流管网建设和运行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高碑店污水厂污水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与实践 王佳伟, 蒋勇, 高琼, 刘伟岩, 李伟,王玉冰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污水资源综合利用是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厂为例,通过构建和实践污水资源多元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从单一有机污染物减排到氮磷污染物减排、再生水供应、能源供应等多元综合利用的转变。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技术创新,解决了出水氨氮控制、厌氧消化系统稳定运行、沼气高效脱硫等制约污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该系统运行以来,高碑店污水厂出水作为再生水水源,出水氨氮和总磷均在1mg/L以下,节约水资源量为12.1×108m3,相当于全部北京市民(约1960万人)两年的生活用水量;厌氧消化沼气发电系统发电量为8817×104kW·h,相当于0.7%的北京市民一年用电量。 ![]()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区域划分 李俊奇,王文亮,车伍,刘超,赵杨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切实贯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科学合理地确定控制目标,落实年径流总量控制,对我国大陆地区设计降雨量的地域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确定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我国大陆地区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区域划分的原则、方法及应用的注意事项,以指导相关规范标准和地方性技术导则的编制,及各地因地制宜地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目标。 ![]()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研究和实践 刘锁祥,赵顺萍,曹楠,刘阔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供水管网漏损是全球供水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北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大城市之一,为有效减少管网漏损,相对增加供水能力,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持续实施精细化管网漏损控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介绍了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水管网漏损的基本情况和国际对标分析结果。针对国内供水行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国际标准水平衡表的修正方法并在北京市供水管网进行了应用,重点介绍了集团近年来采取的漏损控制措施及成效,并对下一步漏损控制思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 国家重点水污染源筛选体系的改善 山丹,吴悦颖,叶维,马放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摘 要:目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采用的重点污染源筛选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污染因子种类过少、筛选指标和维度单一和筛选方法无科学依据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通过增加污染因子的筛选种类、多重筛选指标的有机整合、单一维度到多重维度的扩展和成本效益均衡法来对现有筛选体系进行改善。在此基础上,以2010年度的环境统计数据为例,对以上改善后的筛选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改善后的国家水污染重点源筛选体系不失为一种理论上合理、实际中简单易行的筛选方法。 ![]() 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韩松磊,李田,庄敏捷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洪涝风险管理是为了缓解突发洪涝事件带来的损害,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与应急策略,使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开展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评价,能直观地确定当前洪涝管理的薄弱环节,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以欧盟国家洪涝管理的“5R”理念为基础,提出我国的城市洪涝风险管理弹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评价上海市抵御洪涝灾害的弹性,为提高我国的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基于HACCP原理的再生水粪大肠菌安全控制管理研究 姜晓华,汤芳,孙丽娟,胡洪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摘 要:污水再生利用的关键是水质安全保障,过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或控制再生水水质风险。针对北京市某再生水厂微滤-反渗透(MF-RO)工艺,以粪大肠菌超标作为危害控制目标,系统介绍了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进行再生水水质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结合故障树技术(FAT)进行危害分析,得到24个危害事件。根据对危害事件的专家打分,对风险较高的危害事件进行关键控制点识别,确定了工艺进水水质、微滤、反渗透、清水池等4个关键控制点(CCPs)。针对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相应的监控指标,并给出关键限值。当监控值超过关键限值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 室外真空排水技术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若干问题 李旻,徐江,苏珊珊,范彬 (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摘 要: 室外真空排水技术是常规重力排水技术的重要补充,可用于解决重力排水施工盲区内的污水收集问题,加快推广室外真空排水技术对于实现我国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具有特别的意义。简述了室外真空排水系统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结合室外真空排水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技术应用的时机和条件,提出该技术已经基本成熟,随着我国污水收集要求的提高,在我国将会出现规模化的应用需求。分析了室外真空排水技术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芜湖市城市供水备用水源规划研究 徐得潜,陶丰收,程瑞,王元立,蔡红,贺忆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摘 要:城市供水备用水源规划不同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目前我国尚无备用水源规划设计规范或报告编制规程。 结合芜湖市城市供水备用水源规划编制,阐述了城市供水备用水源规划应包括的内容,对规划编制原则、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供水安全性分析、应急供水规模的确定及备用水源地的选择与布局、备用水源工程实施、应急供水方案、备用水源地保护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芜湖市备用水源规划及应急供水方案,为我国其他城市供水备用水源规划报告编制提供了参考。 ![]() 上海市浦东新区通沟污泥处置新工艺探讨与研究 马安卫,黄慧,王洁琼 (上海市浦东新区排水管理所) 摘 要:现今的通沟污泥处置多采用干化直接填埋的方式,会带来污染环境和浪费土地资源的问题。上海浦东新区选择采取预处理+回收利用联合处理的新工艺来处置通沟污泥,先初步分离出大块物料,然后通过装置对污泥进行冲洗分离,冲洗干净的颗粒物(粒径在0.2~10mm)进行回收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质、有害物质经污水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够基本解决通沟污泥直接填埋对土壤的污染问题。 ![]() 污水处理的未来:回归原生态文明 郝晓地,张健 (北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持续污水处理研发中心) 摘 要:新的世纪需要新的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普遍追求的目标。对污水处理而言,世纪之交确实也呈现出一些新技术,驱使人们跃跃欲试。一方面追求“高大上” 技术的呼声此起彼伏,而另一方面城市黑臭水问题又十分普遍。 与此同时,农村也出现了黑臭水需要治理的问题。在此情形下,是采用“高大上” 的新技术,还是维持传统甚至回归原生态便成为当前国内外普遍热议的话题。从自然水循环入手,概括了人类的出现对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与水质的影响以及对策。以具有可持续意义的原生态文明为基础,审视现代文明中排水体制对生态基础的破坏作用与恢复手段。针对我国目前盛行的城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指出粪尿返田乃生态文明之最基本元素,应最大程度予以保留和发扬光大。对城市而言,虽存在一些潜在的新生代技术,但是技术创新并非根本,关键是把握未来污水处理的理念与方向;一个中心(可持续)、两个基本点(碳中和与磷回收)将引领集中式污水处理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处理理念殊途同归。 ![]() 新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上海排水系统设计的影响 陈嫣,王盼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新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的实施对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法提出了新要求。针对上海市降雨特点和排水设施现状,探讨了新版规范对上海市排水系统设计的影响。实施新版规范使得上海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流量明显增大,这主要由标准的提高和折减系数m的取消引起。基于四平排水系统,对比推理公式法和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量,发现数学模型法计算雨水量更符合产汇流规律和管道实际过流状态,设计管道更合理。上海市排水系统提标改造应注重采用新理念和技术,以数学模型为手段,增强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 ![]() 关于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的探讨 许龙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针对近年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推广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其关键技术细节进行了探讨。由于填料属性、曝气器形式和布置、曝气强度、原水水质对流化效果影响较大,因此,要结合原水水质选择填料密度和结构形式;曝气系统设计要做到曝气均匀,避免曝气器布置过密,并要确保混合搅拌效果;对于泥沙含量高的原水,要避免泥沙沉积;选择适当的过网流速、水流流态、拦截网形式,可减少填料在出口处堆积。 ![]() 市政污水行业中鼓风机的应用分析 边靖,王晓康,芦汉超,叶胜福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业也得到了发展。对当前污水处理使用的鼓风机设备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进一步对我国污水处理厂的鼓风机设备选型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不同工艺、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鼓风机的选型应用问题。 ![]() ![]() ![]() 纪庄子再生水厂迁建工程设计 张新,李殿海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天津 300221) 摘 要:介绍了纪庄子迁建工程涉及的厂、网、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工程进展。津沽再生水厂沿用双膜工艺,首次在天津市选用了氧气源臭氧发生器,并增加反渗透系统所占的规模比例;迁建配套管网以球墨铸铁管为主,管道施工沿线周边环境复杂,过河、过路情况较多,管道冲洗采用节水型水击式管道冲洗技术;加压泵站在功能设计上实现对环内、环外的双向供水。 ![]() 海南国际会议中心雨水及消防系统设计 高东茂1,吴连荣1,郭汝艳1,王雪明2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4;2.北京建筑大学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摘 要:介绍了海南国际会议中心的雨水排水系统及消防系统。该工程是集会议、展览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建筑,其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大空间自动扫描灭火装置系统。其设计经验对国内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短管截流系统在合肥市坝下河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夏绍凤1,高文乔1,程俊峰1,王矛矛1,张文艺2 (1.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2.常州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摘 要:为有效削减地表径流的初期雨水和错接的污水对合肥高新区坝下河的影响,采用短管截流系统对河道两侧各分散出口进行截流,其设计重现期p=0.08年,截流井为跳跃堰式。结果表明,短管截流系统能够有效收集河道沿岸各分散排水口地表径流产生的初期雨水,完全截流旱季错接污水,从而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初期雨水和错接的污水进入坝下河,减轻其对城市内河的污染。 ![]() 屠宰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工艺研究及设计 许丹宇1,2,石岩2,刘晗2 (1.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2.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191) 摘 要:针对屠宰废水有机物、悬浮物、氨氮等组分浓度高的特点,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MBR为主体的废水处理工艺,部分出水通过RO系统处理后回用。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可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一级排放标准;经深度处理后,回用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工程屋面排水系统设计 左鸣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41) 摘 要: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工程屋面雨水系统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现有客观条件采用了压力流排水方式。同时,该工程屋面为绿色种植屋面,设计将雨水系统分为地表雨水径流排水系统和土壤内渗透水排水系统,进而达到快速排放屋面积水的目的。 ![]() 发光菌法检测雨源型河道水及工业废水的生物毒性 刘芸,易皓,丘锦荣,陈思莉,张政科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5) 摘 要:采用MicrotoxModel 500综合毒性检测仪对广东某工业区下游雨源型河道丰水期、枯水期20个样品及流域内典型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前后10个样品的急性毒性效应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样品产生了明显急性毒性效应,其余26个样品无毒;河道干流及支流丰水期、枯水期20个水体样品均未表现出明显光抑制效应,枯水期10个样品光抑制率整体较丰水期10个样品高;部分工业及生活废水具高毒性效应,但经工艺处理后出水光抑制率显著低于处理前废水,表明处理工艺对具有发光菌光抑制率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广州珠江新城某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探讨 刘福光,赵煜灵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 要:珠江新城F2-4地块项目消防给水系统于2008年设计,目前已有一部分完工验收 并投入使用。 介绍了该项目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特点,并与新颁布实施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进行对比,指出其中的差异,为今后同类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积累经验。 ![]() 滇池环湖截污工程设计技术方案 邱明海1 ,王海玲2 (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2.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650288) 摘 要:为截流和处理滇池的外来污染源,环湖截污工程成为滇池综合治理实施的重要工程之一。本工程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对滇池周边污染进行总量控制和目标控制,布置截污管(渠)和建设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将截污系统分为四段,滇池北岸截污系统、滇池东岸截污系统、滇池南岸截污系统和滇池西岸截污系统;工程量包括建设截污干渠(管)101.5km,污水处理厂13座。该系统具有服务面积大、截污对象复杂、处理标准高,并与其他综合治理项目协同实施的特点。 ![]() 广州科学城LG水质净化厂工程技术创新及应用 邱维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东广州510060) 摘 要:广州科学城LG水质净化厂BT项目采用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液晶显示器工业废水,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的排放标准。该厂为广州首座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也为广州开发区首个以BT模式实施的市政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为类似废水高标准处理技术路线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和借鉴。 ![]() 武汉东湖通道湖底淤泥处理工程设计 曾祥英,李尔,张杞蓉,何培弘,伍军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5) 摘 要:武汉东湖通道湖底淤泥工程主要处理东湖通道围堰区域内的东湖湖底表层淤泥。工程设计首先确定了本工程处理后的淤泥消纳单位和处理后的淤泥泥质及尾水标准,然后在综合分析各种淤泥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确定对围堰1~3区和围堰4~5区的淤泥分别采用压滤脱水固结法和原位固结法进行处理,并介绍了这两种淤泥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配套设备。实际处理效果表明其达到了设计要求且淤泥总量大幅减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