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兔围】添加了“有问必答”栏目,如有任何葡萄酒方面的问题,您可以随时提问,【酒兔围】会在48小时内回答您的提问。敬请关注与提问!!! 先说句万金油的话:事物是千变万化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你要辩证来看。 人是最难琢磨、最难判断的。否则,时光倒转16年,我一定到杭州西湖畔,去找一个叫马云的人,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和他合作…… 月薪在1万以下的,你还要多努力。这年代,扯别的没用,工资的高低就是你的身价。 对打工一族来讲,别唱那高调,你自己开公司一年能赚100万,你还想打工赚10万吗? 我做公司也超过了10年,而且只做葡萄酒这一个行业,还仅仅依靠营销策划费生活,我不知道在全国还能找出几家。你要知道,白酒上量快,但葡萄酒可就难了,何况十年之前? 后来我发现,还是做高薪的高管好啊,活的比老板还潇洒。所以没事别总想着创业。 在这个世界上,差距永远是存在的。同样的条件,到了不同人的手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企业更是如此。所以,你的下属、你的合作伙伴到底有多牛,的确是很关键的。
第一、先说说“三不” 1、不装逼 很多人纯属装逼。一个哥们能力没那么大,总想着拿百万年薪,否则不愿意去。 你的能力不是你定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别以为自己站起来比姚明高,该你跪着的时候就跪着,自然有你站起来的时候。 拿着百年年薪的也别得瑟,有本事学学杨元庆,2015福布斯中国A股上市公司CEO薪酬榜部分,杨元庆高居榜首,年薪近1.2亿。 所以,即便拿了百万年薪以上,也别整天瞎显摆,比你牛逼的多了去了。一会接受媒体采访,一会又搞出一堆不是理论的理论,一会在朋友晒出如此激情励志而又显摆自己的照片。 所以,即便你身价百万年薪,你毕竟不是珠穆朗玛峰,也要老老实实把本职工作干好,能省下点时间多学习、多陪陪家人。 2、不装萌 有人说,我从来不装萌,但我就是萌,因为我就是阿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不以风骚惊天下,不以猥琐警世人。 生活中可以玩萌,但合作上不能卖萌,工资上更不能装萌。老板都不傻。 一老板和我聊天说,刚刚在招聘总经理,一哥们上来就要50年年薪,老板以前是做低档服装出身的,一看这架势,谈完之后说,10万年薪先干着,销售额3%点的提成,一年之后再涨,怎样?没想到,那个哥们欣然应允,还握着老板的手,谢谢哦,我一定好好干。 最后,老板没用他。 还有一个老板告诉我,来了一个应聘的,年薪要20万,然后告诉老板,他什么都懂,全世界没有他搞不定的事,行业资源关系都“杠杠的”,还立即打电话给协会会长,并且刻意地把电话免提问了个事。 我们只能说,太可爱了。
3、不玩高尚。 高价是高价者的通行证,低价是低价者的墓志铭。 玩高尚可以去做公务员、去做人民警察、去做医生,还可以做人民教师, 这些工作对高尚的情操要求是很高的。但在商业企业任职的工资上,别玩高尚的情操。有些公司的老板在外面花天酒地,但员工的工资还欠了很久,告诉你,在老板的心中,你若是第一位的,就会给你,否则……。除非大家理念一致、价值观相同,值得同舟共济。 不过,不该你得的,别羡慕;是你该得的,你也别客气。 高尚原本无需理由,更无需伪装。但有些人外表高尚,处处高调,可内心却经常愤恨,嘴上好像很为公司着想,私下里恨不得把公司和老板说的一无是处。 这类人,和他在一起,你会很累。
第二、再说说“三点” 如果一个高管总想着工资高点、事情少点、离家近点,凡是和这三“点”有关的,你就别招了,他也干不出啥来。 老板招你就是为了“干点事”来的。凡是对三点特重视的,基本都只能干“点”事。 企业的事如果都好干了和干好了,找你干嘛? 对于小企业来说,不要弄个100万年薪的高管,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不需要“豪华团队”,不是不重要,是你现在驾驭不了,系统也跟不上,最后非把你带到沟里不可。 对于大公司或者重要的岗位高管,企业不能吝啬那点钱,既想找个总经理,啥都能行,样样精通,还不想花大钱,这等好事谁都想啊。 可惜,没有!
第三、还要说说“三转” 说三转是因为我们经常能碰到这样的事情: 一个人主管很努力,但业绩就是不咋地; 一个人的态度非常好,但事情总是办不好; 一个人的品德非常好,但能力就是上不去; 这些情况,往往也拿不到高工资。态度再好,不能转化成能力,是没用的。品德再好,事情总是办不好,你也不敢委以重任。非常努力用功,但没有绩效,领导一样会很头疼。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如何转化这些问题。 其实,普通管理者和高级管理者的重要差距都是由此开始的。你不能做好这三方面的转化,就很难向上走。 所以我认为企业家都不是培训出来的。培训可以提高你的意识,改变你的态度,提高工作技巧,但要想转化成真正的能力,不是光改变了态度就可以的。所以,你要成为企业家,光参加培训是不行的。 企业在用人的时候,是要特别留意“彼得原理”: 就是一个人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一旦干得很好,就会得到提升,一直提升到他不胜任为止。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几乎都可能正处于自己不胜任的位置。
第四、高低之间在六点 1、格局 格局有大有小。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没有天下的格局,一屋扫的再干净也不行。 格局既非天生,也不是常规学习所能成就,而是需要“刻意训练”。 格局和心胸是相辅相成,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有大心胸。很多心胸狭隘的人怎能有大格局呢? 格局和成长历程有关,和性格也有关。有大格局,便能够认清时势,预判走势。 慈禧太后的大格局是不够的,清朝断送在她手中也是必然。 海尔张瑞敏是有大格局的人,所以,海尔走到今天不仅依然稳健,关键是已经走到很多企业的前面,连阿里巴巴都要派人前去学习。 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看中也是诸葛亮的大格局。 年薪100万的高管,在大部分企业中至少是副总裁级别,一定也是分管某一块重要的工作,没大格局,玩不了。 以管理为例,高级管理者注重的是首先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才是正确的做事情。普通管理者往往是先正确的做事,然后才是做正确的事。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以开会为例,高级管理者注重的是抓住主要矛盾,不在小事上纠缠,先把大事、关键的事处理好。普通管理者往往抓不住要点,眉毛胡子一把抓。
2、积淀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我是非常推崇这个观点的。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000小时的锻炼。当然,1万小时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一个概数。 意思是说,没有一定的沉淀,没有一定的实战经验的锻造,是无法走向优秀的。 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例如有研究显示,要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级水平,刻意训练的时间从3000小时到25000小时不等,差不多平均6700小时。 这必须要经过刻意的训练。 如果高管没有在相似的企业或工作岗位上受到过这种训练,是很难适应的,否则就必须经历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即便他以前是失败的,但这种经历必须要有。 当然,这个定律并不是适用于所有领域。例如炒股的领域就不合适,刻意训练不管多少小时,该亏还是亏,特别在中国股市,训练多少小时都没有用。 我们有这样的证券体制,这样的证监会,怎么刻意训练,亏的都是散户。 达·芬奇当初就是从练习画一只鸡蛋开始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估计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才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哪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呢?
3、创新 其实,任何时代都需要创新,何况竞争这么激烈的时代。没点绝活真不行,绝活往往从创新中体现。 创新不是点子多,创新最终要走向系统化运作。 我的一个以前的客户,有一高管,脑子好使,点子多,经常找老板谈,一整就整出很多新思路,每一次老板听的也心花怒放,但一年下来老板发现,整体公司并没啥改变,虽然销量有了一些提高,也做不少事,但也花了不少钱。 关键是企业并没有进行系统化改良,还是以前的一堆事,没解决。 术虽然可以转化成道,但总体来讲,创新更多的是价值的全新创造,其实也就是满足新需求,创造新价值。 创新能力强的高管将会带领企业走向另一种高度,反之,企业也可能很稳定,但很难再攀高峰。
4、敬畏 对市场敬畏、对经营敬畏,才能用心钻研,才会真正的重视。 一天马马虎虎,趾高气扬,总觉得自己多牛逼,屌的不行的高管,成不了大器。 大部分公司最终的目标都是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全新价值。主要就是解决消费者的各种问题。这必须拥有一颗对顾客、对消费者敬畏的心理。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都是如何“战胜”“超越”“打败”等等词汇,市场不是让你去打败谁,或者战胜谁,而是你能创造什么价值,满足什么需求。 敬畏市场最大的表现就是尊重消费者,否则消费者就不会尊重你。 常怀敬畏之心,是重要的人生智慧和从商品行。 举头三尺有神明,没了敬畏之心,去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可想而知。 你也不要侥幸,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5、担当 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当然,对高管就更是这样。不敢担当的高管一定不是一个好高管。 什么事情都推卸责任的人,你能指望他能够带兵打胜仗吗?即便是下属犯了错,你也要敢于承担责任。 一个高管,天天就知道骂员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可以这么说,喜欢天天批评别人的高管,就是无能的表现。 相反,如何教会下属把事情做好,这样的高管更值得尊敬。一个朋友高管,在每家企业干的时间都不长,一次喝酒,我帮他总结经验,我告诉他,什么事都不能对员工不断训斥,而是交给他们要怎样做好,真出了事,也不要一顿骂,先找出解决方案,把事情办好,回头找时间再总结。 他可是总觉得谁都不行,干不好,整天抱怨。这样的高管,就两个字:走人。 敢于担当是基本的素质和经营的品德;敢于担当,是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是在问题面前,敢抓敢管,不推卸;敢于担当也是全力为消费者服务的心态。
6、领导力 一个高管的重要能力便是领导力。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对公司战略的理解与贯彻实施,对系统化价值观的输出与传承,对管理的系统化组织、制度与流程的再造。哦,对了,还有一项非常重要,就是员工的培养。 从上述的角度出发,高管的情商一定要很高。 一般来讲,好的高管往往会把负面的能量变成正面的能量,而初级的管理者会经常陷入负面的情绪中。对情绪的控制是高管的一项重要能力。 这些主要是通过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对员工的态度、对失误的处理等方面上。 例如当公司出现矛盾的时候,好的管理者会做到如何化解矛盾,而不是进一步激化矛盾,甚至又再次制造了矛盾。 普通管理者面对问题的角度,看到的都是困难或风险,对于团队传递的是抱怨或不满。 而高级管理者对待问题的角度,是问题解决的无限可能,并带领团队去享受这个过程。
第五、啥人不能用呢? 无论是普通高管还是高级高管,符合以下五条的,你都尽量别用,用了也会有麻烦。 第一、心胸狭隘的;第二、斤斤计较的;第三、作风不检点的;第四、爱占便宜的;第五、太过自私的。 当然,这五条你要分清严重程度,再决定如何使用。不过你要明白,很多人表面看似都很好,甚至连他自己都不认为是这样的,但其实就是这样的,和这种人在一起特憋屈,放不开,指不定啥时候得罪他了。纵使好事做了千百件,一件小事就翻脸。什么是自私?什么事都是以“我”为中心,而不是以“我们”为中心。占便宜是我们的共性,但分个怎么占法,有的便宜就不能占。 至于说品德这一项,是比较难衡量的,但也是非常关键的。但和年薪的关系不大。年薪少的品德未必不好。这一点老板自己去注意就行了。 有些人要检点一些,自己没创造出价值,就不要伸手要。人家朱自清、文天祥都知道不吃嗟来之食,那是骨气,更是一种高贵的品德。品德高贵才能知道如何善解人意,如何与人友善,才能知道如何面对消费者,面对顾客。 如果总想着如何欺骗顾客、欺骗企业,最终就是欺骗自己。高低之间看似简单,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白痴的老板。 【声明】本文版权属于“酒兔围”,转载请保留作者与版权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