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赏鉴〗晚清帝师陆润庠书法作品:婉丽劲健端庄厚重

 *晚 秋* 2016-08-05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1摘要:

陆润庠书法意近欧阳询、虞世南,清华朗润、婉丽劲健、平稳舒缓、意态潇洒。然馆阁气息较浓,讲究光黑精丽,匀圆丰满,馆阁体虽为明、清最高统治者们所常识,但都似乎缺少了一些笔墨的情趣和生动的韵味。陆润庠书法作品题墨笔力劲峭、水墨淋漓,在清末民初即被视为珍品。慈禧太后作画,常命陆润庠和同治元年状元徐郙、探花李文田、进士陆宝忠为之题字。陆润庠是晚清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北京故宫有一面墙上目前还刻有清朝三位状元:翁同龢、陆润庠、刘春霖的题墨,被世人称为“三绝”。

陆润庠书法意近欧阳询、虞世南,清华朗润、婉丽劲健、平稳舒缓、意态潇洒。然馆阁气息较浓,讲究光黑精丽,匀圆丰满,馆阁体虽为明、清最高统治者们所常识,但都似乎缺少了一些笔墨的情趣和生动的韵味。陆润庠书法作品题墨笔力劲峭、水墨淋漓,在清末民初即被视为珍品。慈禧太后作画,常命陆润庠和同治元年状元徐郙、探花李文田、进士陆宝忠为之题字。陆润庠是晚清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北京故宫有一面墙上目前还刻有清朝三位状元:翁同龢、陆润庠、刘春霖的题墨,被世人称为“三绝”。

陆润庠书法作品01

陆润庠书法作品01

陆润庠书法意近欧阳询、虞世南,清华朗润、婉丽劲健、平稳舒缓、意态潇洒。陆润庠国学功底深厚,书法作品自成一家,尤其可贵的是,贵为大臣但服用很简朴,虔心于儒学研究,他不是靠自己的官位,而是凭自己的文化积淀,能联善书,他温和平易近人,接物无崖岸,此性格反映在他的联意、联书中,联语均能自出机杼,清新典雅,而联书秉承“唐人尚法(度)”,端庄厚重。陆润庠眼界甚高,一般文人皆不入法眼,但他对扬州八怪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对郑板桥,他常书郑板桥现成的联对,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原是郑板桥在镇江金山读书处题写的对联,陆常复书。

陆润庠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稍重。慈禧太后作画,常命陆润庠和同治元年状元徐郙、探花李文田、进士陆宝忠为之题字。陆润庠能书法,擅行楷,方正光洁,清华朗润,意近欧阳询、虞世南笔法。若论书法,因陆润庠从科举中来,且一生为官时间较长,在光绪初至光绪三十年左右,曾屡典试事,又充会试副总裁,故几十年来文字结构变化不大,馆阁气息较浓,讲究光黑精丽,匀圆丰满,大小一律的明、清官场书体尽管这种书体(馆阁体或称台阁体),为明、清最高统治者们所常识(现故宫内布置或留存陆润庠书法不少),但都似乎缺少了一些笔墨的情趣和生动的韵味。在苏州留下墨迹较多。尝为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园林书联。如为拙政园写“十八曼陀罗花馆”七个擘窠大字,下款署“陆润庠书于鄙寓小怀鸥舫”,又为“远香堂”写52字之长联一付,曰:“旧雨集名园,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时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陆润庠是清末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书法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的题墨笔力劲峭、水墨淋漓,在清末民初即被视为珍品,北京故宫、安徽逍遥津公园、扬州徐园、泉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建筑群、湖州南浔文园文昌阁、天台山上方广寺、镇江南郊风景区的林公泉、苏州的问泉亭都有他的题墨;北京师范大学的“会贤堂”,名扬中外的北京“荣宝斋”、“韵古斋”、湖州墨浪堂均为其书写。陆润庠所题的上海豫园小东门国药店“童涵春”的匾额,三个字的润笔费即高达白银一百两,真可谓是“只字千金”。2003年3月15日中国嘉德公司在北京瀚海周末小型艺术品拍卖会上,以无底价推出竞拍的22幅对联中,陆润庠和林则徐的作品均拍出了22000元的最高价,每个字的价值也达千元左右。北京故宫有一面墙上目前还刻有清朝三位状元:翁同龢、陆润庠、刘春霖的题墨,被世人称为“三绝”。

陆润庠书法作品02

陆润庠书法作品02

陆润庠不仅对书法和文、史、哲及历代官职制度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其书写的楹联更堪称清末一绝。其传世的名联墨宝书法作品甚多,如:“蝌蚪尝收古鼎,龙蛇走遍老藤”;“名花弄果雕栏护,古欹新铭小篆镌”;“公羊笔墨能超俗,司马文章妙入神”;“春水方生,花来镜里;吾庐可爱,酒满床头”。“学古入官,于人有济;遵贤乐义,其德克明”;“纵横百家才大如海,安坐一室,意古于天”等。今苏州寒山寺就有陆润庠题写的楹联一副:“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火秋深涵月影;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他在苏州月驾轩憨憨泉畔题写的一幅楹联:“在山泉清,出山泉浊;陆居非屋,水居非舟”,既写出憨憨泉的自然可爱和人世的混浊,又巧妙地勾勒出月驾轩似屋非屋、似舟非舟的形态特征,可谓雅俗共赏、诙谐有趣。他在扬州徐园正厅听鹂馆的抱柱上题写的楹联更是气韵生动、色彩斑斓:“绿印笞痕留鹤篆,红流花韵爱莺黄”。据说民国初年,护法军政府首席总裁岑春煊曾专程拜访陆润庠,当时上海有人出联征对:“岑春萱拜陆凤石”(凤石为陆润庠的字,春萱为春煊的谐音字),时人许弼丞应以菜名对之:“川冬菜炒山鸡丝”,可谓巧对。由于陆润庠善楹联,时人还将清末同治七年到光绪三年间先后考中状元的五位名人:洪钧、梁耀枢、陆润庠、曹洪勳、王仁堪的姓名偏傍,编了一副五行巧对:“五科五状元,金木水火土;四川四等位,公候伯子男。”

陆润庠书法作品03

陆润庠书法作品03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翰林院编修、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厘订宫制大臣、东阁大学士、弼德院院长,曾五次任乡会试主考官,他是溥仪的三位老师之一,最后病逝于故宫毓庆宫。光绪庚子(1900)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辛亥后,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文端。喜交艺友,或论诗文,或作书画,一时如同治元年状元徐郙、吴荫培、叶昌炽、潘遵祁、潘曾莹以及太仓的陆增祥等,时有往来。

一举得魁。元和(今江苏苏州)有家姓陆的,亦儒亦医,颇有名气。大清帝国晚期,陆氏家族中有个叫陆懋修的,考入官学学习,太平军北进,陆懋修随家人逃难上海,穷困潦倒,遂以家传医术为人治病谋生。他医术高明,在上海一带很有名。治病之暇,他研讨《黄帝素问》等医学典籍,著述不缀,有《内经运气病释》等专著问世。陆懋修有个儿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生于镇江丹徒(今江苏镇江)学舍。镇江,古称“润州”;地方学校,古曰“庠”。故取名“润庠”。学舍中有宋乾道二年(1166)《熊克风石图赞》,故以“凤石”为字。陆润庠聪明好学,10岁便读完了儒家的《九经》;对家传医学,他也用心学习,颇懂医术。他凭藉儒学根底考中乡试,成为一名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会试中式。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在保和殿举行,陆润庠一举夺魁,成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此科进士共337名,是同治皇帝的最后一批门生。

陆润庠书法作品04

陆润庠书法作品04

陆润庠生于润州庠序(即学校),名字由此而来。旧时县学壁端立有凤石碑,且母生他时,梦至园中,见一凤凰落阶石上,寤而公生,昔日的名与字是相连相辅的,父母顺理成章为他起字“凤石”,分明希望他读书中举。他是江苏晚清到民国的传奇人物,据《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九》及《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中国状元大辞典》等书记载,其远祖是唐代名相陆贽,七世祖陆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状元,祖父陆方山及父亲陆懋修精通医术,都是苏州有名望的儒中医。

陆润庠于同治十三年(1874)参加科考,经保和殿殿试,一举夺魁,高中进士第一名,成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入值南书房,迁侍读,出督山东学政,后做过御史,又擢内阁大学士,还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辛亥革命以后,陆润庠不愿做民国的官员而做遗老,享受逊清的俸禄。从此他就离开政界,而致力实业救国,他和张謇一样热衷于办实业,在苏州创办了苏纶纱厂和苏经纱厂,风生水起,这便是轰动一时的“状元办厂”。

陆润庠书法作品05

陆润庠书法作品05

陆润庠与扬州吴引荪道台同朝为官,交情匪浅,吴道台故居落成自然要请陆赐墨宝。最主要厅堂是滋德堂,坐北朝南,正厅五间。厅前建有回廊,转角处不设角柱,而在上面悬臂梁,下面吊一木雕花篮,正好用花篮巧妙地遮住木构件相接处,为扬州仅见。“滋德堂”三字即为陆润庠书,是楷书,左方有他的落款和印章。“滋德”出自《尚书》的《泰誓下篇》,原意是:“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说:“立德务滋长,去恶务除本。”就是说,要不断地培养好的德行,而对邪恶的东西,要从根本上将它铲除。他既是对吴道台的希冀,也是自己为人、为政的表白。陆题写认真,吴安放慎重,将当朝一品的题匾放在最核心的厅堂。

说起陆润庠的家世,那是相当显赫。据《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九》及《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中国状元大辞典》等书记载,陆润庠,字凤石,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于1915年,江苏元和县(今苏州)人氏。其远祖陆贽是唐代名相,七世祖陆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状元,祖父陆方山及父亲陆懋修精通医术,都是苏州有名望的中医。据说,陆润庠是在镇江出生的。在晚清知识分子蔡云万所著的一本《蜇存斋笔记》中记载,陆润庠的父亲陆懋修当时在镇江做教谕(相当于教育局长),陆润庠出生的前一天晚上,他母亲梦见有凤凰落在石阶上。镇江古称润州,而学校古称“庠”,所以这就成了他的名字,而因为这个梦“凤石”则成了他的字。不过,关于他的字另有一种说法,鲁勇先生在他的作品《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中称,是因为学校中有一块碑题为《熙克风石图赞》。另外,在《清史稿》中并没有陆润庠出生在镇江的记载,这是陆润庠一出生就带给世人的笔墨官司,在他一生之中,这种纠纷从未断过。

在一本名叫《柳斋医话》的资料中记载,陆润庠幼年时期身体瘦弱,肠胃功能也很差,喝了中药消化不了,还闹得肚子不舒服,家中老人都担心他养不活。好在,他爹是当世名医,改用食疗的方法,让他长期进补。他爹自创的“食疗秘方”就是把海参和阿胶放在一起煮粥,让他每天限量吃,再逐日增加。这个方子的作用还真是立竿见影,吃了半年之后,陆润庠的体质有了很大改善。看到确实见效,当地人纷纷跟着学,于是越传越广。江浙有些地方,至今还有一刮起秋风,就吃海参阿胶粥的习俗。

陆润庠书法作品06

陆润庠书法作品06

陆润庠从小刻苦读书,10岁便读完了儒家的《九经》;对家传医学,他也用心学习,颇懂医术。他凭借儒学根底考中乡试,成为一名举人。1874年2月,会试过关。4月21日,殿试在保和殿举行,陆润庠一举夺魁,成为清王朝第一百零一位状元。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出了状元,同时还会涌现与其相关的美好传说。与陆润庠相关的是状元红的故事。在传说中,陆润庠的父亲很早离世,全靠寡母做针线活度日。而陆润庠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很大的酒瘾,喜欢喝绍兴黄酒。老板知道他没有钱,但看他一表人才,满腹经纶,也心甘情愿赊给他。在他进京赶考时,老板还借给他一大笔路费。陆润庠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大摆筵席。席间,他对那位一直支持自己的老板当众致谢,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我陆某能有今日,全凭这绍兴黄酒呀!”老板乐不可支。有人趁机拍马屁说:“状元公喝了黄酒中状元,这黄酒也红了,就叫做状元红吧。”于是“状元红”的名字不胫而走,苏州城里的读书人喝酒都要喝状元红,图吉利,以期飞黄腾达。

让人颇为惊讶的是,和陆润庠相关的,除去好的传说之外,还有各种讥讽。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很多人指责他没有真才实学。清末著名小说家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中,写了一个专门负责复核考卷的官员陆莘如,竟然不知有《公羊春秋》这本书,更不知道《说文》的作者是谁,影射的就是陆润庠。

陆润庠书法作品07

陆润庠书法作品07

陆润庠书法作品08

陆润庠书法作品08

台湾著名历史作家高阳在他的《大故事·高阳杂文》中提到,陆润庠之中状元,“苏州人都说是他的父亲阴功积德所致”,他父亲医德过人,每每深夜到病家去探望动静。“但陆懋修的医道实在不高明,同治十三年将一富家三世单传的一个遗腹子医死了,其家大愤,将陆懋修的招牌卸了下来,劈成两半丢在茅厕中。后来听说陆润庠中了状元;那家人家赶紧将陆懋修的招牌从茅厕中捞起来,洗刷干净,包金镶补,花红鼓吹,送归陆家。这是我幼年听老辈所谈,不见于任何记载。”

高阳的母亲幼年住在苏州,所以听说了很多关于陆润庠的传说。她还曾说过陆状元夫人“免荒”的故事。因为苏州人认为地方上出一个状元,拔尽秀气,会出现荒年。破除的办法就是由状元夫人,盛装乘轿,在城上绕一周,谓之“免荒”。根据晚清文献学家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记载,同治十三年十月初七,陆润庠的夫人的确坐轿游街,引得满城争睹。算日子的话,陆润庠中状元的捷报到苏州,也不过是端午节前后的事。之所以推迟到十月初七才游街,是为了秋收之后祈求瑞雪,希望能避免来年出现荒年。

陆润庠书法作品09

陆润庠书法作品09

高阳还讲述了另外一个关于陆夫人的故事。陆润庠未得功名时,只能靠给别人写状子赚点小钱,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夫人做针线活。陆夫人非常贤惠,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所以他才能安心读书。有一天晚上,陆润庠回家,陆夫人开门一看,立刻又把门关上了,在屋里说:“你今天一定做了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我不能让你进门。”陆润庠一头雾水,想了一想说:“没有啊。”陆夫人说:“你再想想,一定有。”陆润庠仔细想了想说,有一对患难夫妻,后来丈夫发了财,嫌妻子丑,就重金聘请陆润庠写了一纸状子,预备告官休妻。陆夫人说,肯定是这件事,让陆润庠赶紧去拿回来。陆润庠唯命是从,赶到托写状子的人家,说内有俩字不合适,要改。等那人将状子拿了出来,陆润庠撕碎了,吃到肚子里,然后将酬金退还。等到再回家时,陆夫人才开门含笑让他进去。她说:“平常你晚上回来,我总看到你后面有两盏灯笼照在那里,我知道你将来一定会大贵,所以再苦都心甘情愿。今天,你头一趟回来,我开门一看,一片漆黑;一定你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连菩萨都不保佑你了。”而等他第二次回来,那灯笼才重新亮起来。在这个故事里,陆润庠中状元被归功于他的夫人贤惠。还有一种说法,称陆润庠中状元完全因为他能写一笔好字,而且八股文显示不出水平。高阳提到,在陆润庠当了考官之后,还曾私下动手脚,让同样只是书法好的刘春霖成了“末代状元”。当然,这些只是小说家言,至于真相如何,早已成了历史悬案。

陆润庠这一科的进士共337名,是同治皇帝的最后一批门生。33岁的陆润库中状元后,按照惯例进了翰林院掌修国史,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这一时期,大清帝国被列强觊觎,已出现边疆危机。而同治皇帝也因患病,病入膏肓。这一年的12月,同治皇帝病死,年方19岁。慈禧太后把自己的亲侄子、年仅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扶上帝位,年号“光绪”,军国大权操纵在自己手中。

陆润庠书法作品10

陆润庠书法作品10

据鲁勇先生介绍,光绪皇帝即位后,陆润庠屡次被任命为乡试考官,光湖南、陕西就各典试两次,后入值南书房,侍从光绪皇帝作文绘画,提拔成为侍读。后来,他又出为山东学政,可谓顺风顺水。但就在这时,他的老父亲病死,陆润庠离职服丧。服丧完毕之后,连续升官成为国子监祭酒。后来,老母亲又患病,他只好请假回乡照顾老母。这时,中国形势正在发生巨变。总理衙门奏请谕令各省设立商务局,兴办实业成为一时之风。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之洞率先行动,派另一名状元张謇在南通设立商务局,陆润庠在苏州设立商务局。此后,陆润庠还在苏州创办了苏纶纱厂和苏经纱厂,轰动一时,人称“状元办厂”。但和张謇不同,陆润庠的志向根本不在实业上,他真正关心的是仕途。

1898年,陆润庠再次出山,担任国子监祭酒。不久,成为内阁学士、署理工部侍郎。这时,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慈禧太后对列强干预她废黜光绪帝极为愤恨,想借助义和团来教训一下洋人,于是对列强宣战。俄、英、法、美、日、德、意、奥等八国拼凑了一支军队,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慈禧太后闻讯带着光绪皇帝出德胜门仓皇而逃,奔向西安。陆润庠也赶到西安,侍候慈禧太后和光绪身边。正所谓“时穷节乃见”,慈禧太后被陆润庠的这份忠心感动了,委任他为礼部侍郎。等到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后,陆润庠又出任最高监察官 —— 左都御史,后又奉命署理工部尚书,成了当朝的一品官。而慈禧、光绪去世之后,幼年爱新觉罗·溥仪登基为宣统皇帝,陆润庠入内阁,成为大学士、弼德院(国务顾问机关)院长,并任溥仪的老师,授太子太保官衔。

陆润庠书法作品11

陆润庠书法作品11

《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也是世界上编纂最早、篇幅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明成祖朱棣于登位之初的永乐元年(1402)即组织专人开始纂修,永乐五年(1407)方才完成,全书共动用正总裁3人、纂修347人,催纂5人,编写332人,看样57人,誉写1381人,续送教授10人,办事官员20人,全书共有22870卷、11095册,约3亿7千多万字,但因印刷耗费巨大,后被搁置,只保存手抄正副善本各一套。清时,原书正本藏于乾清官,副本藏于翰林院,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失火,正本被付之一炬。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位于东交民巷的翰林院由于靠近使馆区,当时也沦于战火之中,珍藏的《永乐大典》副本也难逃厄运,11095本善本几乎全部遭到焚毁,余下约400多册也几被掳掠一空,最后仅剩残存的64册。在翰林院供职的陆润庠深知这批国宝的价值,就悄悄地将其运回府中保存。民国初期的1912年,教育部获悉后,即派员前往陆府,并将其珍藏的64册残卷运回,除留下4册用作展览外,其余60册均移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后又陆续收集到一些,至1934年已达93册,太平洋战争发生后,陆润庠抢救保存的60册善本中有35本被转移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后又被转移到台湾的故宫博物馆。解放后我国政府专门派员到国内外追索回购,迄今,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已搜集到161册,其中商务印书馆捐赠的达21册,原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赠还52册,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赠还11册,德国赠还3册,通过购回和其它单位、个人赠还的有11本,现除台湾保存有60册外,还有近200册散落在10多个国家约30多个图书馆,其中经陆润庠之手抢救保存的即占1/6左右,可以说陆润庠是功不可没的。

陆润庠书法12

陆润庠书法12

陆润庠书法13

陆润庠书法13

陆润庠书法14

陆润庠书法14

陆润庠书法15

陆润庠书法15

陆润庠书法16

陆润庠书法16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17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17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18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18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19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19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0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0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1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1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2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2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3

陆润庠书法作品欣赏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