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巴西已经第四个月了,自认为不是个粘家的人,但听到远在国内的妈妈说想我了,还是忍不住哭了。 很多人吐槽在中国各种不好,但真正移民了之后才发现,在国内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国内的税相比巴西实在是不值一提。巴西不同城市之间要收地方税,跨国的税更是贵得惊人,税收比物品贵个一两倍很正常。 不仅税收一直涨,由于经济疲软,国库空虚,巴西的退休年龄现在更延长到了70岁。 超市的东西卖得死贵,一个好点的保温瓶就要400人民币。 想从国内网购?对不起,等邮局放上个一两个月再去领取吧。 他们也吃米饭,不过是放在平底锅里放油煎的。 想买个电饭煲,要么质量极差,要么贵到飞起,小城市货源少,一个差不多要1000块人民币。 巴西人很懒散,约饭不迟到半小时以上是不可能的,白花花的时间总是浪费在等待上。 房屋中介也很坑。租个铺面想开店,所有东西都谈妥了就差签合同,钥匙都拿到了。 一个星期后要签合同了,中介却还没跟业主提过这件事。 城市里地方很大,大部分民房都只有一层,多的也不会超过两层,跟国内的高楼大厦有明显区别。 巴西人很喜欢把房子外墙刷成彩色的,各种颜色都有,花里花俏的。 治安也不好,经常被新闻和周围的亲朋恐怖的经历吓得不敢自己出门。 就算只是来旅游,也要穿得朴素一点,不要露财,否则很容易成为抢劫的对象。 特别是在里约、圣保罗这样的大城市,日落后就不要单独外出了。 城市里的教堂特别多,随处可见,甚至被称为“上帝之城”。 早晚温差很大,夏天晚上很舒服,睡觉不用开空调,风扇就足够了。 关于驾照是一个硬伤,中国和巴西互不承认,要想在这里开车,就得先考巴西的驾照。 这里考驾照比国内严格多了,单笔试就要去学校学三周,专门老师上课,费用和国内的三四线城市差不多,三千多人民币。 因为人少而且没有国内工业那么发达,所以环境暂时还ok。但是一些地方直接排污到大海或一些江河里,某些地区的水质也不好。 路上有时能看到几十年前的老爷车或一些已经可以报废的车辆,后面喷着乌黑的尾气在路上横冲直撞也没人管。 房价也不便宜,三四线城市一套100平的公寓大概要100万人民币左右,还要看地段。 超恐怖的是,巴西人喜欢在加油站扎堆儿喝酒抽烟聊天,禁止吸烟的标语形同虚设。 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也不管,因为管了就没人来这里买酒买香烟了,加油站也要有业绩。 冬天很冷,但这里基本找不到像样的羽绒服,厚外套倒是有,但价格不菲。 贴身的羊毛服也没有,都是套在外面装饰的,根本不保暖。因为这里的人基本不怎么需要,大冬天还天天不离冰水。 除了人少和环境好,其他都比不上国内。 人民的工资水平不高,物价却很高,很多人都想着移民。 连我婆婆都问我为什么要嫁到巴西,难道中国不好吗? 其实我也很后悔,谁叫我找了个巴西老公。 来到这里才几个月,就瘦了好几斤。 当地的食物,热量很高,以肉食为主,蔬菜特别少。 单吃肉很容易发胖,但是对于喜欢吃素的人来说真的很痛苦。 有时候也会自己做吃的,比如烧麦和馒头。 这是我能找到的最便宜的快餐,台湾人开的素材馆,30块人民币一份,没有肉。 火龙果特别少见,毕竟是进口的,3个就要100多人民币。 捣蛋节超市里摆满了各种蛋,不过这里倒不像欧洲美加其它西方国家一样那么热闹。 但犯罪率这么高,晚上还是尽量闭门不出好了。 (来源:天涯社区) |
|
来自: 大红门16 > 《国际观察和国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