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临终遗言:生命的大彻大悟!

 阿里木杜 2016-08-05


来源:诗词天地(shicitiandi)

人之将死,其言也真。那些历史名人的遗言,其中的爱与恨、喜与悲、慷慨与悲凉、遗憾与悔悟,让人唏嘘不已。当我们被他们面对死亡时的言语与心境所深深震撼的时候,更应抱有一份深深的思考,和体悟。思考和体悟的对象,是人生,是生命,是所有的迷与悟。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绝命诗《垓下歌》)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前吟唱的一首诗,是足以惊神泣鬼的一首壮歌,抒发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其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



韩信(约前231年-前196年)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后被吕后所杀,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三分天下而王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韩信被夷三族。


 

荆轲(?—前227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荆轲列传》)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刘备(161年-223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病重时,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之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嗣子可以辅佐,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


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全力,以忠贞之节辅佐,到死为止!”刘备又下诏教训刘后主说:“你和丞相一起共事,待他要像待老父一样!”



苏轼(1037—1101年)


西方不无,着力即差。(《东坡纪年录》)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他在弥留之际,好友维琳方丈在其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端明学士应该不要忘记西方啊)苏轼喃喃回应说:“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西方世界不是没有,但却是不能使力的)。


好友钱济明也凑近他的耳朵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先生一生都在践行于此,此时更应该使力)苏轼说了人生最后一句话:“着力即差。”(使力就全错了)


佛家讲不执、随缘。大半生向佛的东坡居士,用生命中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终极领悟。



陆游(1125—1210年)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剑南诗稿》)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消息,悲痛万分。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文天祥(1236—1283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终年四十七岁。


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在衣服中找到赞文:“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才能够做到。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王阳明(1472—1529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年谱》)


《阳明年谱》记载了王阳明临终时的情形。当时他召弟子周积进来,过了很久,才睁开眼睛看着他说:“我走了!”周积眼泪落了下来,问:“有什么话留下来吗?”王阳明微微笑道:“此心光明,还用说什么?”片刻后,溘然长逝。



谭嗣同(1865—1898年)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898年9月22日,谭嗣同被捕入狱,在狱中,谭嗣同泰然自若,题诗于壁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8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行刑时,他仰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被害时年仅33岁,闻者莫不痛惜落泪。



鲁迅(1881—1936年)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杂文《死》)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第二天,天津《大公报》发表《鲁迅的七条遗嘱》。全文如下:


【上海十九日下午十一时发专电】鲁迅在《中流》杂志第二期发表《死》一文中有七条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弘一法师(1880—1942年)


悲欣交集。(《弘一大师年表》)


大空法师说:“大师之所谓‘悲’者,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门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难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广大,总之为慈愍众生而起之‘称性大悲’也。大师之所谓‘欣’者何,欲求极乐,欣得往生,欣见弥陀而圆成佛道,欣生净土而化度十方”。


此说甚妙,和盘托出弘一大师当时之心境,而此境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只有过来人才能知晓,有同等感受之人才能道出。



王国维(1877—1927年)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王国维遗书)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出办公室,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吸完一根烟,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事后人们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陈寅恪说:“为文化所化之愈深,愈感文化衰落之苦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请分.享、传发给你的朋友看

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