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运光环下的巴西,有着意想不到的节节败退

 时史君 2016-08-05

摘要:如果客观地评价巴西,就会认识到,它只是一个默默发力的发展中国家,有潜力,也有局限——它不会突然间成为强国,也不会突然间变得一无是处。


文丨马立明


2016年里约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幕了,但在媒体的描述中,巴西似乎并没有准备好。要么是场馆没有通过验收,达不到国际奥委会的要求;要么是火炬手被民众泼冷水,愤怒民众甚至拿着灭火器驱赶火炬手;要么是运动员的财物遭窃,这样的安保实在难以应对恐怖袭击……已经有媒体表示,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里约大冒险。


有人问,当时国际奥委会为何会选择里约举办奥运会?回想在10年前,巴西作为金砖国家之一,被国际社会认为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在21世纪头几年,在总统卢拉执政期间,巴西经济增长率保持了5%左右的增速,失业率一度控制在3%以下。作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被认为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07年10月,国际足联宣布将2014世界杯的举办权交给巴西。紧接着2010年,巴西的里约又获得2016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体育界的两大盛事,足球世界杯与奥运会,接连在巴西举行。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当时巴西的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俩。尤其是在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遭遇金融风暴冲击之后,人们更加看好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


但是,自从2014年以来,人们隐约发现巴西有些后劲不足。先是在2014年世界杯修建过程中,出现了惊人的贪腐问题,多个场馆修建进度缓慢,而且测评不过关。在世界杯之前,愤怒的民众掀起了“FIFA go home”运动,这令人们对里约能否办好奥运会心存疑虑。多位记者指出,这可能是历史上筹备得最差的一届世界杯。罗塞夫本希望通过这次世界杯,增强国家的凝聚力,结果变成了一场噩梦。


最惨痛的一幕是,向来独孤求败的巴西足球队,在家门口输了一个1比7,这对将足球奉为宗教的国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不仅仅是体育竞技上的失败,更是国家层面的失败。巴西的经济神话,也被打回了原型。




事实上,巴西的经济高速增长并不带有可持续性,政治上偏左翼的罗塞夫已经难以为这个国家注入活力。接下来的数据统计更令人尴尬,2015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5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404美元,比2014年减少了4.6%。失业率触及7.9%,创6年新高,而通胀率也高达10.67%,为12年最高。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飙涨至10.3%,也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穆迪、惠誉、标普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均已将巴西主权债务评级降至垃圾级。拉美经济学家Alberto Ramos今年1月直言:“巴西就是个烂摊子……过去10号用来指球王贝利。现在,10指的是巴西的通胀率、失业率和总统支持率。”在这样的危机下,奥运会的乱象就可以理解了。与几年前的高光相比,今天的巴西可谓是节节败退。


其实,巴西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巴西在制度建设上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法制不健全,社会不稳定,犯罪率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光是里约的贫民窟中,居住着数十万停留在温饱边缘的人。哪怕在巴西经济高速增长的8年里,社会公正问题都没有解决。况且,巴西此前能有如此亮眼的数据,也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企的因素。铁矿石、石油、大豆的出口,是巴西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也意味着,巴西的经济依然脆弱,一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经济也会随之而波动。


拿下世界杯、奥运举办权的巴西,后劲不足的现实,被声誉和光环掩盖了不少,即便它还顶着“金砖国家”的头衔。这里要提到一个机构,就是投资银行高盛集团。“金砖国家”这个词,是高盛的首席经济师奥尼尔提出,包括中国在内,巴西、俄罗斯、印度都名列其中,随后还加入了南非。当时是2001年,人们对巴西的期望,与这个“金砖”的概念息息相关。


奥尼尔造的这个词,并不是凭空而来,因为这几个国家都表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但其中也有他的小算盘,就是“做多”,忽悠投资者跟进。有时,甜言蜜语也是一把匕首,如果被其影响甚至左右,就会做出错误决定。当时卢拉的一些做法,恰恰被局势所迷惑,比如社会政策摊子铺得太大,在外交上过于冒进等,尤其是接连申办世界杯与奥运会,现在看上去无疑是很错误的决定。这些决定,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罗塞夫政府的被动局面。


包装概念的资本,当然不需要为自己的话负责。它可以赞美你,也可以贬损你,一切都有自己的考虑。前文提到的那位说话刻薄的经济学家Ramos,就来自高盛。如果我们忘记类似于高盛这种资本层面的吹捧,客观地评价巴西,就会认识到,这就是一个默默发力的发展中国家,有潜力,也有局限——它不会突然间成为强国,也不会突然间变得一无是处。


而且,在奥运会或世界杯之前,举办国似乎总要遭遇各种奚落,尤其是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势。希腊、中国、巴西、南非等国家在举办大赛前,都遭遇过西方媒体的挖苦和挑刺。目前对于巴西奥运的负面报道,确实有点不怀好意。面对嘲笑和奚落,大可一笑置之;而那些热捧的话,相比起来更危险,更需要警惕。对中国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