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赏鉴〗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难》难得一见的板桥体六分半楷书

 *晚 秋* 2016-08-05
【摘要】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书法。郑板桥书法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书法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书法。郑板桥书法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书法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1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1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 司徒文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

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 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等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1748年,乾隆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并手写付梓。1750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1751年, 五十九岁,作难得湖涂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2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2

在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石碑长廊中,有一块被玻璃罩保护起来的石碑,现在已经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这就是驰名历史的“三绝碑”潍县城隍庙碑。据史料记载:潍县城隍庙,为明代洪武年间所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在大雨中严重受损。乾隆十七年(1752),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发出倡议,带头捐款重修了城隍庙,并亲自撰文书写了《新修城隍庙碑记》一文,令其门人司徒文膏镌刻于石,以记其事。

郑板桥“修城隍庙碑记”的墨迹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行书书法作品《重修城隍庙碑记》,是前人保留下来的册页真迹,该册页系楷书碑文《新修城隍庙碑记》的草稿,现藏南京博物院藏郑板桥(纸本,行书,22.3×18.3 cm,12开)。另一个则是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拓本,字是从碑上拓下来的。

《新修城隍庙碑记》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七年(1752)任潍县知县时撰文并书写的,是郑板桥书法中的精品,郑板桥对该碑也是极为中意,郑板桥尝自称其书法作中品“潍县城隍庙碑最佳,惜其拓本少尔”《刘柳村册子》。因郑板桥潍县城隍庙碑“文佳、书好、刻精”,被后人誉为“三绝碑”。这块驰名历史的“三绝碑”,高190厘米,宽80厘米,碑文20行,全文909字,由郑板桥以其独创的“六分半书”体写就。

乾隆十四年(1749),郑板桥(1693~1765)就任潍县知县的第四年,经年失修的潍县城西城隍庙在某日的大雨中倒塌了。郑板桥在视察之后,建议修缮,得到了乡绅们的附和、资助。三年后,城隍庙修葺一新,作为县太爷的郑板桥于乾隆十七年五月作成《新修城隍庙碑记》志其事,并由司徒文膏勒石(城隍庙碑,190×80 cm,现藏于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

潍县城隍庙在城隍庙小区,具体的位置在城隍庙街以北,北门大街的东面,仓巷子的西面,现仍存旧址,郑板桥曾重修,刻有《重修城隍庙碑记》被人誉为珍品,曾有演剧楼一所,演剧楼上挂郑板桥书“神之听之”匾额一块,题对联“仪凤箫韶,遥想当年节奏;文衣康乐,休夸后代淫哇”。其实每个治所都有城隍庙,“城隍”即为护城河,但是民间把它演绎成是保佑州、县城池安危的神,设城隍庙以供世人祭祀。潍坊的城隍庙的雕像最神,在后殿城隍爷的雕像里设了机关,只要一拍他的膝盖,城隍爷就会站起来。民国年间神像被砸毁,郑板桥在1752年主持重修城隍庙后,立三绝碑《新修城隍庙碑记》(现存于潍坊博物馆),这块碑封在玻璃橱里,是块顶级的文物,但是碑身已经涂满黑墨,想来是经常做拓片的原因吧。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3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3

潍县城隍庙碑文虽叙述了潍县城隍庙重新修葺的缘起,但毫无谀神迷信内容,而是充满了一种求实精神。郑板桥认为「苍然者天」和「块然者地」本是无所谓人格的,是人赋予了其人格;城隍本是各府州县邑都有的无生命的建筑实体,也是人赋予了其人形、乌纱、袍笏,并「子之以祸福人权,授之以死生之柄」的。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神道设教」的需要,是统治者为了进行教化所采取的宣传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文中郑板桥借修城隍庙的机会,竭力主张在庙前修建一座演剧之楼,即建立平民百姓的娱乐场所。为了回答乡绅们认为「多事」的责难,郑板桥不厌其详地阐述了戏楼既有娱神的功能,又有娱人的功能,因此不能不修的原因。从他对修城隍庙的消极的从俗态度和对修戏楼的积极赞助态度的对比中,我们看到郑板做为潍县县令的清醒头脑和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作风。因此,《新修城隍庙碑记》既是一篇讨论民俗礼仪的学术论文,又是郑板桥积极为潍县老百姓办公益事业的个个见证。

《新修城隍庙碑记》文中,郑板桥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阐述了无神论观点,直道神为人所造,神权是人所授。新修后的城隍庙,东西两廊比原先高三尺,殿厦、寝室、神像、钟鼓重新加固粉刷,并在城隍庙大门之外新建戏楼一座。郑板桥还为戏楼亲自撰写了两副对联,其一曰:“仪凤箫韶,遥想当年节奏;文衣康乐,休夸后代淫哇。”其二曰:“切齿慢嫌前半本,平情只在局终头。”中间横匾分别为:“神之听之”、“惟德是辅”。寓道德教化于楹联之中,可谓用心良苦。

潍县城隍庙修复,要建一块碑,由他写碑文。普通人作碑记书法欣赏,总要把古圣先贤的话引用一番,略作生发,他却第一句话便说“一角四足而毛者为麟”,对于事实上不存在的神物带有嘲弄讥笑的口吻。更有甚者,他指出玉皇也好,城隍也好,都是泥塑木雕,是人塑造出来的,习惯使然,人造出了神,人便怕神,于是,板桥自己也怕神了,好像真的是有神有鬼。在城隍庙里树这样一块碑,如果不是因为他有父母官之尊,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字写得极好,恐怕迷信的士绅早就把碑砸了。

郑板桥在文艺领域树起一面富有个性光采的旗帜,在潍县任中,致朋友的信里就大声疾呼:“学者当自树其帜”,不要听气候于商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自己的特色。正因为形成了这样的见解,所以板桥在文事活动中就有许多放肆的言论。他在济南与诸官僚会宴趵突泉,他诗里说这清清的泉水“流到海边浑是卤,更谁人辨是清泉”,对于官场的雍和气氛,实在是大煞风景。真话尽管是真话,但敢于在这种场合高咏的,恐怕只有板桥了。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4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4

郑板桥在潍县还题过几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还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块。据说,“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是在莱州的文峰山写的。莱州在潍县西北,背临大海,城的东南有云峰山,山多碑刻。那一年板桥专程至云峰山观郑文公碑,因盘桓至晚,不得已借宿山间茅屋。屋主系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室中陈设最突出的是一方桌面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缕刻精良,板桥大开眼界。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镌于砚背。板桥想老人必有来历,便题了“难得糊涂”四个字书法作品,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印。因砚石过大,尚有余地,板桥说,老先生应当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也用了一方印,板桥看看,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大惊,知道是一位退隐的官员。细谈之外,方知原委。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当下见尚有空隙,便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老人见了,大笑不止。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5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5

拓本《新修城隍庙碑记》原文如下:
乾隆十七年,岁在横艾涒滩、月在蕤宾,知潍县事板桥郑燮撰并书
一角四足而毛者为麟,两翼两足而文采者为凤,无足而以龃龉行者为蛇,上下震电、风霆云雷,有足而无所可用者为龙。各一其名,各一其物,不相袭也。故仰而视之,苍然者,天也;俯而临之,块然者,地也。其中之耳目口鼻手足而能言、衣冠揖让而能礼者,人也。岂有苍然之天而又耳目口鼻而人者哉?

自周公以来,称为上帝,而俗世人呼为与玉皇。于是耳目口鼻手足冕旒执玉而人之。而又写之以金,范之以土,刻之以木,琢之以玉;而又从之以妙龄之官、陪之以武毅之将,天下后世,遂裒裒然而人之,俨在其上,俨在其左右矣。至于府州县邑皆有城,如环无端,齿齿啮啮者是也。城之外有隍,抱城而流,汤汤汩汩者是也。又何必乌纱袍笏而人之乎?

而四海之大,九州之众,莫不以人祀之;而又予之以祸福之权,授之以死生之柄;而又两廊森肃,陪以十殿之;而又有刀花剑树,铜蛇、铁狗、黑风、蒸鬲以惧之。而人亦裒裒然从而惧之矣。人惟人惧之,吾亦惧之。每至殿庭之后,寝宫之前,其窗阴阴,其风吸吸,吾亦毛发竖栗慓,状如有鬼者。乃知古帝王神道设教不虚也。子产曰:“凡此所以为媚也。愚民不媚不信。”然乎?然乎?

潍邑城隍庙在县治西,颇整翼。十四年大雨,两廊坏,东廊更甚,见而伤之。谋葺新于诸绅士,咸曰:“俞”。爰是重新两廊,高于旧者三尺。其殿厦、寝室、神像、鼓钟、笋虡,以坚以焕。而于大门之外,新立演剧楼居一所,费及千金,不且多事乎哉?岂有神而好戏者乎?是又不然,《曹娥碑》云:“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则歌舞迎神,古人已累有之矣。诗云:“琴瑟击鼓,以迓田祖。”夫田果有祖,田祖果爱琴瑟,谁则闻知?不过因人心之报称,以致其重叠爱媚于尔大神尔。今城隍既以人道祀之,何必不以歌舞之事娱之哉!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欢喜悲号,其有功于世不少。至于鄙俚之私,情欲之昵,直可置弗复论耳。则演剧之楼,亦不为多事也。

总之,虑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人而神者也,当以人道祀之;天地、日月、风雷、山川、河岳、社稷、城隍、中溜、井灶,神而不人者也,不当以人道祀之。然自古圣人亦皆以人道祀之矣。夫茧栗握尺之牛,太羹玄酒之味,大路越席之素,瑚琏簠簋之华,天地神祗岂尝食之、饮之、驱之、御之哉?盖在天之声色臭味不可仿佛,姑就人心之慕愿,以致其崇极云尔。若是,则城隍庙碑记之作,非为一乡一邑而言,直可探千古礼意矣。
董其事者,州同知陈尚志、田廷琳、谭信、郭耀章,诸生陈翠,监生王尔杰、谭宏。其余蠲赀助费者甚夥,俟他人摹勒碑阴,寿诸永久,余亦未敢惜笔墨焉。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6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6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7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7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8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8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9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09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10

郑板桥书法欣赏【新修城隍庙碑记】10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1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1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2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2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3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3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4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4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5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5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6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6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7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7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8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8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9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19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20

郑板桥楷书【新修城隍庙碑记】20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1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1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2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2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3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3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4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4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5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5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6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6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7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7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8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8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9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29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30

郑板桥书法作品【新修城隍庙碑记】30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31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31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32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32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33

郑板桥【新修城隍庙碑记】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