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拿“做自己”当正义

 真友书屋 2016-08-05

这是 新世相 的第 183 篇文章

“做自己”成为现代城市的重点哲学,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群人:

因为做自己而特别自私的人;因为做自己而特别粗鲁的人;因为做自己而特别刻薄的人;因为做自己而随意伤害别人的人。

你会发现,真实的自己通常是让人失望的,对此人们有两种态度,并且分化成两类行为。

一类通往“做自己”的人生哲学:认清自己是什么人,并且放弃向他人掩饰这一点。另一种通往相反的哲学:把自己假装成另外的人,通常是更好的人。

一般来说,做自己的哲学更容易受到追捧。当然这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彻底接受自己,并且有底气用那个自己面对别人,这是好事。承认自己不是个英雄,其实懦弱;承认自己自私,不再硬撑着大方。这些都让一个人最终完整起来。

但也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一个人认清了自己小气、刻薄之后,从此毫无心理障碍地用恶语跟人交流,并且在别人指责自己时说:我只是做自己,那些不敢承认自己刻薄的人才假。

这样的坏处是,他用做自己为借口,放弃了变得更好的努力。并且在坚持了自己刻薄的权利之余,也把任何藏起真实自己的做法称为假和虚伪。只强调“做自己”的正义性,会让一切试图掩饰、修饰自己的行为都显得不那么正直。

但假装真的都是错的吗?做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吗?今天我们可以聊聊这个。

我曾经向新世相后台的读者们收集过女孩与口红的故事,其中一个女孩说,每次参加一个会议或者一场重要见面前,她会给自己涂上阿玛尼400,抹在唇上的颜色像血一样红,显得自己非常有气场。

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假装。她本人并不具备临危不乱的气质,但通过这个改变,她装成了一个强大而有气场的人。事实上,这样做,她在那个时刻真的更接近那样一个人格。

“不要成为别人,做你自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劝告。于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探寻内在的自我,却经常搞不清“真正的自己”到底长什么样。另一种情况是,我们发现了自己天然的缺点:软弱、懒惰等等。而我们现在几乎是毫不难过地接受这一点,因为“做自己”已经被所有人称赞了。

当面临“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困惑时,我想给你的劝告并不是简单的“做自己”。或者说,我起码想强调另一种行为也是正确的:假装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如果你想真正拥有一种品质,在行动上表现出仿佛已经拥有了这种品质,通常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假装并不一定虚伪。背后支撑它的往往是真实的欲望。

比如,如果你开始担任一个团队的领导,除了学习管理能力,你会努力地在其他人面前表现沉着、冷静、果断,假装自己已经具备这些“领导品质”,像一个真正的管理者那样思考并做决定。

这样做是有效的。在一项关于投资银行家的研究中,那些留意观察其他领导者,模仿其言行举止并不断练习的人,在工作中更有效率,也更能承担责任。虽然私下里,他们也会胆小、懦弱或者拖延。

听上去,这样的假装很像一种吹牛:我们向别人许诺了一个跟现实的自己并不一样的人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的反馈、其他人的眼光不断地修正自己。直到自己真的成为那样的人。

“这么装累不累?”是人们对假装行为的讽刺。它的回答应该是:当然累。

就像其他为了改变而付出努力的行为一样。每天花两个小时化妆、挑衣服的女孩了解这种辛苦,但她们也了解其中隐藏的回报:衣着体面地走到台前时,工作努力、性格独立这样的优点更容易被人察觉和欣赏。因此变成更好的人的几率也更大。

反之,不假装才是不累的。当我们说“接受真实的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需要接受的自己往往是并不理想的自己。尤其是当我们暴露坏脾气、拖延症这样本来的缺点时,我们就从约束自己转向了对抗他人。

因此,假装有时候是一种努力。而不肯假装,或者以“做自己”为理由去停止改变真实的自己中坏的部分,也可能是一种偷懒。

达不成自己许诺的行为就真的叫做吹牛。因此,一旦开始假装,你就要努力向自己呈现的样子所靠拢。保持言行一致,才是不虚伪的,诚恳的人。

假装是一种后天的努力。我们给自己设立了一个超过原有限定的目标,并在这个过程里,努力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人。这是假装的一种含义:去成为。这也是让我们变好的可能。

不是说做自己不对。“做自己”通常是经过努力而无法改变之后,防止自己人生太拧巴的行为。如果那就是无法改变的,我们也不能反感自己,而应该接受它,这是“做自己”背后的逻辑。但即使接受了那个自己,也不能理直气壮地就认为只有那样才是正确的。

现在,太多人只是轻松说一句“做自己”,就把自己给放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