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东西都有好坏,人如此,鬼魂也是一样。

 如歌岁月当如愿 2016-08-05

和大家说两件我妈亲身经历的事,那时候她还在老家的农村,还是一个小姑娘。


妈妈小时候,家里出身不好,因为外公田地比较多,又正逢解放“打地主”,于是,外公不幸被戴上了地主的帽子。其实外公也不是地主,他只是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些积蓄,置办了一些田地。家中生活清苦,一家人挤在一间不大的老祖屋里,虽然置办了些田地,但是从来没有雇佣过任何工人,都是自己种田干活。为了省钱,偶尔买点肉回家打打牙祭,还总是买便宜的、屠户卖剩下的臭肉吃,(夏天没卖完的肉,隔夜就臭了)结果被戴上地主的帽子,死于非命,还有我的舅舅,当年十七八岁,也因为家庭成份不对,被红卫兵枪毙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不堪回首。我妈妈每当说起这些,总是满眼含泪。


这件事发生在我妈的童年,解放初期。当时她还在读小学,她们那时候不叫小学,叫学堂。上学堂的时候,有几个玩得很要好的小伙伴,也都是小姑娘,大家年纪都差不多,八九岁吧。有一天下午放学了,其中一个小伙伴(就叫小花吧)叫大家去她家里玩,说家里大人不在家,去给她做个伴。几个小伙伴就答应着,去到小花家了。我妈说,当时加上小花本人,一共是8个孩子去了小花家。


农村孩子懂事早,八九岁的孩子早就会自己做饭了,除了做饭,平时还得给家里分担一些劳动,比如洗洗衣服,打打猪草什么的。8个小伙伴到了小花家,自己做晚饭吃了,吃完饭,小花说:干脆大家就在我家睡吧。当时大家年纪小,本来也贪玩,觉得没有大人管着,大家一起睡一定很好玩,于是,几个小伙伴就分头回家通知大人,说在小花家睡了。村子不大,零零散散住着人家,但是每户之间,离得也不远。通知好家里后,大家再回到小花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当年的农村没什么文娱活动,也没个电视,一般都睡得很早,到了晚上8点,基本上整个村子就已经是一片漆黑了。几个小伙伴玩了一会,累了,就准备睡觉。


农村的房子,都是木结构,在农村待过的,应该都了解。房子分为三部分,一般左边是住房,中间是堂屋,右边也是住房,这就是宅子的主体建筑。主体建筑的旁边,就是厨房,茅房是在屋子后头。在这里,要说说中间这个堂屋,堂屋是整间房子的中心位置,堂屋白天一般都是打开大门的,很少关,除非家里没人,就相当于现在房子的客厅,但不是用来会客的,是供奉先人祖宗的地方。堂屋的正后方,有一间房,这间房叫“后堂”。一般都是家里最年长的人住的地方,年轻人是不住后堂的。小伙伴们一共8个人,大家准备去睡觉了,来到房间一看,房间不大,就只有一张床,靠着木墙放着,床旁边,还有一扇门,这扇门是通往后堂的。于是就有人问:那我们8个人怎么睡呀?小花指了指那扇门说:“里面还有个房间啊,也有床的,我们分几个人进去睡吧。”


通往后堂的门,因为是在室内,没有锁,只有一个木质的门闩。大家打开门闩,来到后堂的房间一看,角落里摆着一张,床单棉被都卷好了放在床头,上面盖着一张塑料薄膜,塑料膜上落着灰尘,看起来很久没人睡过的样子了。小花把床整理了一下,铺上被子,于是,大家就分头睡觉,因为后堂的床比较小,当时后堂里睡了三个人,分别是:小花、兰秀和小娟,而我妈,和另外4个小伙伴,就睡在了外面的房间。睡的时候,房间和后堂之间的门也没有闩,只是虚掩着。大家隔着墙,说笑着聊着天,聊了一会,睡意袭来,终于沉浸在一片寂静当中。


外面这张床,睡的是我妈她们5个人,分别睡在床头的两边,有一头睡了两个,我妈和另外两个人,睡在另一头,我妈说:“当时,我是睡在中间,我的左边和右边,都有人。”睡在我妈右边的,也就是睡在最里边,靠着墙的这个人,叫小红。同床的睡在另外一头的,其中有一个叫二丫。请大家记住她们睡觉的位置,一会,她们之间,会产生一个恐怖的误会!


半夜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几点了,我妈感觉睡在右边靠墙的小红,在用脚踢睡在另一头的二丫,嘴里嘟囔着:“二丫你半夜不睡觉,吵什么吵啊,再吵我,我就收拾了你”(这里说的吵,并不是说话吵的意思,家乡话,意思是调皮闹事)二丫是我妈她们伙伴里比较调皮的一个,平时总是喜欢弄点恶作剧什么的,当时我妈醒了,心想,这二丫,半夜还在吵事,也不知道怎么弄小红了,明天起床要她好看的。于是,也没在意,就继续睡,睡着睡着,就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


在房间通往后堂的门边,放着一个很大的木桶,这种桶在家乡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木质的桶,方形的,上宽下窄,很大,一个成年人躺在里面泡个澡都够宽敞的。当然,木桶不是用来泡澡的,是在秋收的季节,打稻谷的时候,用来装稻谷的。平时闲置在家,就放在不碍事的地方。平时的一些农具,如镰刀、锄头什么的,一般也都会放在桶里。我妈还没睡着,就听见通往后堂的那扇木门,“吱呀~~”幽幽的响了一声,声音很轻,但是安静的夜里,听得格外清晰。同时,我妈感觉到有一阵冷风,缓缓吹进屋里,拂过她的面颊。然后,就是出奇的安静。大约过了不到一分钟,我妈又听到后堂门边的墙角,放着的那个木桶发出了一种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翻动桶里的农具,碰到木桶,发出“砰、砰”的响声,一连几声,听得清清楚楚。当时我妈想,也许是老鼠什么的吧,心里还想着:这老鼠还真够大的,这么大的动静。农村本来老鼠就多,我妈也没太在意,就继续睡了。朦朦胧胧中,感觉小红又在踢二丫,嘴里还是嘟囔着刚才那几句话:“你还吵,吵死啊吵,再吵我就收拾了你”这时,二丫也醒来了,说:“你踢我干什么啊?”小红也没搭理她,说了句:“再吵就踢死你去”说完,又没声了


我妈也有点烦二丫了,这么晚还闹,也太不分时间了。心里嘟囔着,继续睡觉。朦朦胧胧的,还没完全睡着,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还是后堂门口的墙角,那个木桶“砰、砰、砰”的响了几声,农具和木桶撞击在一起,发出清晰的声音。我妈就有点怕了,睁开眼,看看四周,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望向那个用塑料膜蒙着的窗户,隐约可以看到一点亮光,奇怪的树影照在上面,随疯晃动,像是外面起风了,但是,却没有听到风声。我妈也不敢多想,只有闭上眼睛继续睡觉。


闭上眼睛,怎么也睡不着,感觉在黑暗中,耳朵变得非常的灵敏,在感觉着四周。似睡非睡间,她又感觉到一阵阴风拂过她的面颊,我妈吓得不敢睁开眼睛,紧闭着双眼,假装熟睡。正在她害怕不知该怎么办时,睡在右边靠墙的小红说话了!“这回我终于抓到你啦!”接着,小红又说了句:“莫跑!”话音刚落,我妈又听到墙角的木桶响了一声,动静很大。紧接着,小红坐起来,摸索着把灯拉亮了。


灯一亮,大家都醒来了,不明所以的问着:“怎么啦?”小红一把抓过二丫,抬手就在二丫胳膊上拧了一把,拧得二丫哇哇的叫。二丫问:“你拧我干什么啊”小红说:“你还问啊,你老过来摸我的脸敢什么?”二丫说:“我哪有啊,我睡得沉得很,你胡说什么啊”小红说:“刚才我都抓住你手了,还不认”二丫说真的没有,她睡得沉得很呢,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就说:是不是里面房间的兰秀哦。大家一听,也有道理,兰秀这丫头,平时也很皮的,也喜欢恶作剧。小红说:“原来是她啊,我还以为是二丫呢,刚才我睡着,老有一只手来摸我的脸,冰冰凉凉的,刚才我把她手抓住了,她马上就把手抽回去了,明天我饶不了她”大家听了,就说:睡吧,明天还读学堂呢,明天我们一起帮你教训她。我妈就在一旁听着,觉得也有道理,怪不得后堂门后那桶老响呢,原来是她出来进去的再吵事。说完,关灯又睡了,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早的小红就醒来了,跑到里面房间,就骂兰秀,兰秀一脸的茫然,仿佛什么事都不知道一样,小红就把昨天晚上的事都说了,兰秀摇着头,说不是她。小花她们也说,不是兰秀,她一晚都在床上没下过床。小红说:“这就奇怪啦,那是谁呀,昨晚我都抓住她手了,冰凉冰凉的。”小花一听,脸色就不对了,赶紧的就出了后堂,到屋子外面去了。大家也就跟着出去,问小花怎么了,小花说了一件事,大家都愣住了。


小花说,这房间,原来是他的奶奶住的,小花的爷爷早就去世了,我妈她们也没见过,家中就是她奶奶一个老人,一直住在后堂。前几年,小花的奶奶也去世了,于是后堂就一直空着,被窝铺盖卷在床上,一直没人睡过。小花恐惧的看着后堂的方向,说:“昨晚上,你莫是碰到我奶奶啦!”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都害怕了,小红脸都白了,说别吓她,她害怕。这时候,其中一个小伙伴说了一句话,着实把大家吓着了“我听大人说过,鬼要是压人,就是压睡在最里面的人的啊,小红你就睡在最里面!”这句话,在我的家乡几乎人人都知道,鬼如果要压人,就是压睡在最里面的人,为什么呢?农村的床,都是靠墙角放的,每家都一样。记得以前妈妈说过,鬼压人的时候,站在床的外边,它倒下来压人,双手正好就是压在床靠墙的那一边。以前小时候,跟妈妈回老家,我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记得那时候,妈妈从来不睡里面,而是睡外面,把我放中间,让我老爸睡里面(我妈是不是太那个了……我爸不怕鬼吗?)其实,她这样做,也是因为这个说法,怕被鬼压!


大家听了,真的都害怕起来了,虽然天已经亮了,但是那种恐惧,与身边环境无关,想着昨晚和鬼待在一起,小红已经下得脸色苍白,哭起来了。再后来,妈妈说,大家安慰了一下小红,就去学堂了,小孩子,一玩起来,什么事都忘得快,几天过后,就没人再提这件事了。我妈说,后来,她还去问过当晚一起在小花家睡的伙伴,她们说,她们也听到了木桶的响声,还有后堂的门“吱呀”像有人开门的声音,她们也有人听到过。奇怪的是,和我妈同睡一头的,睡在最外面的那个小姑娘,什么都没有听到,也没有什么“东西”碰她,按理说,如果真的是鬼,她才是离鬼最近的人。这件事,我妈记得很清楚,当时说起这事的时候,我还小,我妈说得神神叨叨的,我被吓得不轻,老是晚上醒来,听到一点响动,就害怕得很,好久,才渐渐的不害怕夜晚。


那晚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我妈说,绝对是小花的奶奶,“它”以为床上睡的是小花,就去摸她的。去世的亲人如果魂不散,在家里的话,是不会出来吓自家人的,而是在家里保佑着大家,不被其他邪物所侵。如果那晚真的是小花的奶奶,那么“它”纵然是只鬼,也是善良慈祥的,她并没有恶意,只是思念自己的亲人。


什么东西,都有好坏,人如此,鬼魂也是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