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产品极简设计10原则

 ThinkTank_引擎 2016-08-05

移动产品极简设计10原则

产品

wangbingjlu · 2016-02-27 12:09

移动产品极简设计10原则

从14年10月份开始决定做产品经理到现在,接触产品也有将近1年半的时间了(如果算上从4月份开始的大创项目——春城公交APP,接触互联网产品差不多两年了),早就应该整理一套自己的产品设计原则。经历了易丢丢、火了APP这两个项目的狂轰乱炸,自己心里也有一些相关的idea。下面的标题是我借鉴pmcaff的一篇文章,而内容则是我个人的理解加经历



一、化繁为简原则


繁,意味着给产品的逻辑增大了复杂度,给技术开发造成很大的难度,最终项目的排期肯定会因为大量任务而导致不断地延期,一拖再拖。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死亡性的威胁。火了APP就是一个很真实的写照,大量繁琐的功能,需求方不断变更需求,导致在设计技术开始之前就不断延期,然后后期的技术开发出来的版本漏洞百出,最终项目被停止。所以,化繁为简是极为重要的。快速确认核心需求,快速开发,这样逻辑简单、功能简化,程序猿才有空档去把核心的功能不断地优化,做体验。达到快速开发,快速上线,快速占领市场,快速试错,快速调整的策略。



二、突出核心功能设计原则


什么叫核心功能?核心功能也是你最基础的功能。比如微信,最开始的版本只有一个实时发送文字的功能。不能发送图片语言,不能分享位置,不能发红包,没有朋友圈,没有公众号。试想,如果微信最开始就把功能做的非常全面,把图片、语言、朋友圈、公众号、摇一摇这些所有的功能全部都做上。大家想想还能出现今天的微信吗?恐怕给他配100人的团队,两年的时间,都很难做出来。就算做出来,用户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之前某某集团发布了一款号称全球第一款全能APP ,名字叫toon,据说是卖了一栋大楼耗了5个亿打造的。的确,APP做出来了,体验还不错,可是呢,进去转了一圈,除了感叹APP好牛逼、功能好全面之外,最终我还是没弄懂他想要干什么,他是做什么的。我相信99%的注册用户会跟我有一样的想法。



三、符合用户习惯原则


五花八门的功能很容易让产品设计或主要负责人员陷入自我陶醉之中。符合用户习惯,通常现实比理想要骨感很多。如何能够符合用户的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产品设计人员陷入自我陶醉当中。真正的去了解用户的需求,用户的行为,收集用户的反馈,分析用户的属性。通过多个维度去了解用户的习惯,用户习惯设计的原则不是通过看看书,读读博客就能做到的,一定要深入的去做用户的工作



四、不要让用户思考原则


用户就是一只傻瓜,就是一个白痴。其实我很愿意把自己当做一个很白痴的用户。我理想中的产品体验就是我不用去考虑任何东西,只要跟着产品的步骤一步一步不间断的走下去,并且这条路还是对的没有荆棘,这样就OK了。但是呢,实际上却是这样的。卧槽,我还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呢,居然就让我登录。我以前注册过用过吗?好像没有,那就注册吧。这什么垃圾验证码,马上就0s了还没接到,好吧,再来一次。终于尼玛注册完了,居然还要再输入密码登录,你丫的我刚注册玩你就不能让LZ自动登录吗?(接下来)居然还要更新版本,脑子有屎是吧,我刚刚从应用商店下载的啊,哥哥,你这是要让我再浪费20M流量的节奏啊啊啊。。。。。终于进去了,咦,这玩意是干啥的,我咋没看懂呢?



五、可见性原则


可用性和不可用性,这是什么区别?百度百科的定义是:在某个考察时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或时间占有率期望值。另外,可用性是交互式IT产品/系统的重要质量指标,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来说有效、易学、高效、好记、少错和令人满意的程度,即用户能否用产品完成他的任务,效率如何,主管感受怎样,实际上是从用户角度所看到的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个人理解,这个可用性主要在于产品逻辑业务设计上是否完善,是否存在较大漏洞,技术开发上是否存在bug或者较大漏洞导致用户不可用。因此,这个主要考验的是产品及业务上的问题以及技术开发上的功底。只要大的逻辑不存在问题,技术上的漏洞比较小,可用性都还可以过得去。同时,产品逻辑越完善,技术上的实现越理想,则可用性就会越高。


 

六、易操作性原则


前面提到的可用性主要是业务逻辑、技术实现上的问题,那么易操作性主要就考察的是产品体验上的设计问题,主要是细节设计方面的,这个需要产品设计人员不断地积累经验。微信没有很强的交互行为,但是,他的体验算是行业里面最棒的了,简直棒的吊炸天。比如,微信群消息打包推送的机制,当大量消息过于集中时,微信会同时打成一个消息包推送给用户,显示有多少条未读消息,而不会因为消息过多提醒很烦人而手机卡死;另外,比如在朋友圈,点赞只是显示名称,而在个人相册中点赞却是显示头像,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少用户的越多障碍,更易得到焦点的高质量的信息;而对于发送语音这方面,为了考虑接收方的感受和体验,只在接收方显示已读和未读,而不会再发送方进行提示;为了让用户更易获取分别对方发送来的消息,将接收的消息设为白底黑字,将发送的消息设为蓝绿底黑字,当然白底黑字更易读。所以,这些种种的设计,致使操作更加简单,体验也是质的区分。



七、快速浏览性原则


快速浏览性原则,这个和刚才说的微信朋友圈点赞功能的设计是类似的。朋友圈点赞只显示昵称也是为了弱化点赞人数,而强化主要内容,能够扫除用户的阅读障碍,从而达到快速浏览主要信息的效果。其实,很多产品的设计,很多功能、字段都是多余的,用户根本就不会去关注,大多数用户选择去用一款产品,只是为了用其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功能,而不是全部的功能。所以,这个跟第二点如何突出核心功能也是异曲同工的。如何抓住用户的痛点,强化主要功能,弱化甚至删除不必要的功能,能够做到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目标,这个才是产品最该去做的方向。所以,最主要的还是需要简化、简化、简化,精致、精致、精致。



八、多手势操作原则


多手势操作,这个更多的是在于交互设计方面的东西。点击,左右上下滑动,拖动,双指收放(缩小与放大)。多种手势混合使用,可以增加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易用性、可用性,增加用户的兴趣。当然,这种设计也必须得产品形态。比如说阅读类的Flipboard,给人以新奇愉快的感觉;微信超简单的交互而强大的体验,很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使体验达到了极致;金融是严肃的,所以说类似于金融侧重业务发展和运营的产品,则更多的还是实用性,而不是多手势的超级交互;类似于社交类类的例如Pinterest,则需要用酷炫的效果来吸引用户。另外,极力推荐一款小众的校园社群产品——犀牛社团,真实见证了产品负责人在交互设计方面的深厚功底。最终,还是一句话,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确定产品的不同形态。



九、符合移动场景原则


移动场景原则主要是考虑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比如早晨蓬松的双眼刚睁开,上班的路上公交车上、地铁上,上班的办公室里,休闲咖啡区间等等一系列的不同的场景,都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比如网络连接(没有4G信号,网络加载太忙时的展示),光线太暗或者在太阳底下光线太强,在公交车上太颠簸或者走路过程中无法聚焦注意力等等。当然,个人对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深,所以日后有机会了可以再讨论讨论



十、不做比做更难原则


我只想说,这个因人而异,因业务而异。站在老板或需求方的角度,什么都想做,什么都要做,砍掉其中的某一个小模块就像在他身上割肉一样。而我本人看来,资源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可以砍掉一切非核心功能(在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其它代替的尽量减少开发成本。这样可以及时的调整方向,快速上线,快速迭代,最终在进行不断的优化。当然,如果砍掉了这些功能,对于用户体验上,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需要创始人或核心人员进行权衡考虑。


wangbingjlu(wangbing_jl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