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国x 首诊:2016.5.14 主诉:午后发热2月有余 现病史:患者2016年3月无诱因出现午后畏寒发热,最高38.5°,夜间8点体温最高,伴有前右侧胸壁疼痛(呼吸时加重)精点头炮X酮,莫西沙星(7d),体温改善不明显。 2016年4月8日,肝MRI+MRCP:肝囊肿,肝胆管未见异常,胆囊切除未见显影。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少量腹水,疼痛缓解不明显,发热进行性加重。 为求中医治疗来诊 现症状:午后4点开始体温进行性升高。晚间7-8点体温最高38.5°,右前左侧胸壁疼痛,发热时加重,呼吸时加重,进食后加重,食欲差,体重减轻明显。怕冷,出汗,乏力明显,大便尚可,小便可,心悸气喘,咳嗽,无痰。血沉:39mm/h, CRP 60.1mg/l。 既往史:双肺纤维化明显,否认癌 诊断:发热待查,右胸痛 左尺弦,右尺滑弦,舌略暗,苔腻 一、整理方: 柴胡10g,酒黄芩10g,猪苓30g,茯苓30g, 泽泻20g,炒白术15g,桂枝15g,阿胶10g(洋化), 滑石10g(包煎),青蒿30g(后下),地骨皮15g,生牡蛎30g(先煎), 细辛3g,炙麻黄10g,制附片10g(先煎) 7剂水煎服 二、喝水宜小口温,忌凉甜 2016.5.25 主要症状:上午盗汗严重,汗退后,还是持续低烧,晚上体温渐高,偶尔会超过38度,服用退烧药后会很快降下来,后背疼痛面积减小到一个点,发烧时,痛到坐不住,右侧肋下疼痛减轻,胃部、腹部疼痛似乎加重。 诊断:左尺弦,右尺弦滑,舌略暗,苔腻 方:上方去:柴胡,黄芩,青蒿,地骨皮 7剂水煎服 整理方: 猪苓30g,茯苓30g,泽泻20g,炒白术15g, 桂枝15g,阿胶10g(洋化),滑石10g(布包),生牡蛎30g(先下), 细辛3g,炙麻黄10g,黑附子10g(先煎)干姜10g, 苍术15g,蒲黄炭10g,醋五灵脂10g,生石膏10g(先煎), 荜茇15g,陈皮10g,肉桂10g,生甘草10g, 服药后效果:用药三天后,最明显的改善是背部受刺激咳嗽明显减少,继续服药两天,平躺时咳嗽几乎没有了,这是我父亲之前治疗肺纤维服药一年多都没有缓解的症状。服药五天后,晚上体温基本控制在38度以下,胸背部疼痛稍有减轻,小便后腹部疼痛稍有缓解。 2016.6.4 主要症状:胃脘、肚子疼,从6月1日起每天排便两至三次,排便量大,有时有硬便,便后肚子疼痛加剧,艾灸后有缓解。 诊断:双尺关滑,舌略暗,苔薄 发热,腹痛 25/5去:陈皮,猪苓 7剂水煎服 整理方: 茯苓30g,泽泻20g,炒白术15g,桂枝15g, 阿胶10g(洋化),滑石10g(布包),生牡蛎30g(先下),细辛3g, 炙麻黄10g,制附片10g(先下)干姜10g,炒苍术15g, 蒲黄炭10g,五灵脂10g,生石膏10g(先下),荜茇15g, 肉桂10g,生甘草10g玄参15g,车前草30g, 生地黄15g,羌活6g,防风5g 服药后效果:好转情况:胸背不痛了,盗汗好了很多,饭量增加,白天体温正常,下午6点左右开始低烧,最高37.5左右,身上无力感有所好转,饭后可在房间散步十分钟,咳喘好转,全天几乎不用再吸氧。 2016.6.11 症状: 腹部胀气,晚上肚子疼痛伴低烧时,感觉浑身没劲儿。咨询黄教授后,艾灸神阙时,加了消胀散 诊断:左尺弦,右尺弦,舌略暗,苔厚 4/6 去:滑石,生石膏, 加:青蒿30g,百合20g,知母10g,丹皮10g 7剂水煎服 整理方: 茯苓30g,泽泻20g,炒白术15g,桂枝15g, 阿胶10g(洋化),生牡蛎30g(先下),细辛3g,炙麻黄10g, 制附片10g(先下)干姜10g,炒苍术15g,蒲黄炭10g, 五灵脂10g,荜茇15g,肉桂10g,生甘草10g, 玄参15g,车前草30g,生地黄15g,羌活6g, 防风5g,青蒿30g(后下),百合20g,知母10g, 丹皮10g 服药后效果:排便量正常,晚上体温最高37.3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胃脘肚子痛有所减轻,体重增加了一公斤。 2016.6.23 症状 小腿及脚有浮肿,小便少,便后腹痛,偶有饭后血氧下降,心跳加快的现象。 诊断:左关滑数象,右关滑,左下肢浮肿,舌略淡红,苔薄 11/6 去阿胶,羌活 7剂水煎服 整理: 茯苓30g,泽泻20g,炒白术15g,桂枝15g, 生牡蛎30g(先下),细辛3g,炙麻黄10g, 制附片10g(先下),干姜10g,炒苍术15g,蒲黄炭10g, 五灵脂10g,荜茇15g,肉桂10g,生甘草10g, 玄参15g,车前草30g,生地黄15g, 防风5g,青蒿30g(后下),百合20g,知母10g, 丹皮10g,柴胡5g, 服药后效果:服用三幅药后,胃脘肚子疼痛轻微,已由晚上4小时左右的疼痛减为1小时左右,而且痛感轻了很多。胃口好,吃饭香。最重要的是体温已连续五天完全正常,近四个月的高烧、低热消失了! 2016.6.30 双关弦滑,舌暗苔黑,热基本退 上方加:防己15g,旋复花10g, 7剂水煎服 整理方 防己15g,茯苓30g,泽泻20g,炒白术15g, 桂枝15g,细辛3g,炙麻黄10g,干姜10g, 苍术15g,五灵脂10g,荜茇 15g 玄参15g,车前草30g,生地黄15g,防风5g 百合20g,知母10g,牡丹皮10g,柴胡5g, 生牡蛎30g(先煎),白附片10g(先煎),蒲黄炭10g(包煎), 肉桂10g,(后下)青蒿30g(后下),旋复花10g(包煎) 2016.7.7 右尺滑,左尺弦。 一、30/6去 荜茇,百合,知母,防己 7剂水煎服 二、 艾条灸 每日: 中脘(先)30分钟 关元(后)30分钟 整理方 茯苓30g,泽泻20g,炒白术15g,桂枝15g, 细辛3g,炙麻黄10g,干姜10g,苍术15g 五灵脂10g,生甘草10g,玄参15g,车前草30g 生地黄15g,防风10g,柴胡5g,防己15g, 炙黄芪30g 生牡蛎30g(先煎),白附片10g(先煎),蒲黄炭10g(包煎), 肉桂10g(后下),青蒿30g(后下),旋复花10g(后下) 2016.7.16 左关后滑,右关滑,舌暗苔薄,诸症消,左肋下疼痛 7/7去:玄参,车前草,生地, 加:柴胡10g,炒黄芩10g,郁金10g ,桑皮15g 7剂水煎服 整理方: 茯苓30g,泽泻20g,炒白术15g,桂枝15g, 生牡蛎30g(先煎),细辛3g,炙麻黄10g,干姜10g, 炒苍术15g,蒲黄炭10g(包煎),醋五灵脂10g(包煎),肉桂10g(后下) 生甘草10g,防风10g,青蒿30g,旋复花10g(包煎) 白附子10g(先煎),粉防己15g,北柴胡10g,酒黄芩10g, 郁金10g,炙桑白皮15g |
|
来自: 事不宜急缓则圆 > 《肺积液,肺结核,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