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流电压驱动电路及设计原理分析

 ldjsld 2016-08-06

交流电压驱动电路及设计原理分析


以一个简单的2×2点阵驱动电路结构,对交流电路实现方案加以说明,如图3所示。图中C1和C2分别接行扫描信号产生电路的第1行和第2行的输出端,L1和L2分别接列数据信号产生电路的第1列和第2列的输出端。Vcc为固定电源,Vcc1和Vcc2为经过电压补偿后的第1列和第2列的源电压。硬件逻辑定义:被选中行的行扫描输出端为高电平,其他行为为低电平。需要显示的列数据输出为高电平,非显示的列为低电平。整个电路的主要部分为后端推动级的功率放大电路,本文采用了单电源的PNP-NPN互补三极管推挽功放结构,简称OTL功放,如图4所示。

图3 交流电压驱动电路图4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OTL电路)
假设现在扫描行选中了第1行,即C1为高电平,C2为低电平。第1列的列数据信号L1为0,第2列列数据信号L2为1。由电路逻辑可以看出,波形发生器产生的矩形波可以顺利地通过第1行的与非门,只是相位相差了180°,然后再经过推动级后,输出与最初输入波形同相位的驱动矩形波;第2行与非门的输出为高电平,经推动级后输出为低电平。同理,第1列的与门输出为低,经后边推动级后变为高电平;矩形波可以顺利通过第2列的与门,经推动级后产生相位与输入相差180°的驱动波形。由此可见,像素点D2被施加交流脉冲信号,其他点均被反向偏压所抑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