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状 桑白蚧主要以若虫或雌成虫群集在枝干上刺吸汁液。发生严重时,树主干及整株枝条都布满了介壳,相互重叠在一起,造成凸凹不平的灰白色蜡质物。从而导致皮层被吸食干缩,切断了树体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输送途径,导致树体发育不良,代谢受阻,芽子尖瘦,叶小而黄,枝梢萎蔫,严重树枝干衰弱枯死,整株或全园半死不活。
危害枝干,芽子瘦弱 枝干衰弱枯死 二、发生规律 大连地区桑白蚧1年发生2代,均以第2代受精雌虫于枝干被害部位越冬。次年3月中旬前后,大樱桃树液流动后开始吸食为害, 4月底5月初为产卵盛期,产完卵的雌虫干缩死亡,卵期8-12天左右,呈粉红色至橘红色。5月下旬-6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7月末-8月上旬出现2代若虫,至8月下旬开始羽化,雌虫继续危害至10月上旬后进入越冬状态。
三、防治措施 1、药剂防治:桑白蚧的介壳蜡质,渗透性差,一般的药剂很难进入介壳内,所以,防治桑白蚧时期非常关键。 休眠期防治:树体萌动前,全园喷12左右波美度石硫合剂(自熬)或使用40%杀扑磷1000倍液,对越冬雌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杀扑磷防治 生长季防治:注意观察树体背阴处,当发现若虫出壳后,这时药剂防治效果最好,第一次为5月中下旬,此时若虫出壳相对整齐,防治效果好,第二次为7月下旬-8月初,出壳不整齐,防治稍差,喷布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注意用药安全,可采取树干单独喷施。
2、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及时中耕松土、施肥和灌水,满足果树对水肥的需求,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虫能力。结合整形修剪,把带虫枝条集中烧毁,刮树皮等及时剪除受害严重的枝条,用硬毛刷清除大枝上的介壳,大大减少虫口数量。 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天敌种类很多,寄生性的寄生蜂10余种,捕食性的红点唇瓢虫,方头甲等多种。 桑白蚧在各地发生时期不同,华北每年发生2代,江浙3代,广东5代。注意观察虫体变化,找到最佳时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
来自: 邵文玉 > 《大樱桃种植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