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赏鉴〗鲜于枢书法作品《苏轼海棠诗卷》笔法纵肆欹态横生

 *晚 秋* 2016-08-05
【摘要】

《苏轼海棠诗卷》是鲜于枢书法代表作品之一,作品运用极富弹性的硬毫写成,以行书为主,兼用草法。书法笔法纵肆,欹态横生。从用笔力上看,锋敛墨聚,圆劲有力。结字严谨而纵肆,点线爽健而富有立体感,挥运之中意气雄豪而出入规矩。鲜于枢以深厚的功力表现出了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和创造力,从而也表现了自己的气质、人格。书法结体略呈右上取势,宽博宏肆,纵敛有度;行书中间杂草书,规整中有变化,益增活泼生动之趣。赵孟頫评论《苏轼海棠诗卷》:“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

《苏轼海棠诗卷》是鲜于枢书法代表作品之一,作品运用极富弹性的硬毫写成,以行书为主,兼用草法。书法笔法纵肆,欹态横生。从用笔力上看,锋敛墨聚,圆劲有力。结字严谨而纵肆,点线爽健而富有立体感,挥运之中意气雄豪而出入规矩。鲜于枢以深厚的功力表现出了对书法作品形式美的追求和创造力,从而也表现了自己的气质、人格。书法结体略呈右上取势,宽博宏肆,纵敛有度;行书中间杂草书,规整中有变化,益增活泼生动之趣。赵孟頫评论《苏轼海棠诗卷》:“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1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1

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卷》纸本,34.5×584厘米,1301年大德五年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经明代河南人袁枢(袁可立子)收藏,历清商丘人宋荦以和袁枢同乡故得收藏睢阳袁氏旧藏,是鲜于枢书法的代表书法作品。纵观书法史,缘于对宋人“尚意”书风的“反拨”,元代书坛重现复古尊法趋势,鲜于枢和赵孟頫一样,成为“元初回归传统的古典主义书法潮流的先导者”(黄敦语)。

 

《苏轼海棠诗卷》是鲜于枢的书法代表作品之一,书法刚劲有力,笔笔自然,圆转自如。作品运用极富弹性的硬毫写成,以行书为主,兼用草法。其用笔多取法唐人。全卷的章法近乎上下齐平,行距均匀,不激不厉,自然畅达。而字与字之间起承转合偶以“牵丝”相属,更多是以内在笔势使上下呼应自如、左右揖让相得。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2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2

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卷》释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右玉局翁海棠诗长句渔阳困学民书

汇品:
苏轼曾任玉局观提举,后人遂以“玉局”称苏轼。
刘欣耕先生所言:“结字严谨而纵肆,点线爽健而富有立体感,挥运之中意气雄豪而出入规矩。他以深厚的功力表现出了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和创造力,从而也表现了自己的气质、人格。”
元人袁褎所言:“善回腕,故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
而清人阮元亦谓鲜于枢“字迹活泼而有力,在孙过庭、李北海(邕)之间”。
赵孟頫:“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3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3

细察此卷,与颜真卿《祭侄稿》、《刘中使帖》及《争坐位帖》多有契合之处,笔法纵肆,欹态横生。通篇约二百余字,“全力以付”,“无一笔苟置”。从用笔力上看,锋敛墨聚,圆劲有力,每一笔画的起收、顿挫、使转……均从容不迫,却又变化万千。比如聚墨成“点”,有正点、侧点、挑点、连势排点等,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结体妥帖,浑然无间。举凡横、竖、撇、捺各种构字“元素”,均能曲尽其妙,如“瘴”、“荐”、“华”、“长”诸字,横画虽多,却“燕不双飞”,因势生形;“瘴”、“草”、“华”、“晕”、“中”字中的竖画,多取“悬针”状,行笔劲利,挺拔有力……结体略呈右上取势,宽博宏肆,纵敛有度;行书中间杂草书,规整中有变化,益增活泼生动之趣。

海棠诗卷系书录苏轼咏海棠七言长古,卷后有元、明以来诸多书家题跋和收藏印记。元秋桂跋曰:“鲜于翁草书修‘六义’(笔者注:“六艺”即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无一笔苟置。人皆知其豪健遒劲,而不知其备六义于中也。”明董其昌云:“盖东坡先生屡书《海棠诗》,不下十本,伯机意欲附名贤之诗以传其书,故当全力付之也。”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4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4

据《鲜于府君墓志铭》记载,鲜于家族累世均为读书之人,鲜于枢幼时从祖母墨迹中得到沾溉,后又向金代书家张天赐请教。元人刘致述其书学经历:“鲜于困学(鲜于枢号“困学山民”)之书,始学奥敦周卿竹轩,后学姚鲁公雪斋,为湖南宪司经历,见李北海《岳麓寺碑》,乃有所得。至江浙与承旨赵公子昂游处,其书乃大进,以之名世,行草第一。”在与时彦请益与交流的同时,鲜于枢又直逼唐宋,上溯魏晋,“刻意学古书,池水欲尽黑”(赵孟頫诗)。他藏有名帖多种,特别是对颜真卿《祭侄稿》更为宝爱,称为“天下行书第二,吾家法书第一”。《石渠宝笈》、《大观录》等书著录了他临摹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群鹅帖》、颜真卿《鹿脯帖》和怀素《自叙帖》等多种墨迹书法作品。许多法帖还有他的精彩题跋,如“书家之有钟王,犹儒家之有周孔,今之学者出口推云‘二王’,而不言钟,犹称孔子、孟子,而不言周公也”。据明丰坊《书诀》载,鲜于枢小楷即取法钟繇。同时,他还善于师法自然,据记载,他“早岁学书,愧未能若古人,偶适野见二人挽车行淖泥中,遂悟笔法……”这与张旭观剑舞、黄庭坚见荡桨悟出笔法同出一理。

鲜于枢于书法“用工极深,时人鲜有知者”(元人邓文原语),晚年更是闭门谢客,不问世事,以调琴作书为乐。1989年在杭州发现鲜于枢墓,随葬品还有印章、端砚和笔端饰件及其他鲜于氏生前把玩之物。尽管同侪称誉鲜于枢“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赵孟頫语),但因其泥守唐法,排斥宋人,明潘之淙《书法离钩》批评道:“元人自赵吴兴(孟頫)外,鲜于伯机声价几与之齐,极圆健而不能去俗。”明人方逊志亦直指其“姿体充伟而少韵度”。以“回归”传统为主流的元代书坛之所以在书史上较为“寂寞”,就是因为继承多而创新少。鲜于枢也未能免“俗”,这是他的书法为后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5

鲜于枢书法欣赏【苏轼海棠诗卷】05

苏轼海棠诗原诗: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苏轼海棠诗赏析:
苏轼海棠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定惠院在黄州州治黄冈县东南,苏轼到黄州后初居于此。《苏轼文集》卷71《记游定惠院》:“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日暖风轻春睡足”句:引《明皇杂录》:“上皇尝登沉香亭,召妃子,妃子时卯酒(清晨饮的酒)未醒。高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耳”。唐玄宗以花比人,这里反用其意,以人比花。

海棠诗自开始至“月下”共十四句写海棠。其首八句写海棠生长环境,外在感受。作者惜其“幽独”,而深赏其“嫣然一笑”,自然高雅。后六句由外在而内在。“朱唇”二句描绘海棠的姿态,“林深”二句表现海棠的精神,“雨中”二句写出海棠的风韵或风格。是前面八句深层次发挥、发展。此六句,为历代所传诵。书法作品欣赏“先生事饱”一转十二句,作者抒发感慨。“先生”四句写个人闲情,亦可谓之幽独,一层;“忽逢”二句见海棠,如逢知己,二层;“陋邦”四句,字海棠居此立论,引出与海棠都来自西蜀的乡谊,三层;“天涯”二句写与海棠命运相同,皆“天涯流落”,进而说明此诗之所有作。作者以海棠自寓,兴象深微,烟波跌宕,作者飞一时兴到亦不能为此。最后二句以海棠将凋谢未免怅惘做结。

 

鲜于枢书法【苏轼海棠诗卷】整体

鲜于枢书法【苏轼海棠诗卷】整体

鲜于枢简介:
鲜于枢(1256~1301),复姓鲜于,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鲜于枢官至太常寺典簿。伯机以书名世,行草书尤精,与赵孟頫齐名。鲜于枢代表品有《真书千文》、《老子道德经卷》、《苏轼海棠诗卷》、《韩愈进学解》等。其书法笔墨淋淳酣畅,书体遒劲凝重。为人豪放耿直,常与上司争是非于公庭之间,一语不合,则拂袖而去,为百姓爱戴,称“我鲜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贬。三十七岁后定居杭州,于西湖虎林筑困学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于钱塘,年仅五十七岁。鲜于枢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鲜于枢的传世书法作品约有四十件,多为行草书,且以墨迹为主。他的书法上要由唐人书法人手,再上溯东晋二王。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强调骨力。他的大字楷书雄逸健拔,圆润遒劲,气势磅礴而不失规矩。行书结体谨严,真力饱满,潇洒自然。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笔法纵肆,气魄恢宏。

明代王世桢尝云 “鲜于博学,负材气,貌伟而髯,类河朔伧父。余见其行草,往往以骨力胜,而乏姿态,略如其人,以故声称渐不敌赵吴兴。”由于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赋闲家中,鲜于枢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他除具书法专长外,更是一位文学家,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还能作曲,弹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鉴定。正因为有广泛的艺术修养,且将之融合到书法中,鲜于枢方成为书法大家。鲜于枢早岁学书法,未能如古人,偶于野外看见二人挽车泥淖中,顿有所悟。他写字时多用中锋回腕,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鲜于枢兼长楷书、行、草书,尤以草书为最。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著有《困学斋集》。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二杰”,但其影响略逊于赵孟頫。

鲜于枢传世的书法作品主要有:①小楷《老子道德经》上卷,藏故宫博物院;②大楷《麻徵君透光古镜歌》、《御史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③行书《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苏轼海棠诗卷》,均藏故宫博物院;④行草书《诗赞卷》,藏上海博物馆,《王荆公杂诗卷》藏辽宁省博物馆,《韩文公进学解卷》,藏北京市文物局,《唐诗卷》《韩愈石鼓歌》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