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不见叫卖小枣大粽子的声音,那就是亡了国

 花小鼠 2016-08-05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礼仪的存在并不在书中,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大至婚丧嫁娶,小至见面问候,均有一定必遵之礼节。“懂礼”、“守礼”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美德,老舍小说里的老北京人,是这种传统礼仪文化的最佳代言人。

1792年,英国派出资深外交官马戛尔尼,前来中国。名义上,这次出使的目的是为了给乾隆皇帝祝寿,实际上,英国是希望通过交涉,取得外交和商业方面的利益。使节团受到了中国皇帝的欢迎,然而在谈到见面时的具体细节时,难题产生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面见皇帝要行三叩九拜之礼,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对于英国人来说,这种礼节无疑是带有侮辱性的。因此,双方就此问题磋商了很久。马戛尔尼最后如愿见到了乾隆,据英方说法他只是单腿下跪,但中国的档案记录则表明这位大使最终还是被迫行了大礼。

听不见叫卖小枣大粽子的声音,那就是亡了国马戛尔尼觐见乾隆

马尔戛尼面临的难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人是“礼仪之邦”。所谓礼仪,包含了礼节和仪式。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一般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大类。吉礼是有关祭识的典礼,列为“五礼”之首。凶礼是有关丧葬的仪礼,其中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等。军礼是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校阅、出师、献捷、田猎时的礼仪。宾礼则是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各国诸侯之间聘问和会盟时的礼节;嘉礼是包括冠礼和婚礼等具有喜庆色彩的礼仪。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成熟的标志是“三礼”,也就是《礼记》、《周礼》和《仪礼》的诞生。历代的学者又在这三本书的基础上,做了无数的注疏之作。使得礼仪之学成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重要的部分。礼乐之事,关系国本,“礼崩乐坏”被视为是传统丧失的标志。

当然,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礼仪的存在并不在书中,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大至婚丧嫁娶,小至见面问候,均有一定必遵之礼节。“懂礼”、“守礼”被视为一种传统的美德,老舍小说里的老北京人,是这种传统礼仪文化的最佳代言人。在《正红旗下》中,老辈儿旗人简直是将礼仪文化审美化了,简单的一个见面礼——问安,也树立起了利落、漂亮、干净这样的动作标准。

与礼仪文化相关联的是“风俗”。所谓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对于华夏民族来说,有很多风俗是共通的,比如节日。中国的节日和农历的节气密切相关,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便已渐露端倪。随着时代的变迁,节日文化的内容也日渐丰富。春节、清明、端午、重阳、中秋,是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几种,而每一个节日,均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义,也有相应的庆祝或纪念方式。

礼仪风俗,因为地域的不同和民族的不同,在中国各地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比如对于汉族,结婚是一件喜庆的事情,因此贯穿整个婚礼的基本情绪是欢快的;而在土家族的婚礼仪式上,“哭嫁”却是必不可少的。在婚礼前夜,新娘的至友亲朋齐聚一堂,轮流哭诉,由此形成了还形成了品种繁多的“哭嫁歌”。

听不见叫卖小枣大粽子的声音,那就是亡了国土家族哭嫁习俗

了解并尊重不同的礼仪风俗,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必需的,这是尊重对方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表现。多姿的礼仪风俗,也构成各地“民俗游”的主要内容,傣族泼水节的独特祝福方式,苗族“三月三”的浪漫对歌……在在提醒我们“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事实和精彩。

礼仪和风俗并非固定不变。民国时期,西历逐渐取代农历,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关于用元旦取代农历新年的讨论一直存在。除此之外,新的节日不断出现,包括西方节日的引入,也丰富着原有的节日体系。当然,传统也自有其魅力,旧历新年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似乎无法被取代。一直到今天,由旧历新年衍生出来的“春运”,一直是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更是印证着这种魅力。

礼仪风俗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展现,往往是细微琐碎的,但又确实不可或缺。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到沦陷了的北京,粮食紧缺。一个叫韵梅的家庭主妇,在那年的端午,听不到街上小贩叫卖“小枣儿大粽子”的声音。她不识字,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然而她能直觉到这就是亡国——亡国意味着人们不能再照着他们习惯的文化方式生活。

听不见叫卖小枣大粽子的声音,那就是亡了国《四世同堂》剧照

小小的礼仪风俗,背后就是这样的大问题。

(本文为《总说中国》的第二十九篇,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听不见叫卖小枣大粽子的声音,那就是亡了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