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在平塘完工

 禹杰 2016-08-06

[导读]:7月3日上午,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此后,FAST将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预计在今年9月底睁开天眼探索宇宙秘密。 从1993年国际无线电大会十国科学家倡议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起,直径500米的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就开始牵动人心。从选址到立项再到开始施工,迄今23年过去了,这口凝聚无数天文学家智慧的巨锅顺

QQ截图20160704093442.png

 

    7月3日上午,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此后,FAST将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预计在今年9月底睁开天眼探索宇宙秘密。

 

  从1993年国际无线电大会十国科学家倡议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起,直径500米的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就开始牵动人心。从选址到立项再到开始施工,迄今23年过去了,这口凝聚无数天文学家智慧的“巨锅”顺利完成了最后一块反射面板的搭建。

 

  当日上午10时47分左右,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在FAST项目基地缓缓起吊。在完成了二次空中转接并用缆索吊下滑到指定位置后,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大约在11时46分,最后一块反射面面板缓缓嵌入,反射面板至此搭建完成。

 

  2011年FAST望远镜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期5年半(2011天)。FAST工程顺利完成了圈梁钢结构安装、索网制造与安装、馈源塔制造与安装、馈源舱安装调试、综合布线工程、反射面板安装等建设过程。

 

  据了解,在反射面板按计划完成安装后,FAST将进行2个多月的系统调试,于9月底正式竣工。FAST建成后,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记者 杨俊波 邓刚 向淳)


    FAST精神如何炼成

 

  7月3日,落户贵州平塘的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项目主体工程正式竣工。“天眼”即将睁开,遥望亿万光年之外的星球秘密。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5月20日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黔南自治州工作汇报时指出,加强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特别需要强大的精神来引领。黔南各级干部要大力发扬大射电精神,做登高望远、精益求精、勇于争先的创新型干部。

 

  FAST缩写,正好与英语单词fast一致,也就是中文“快”的意思。事实上,FAST项目的确立与建设,从中国,到贵州,到黔南,到平塘,再到“天文小镇”克度,确实一路快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平塘县克度镇文化园工地上,一副对联写出了人们的紧迫感,“一天也不懈怠,一天也不耽误。”

 

  要有登高望远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经验新工具,以创新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不仅需要登高望远,还需要变换思考的角度。FAST选址的故事,完美地解释了,我们应当如何运用新知识、新经验、新工具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此前,全球射电望远镜难以克服100米直径的限制。困难在于,口径再大的话,风力就足以让反射面发生形变。但是,贵州喀斯特天坑独特的地形能够阻挡风力,这正是FAST能在面积上称雄全球的关键因素。

 

  天坑还是那个天坑,原本对当地百姓来说苦不堪言的困境;换了FAST,找对了对象,它的价值瞬间就得到了巨大的释放。

 

  利用天然地貌是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的三大创新之一。此外,工程采用主动反射面技术,整个反射面能够在实时控制下形成瞬时300米口径抛物面。这样,FAST反射面就不是不能动的“死眼”,而是可以灵活转动的“活眼”,更加有利于收集信号。

 

  FAST还采用了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技术,FAST馈源舱只有30吨重,而美国最大的阿雷西博望远镜馈源舱重达千吨。

 

  除此之外,创新还有很多。比如,2014年,在纵览基础设施建设大会上,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刘占省博士率领的FAST项目团队荣获Advancing Dimensions in Infrastructure大奖和结构工程领域创新奖,是十年来中国首次获得该殊荣。

 

  正是一系列创新技术,确保了中国FAST能够收听远在百亿光年外的射电信号,而美国还是十亿光年级。贵州的干部说,FAST是一个鲜活的创新榜样,激励着大家学习这种登高望远的创新精神。

 

  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专心专注,盯紧细节,扎实刻苦,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在精准中见素质、在精准中见功夫围绕FAST项目,参与项目的科学工作者,为项目服务的黔南人,给出了什么是工匠精神的答案。并且,还将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演绎工匠精神。

[导读]:什么是专注?黔南自治州原副州长彭勃给出了自己的人生答案。平塘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孟景毫告诉记者,第一次参加会议听彭勃介绍FAST项目的时候,他还是个中学生,再一次参加会议,自己身份变了,而彭勃也已青丝变白发。

  什么是专注?黔南自治州原副州长彭勃给出了自己的人生答案。平塘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孟景毫告诉记者,第一次参加会议听彭勃介绍FAST项目的时候,他还是个中学生,再一次参加会议,自己身份变了,而彭勃也已青丝变白发。而彭勃听了之后也动情地感慨,“一辈子,一件事,一个工程。”

 

  什么是扎实刻苦?平塘县天文局副局长孙亚平回忆,2006年,科学家进入大窝凼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电,没有通讯信号,但专家们生活上很随意,从来没有怨言,工作上却严格认真。

 

  宋建波、刘宏、王文俊、向喜琼等博士选址团队也用具体行动给出了自己的人生答案。

 

  当初国家天文台将项目定为“秘密”。他们到各县考察时都是悄悄行动,不能“惊动”地方政府。宋建波说,“差不多跑遍了全省每一个喀斯特洼地。记不清跑了多少路、摸了多少黑、遇到多少险。3年下来,一直伴随的长城塞弗越野车已完全报废了。”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对选址团队的努力给出高度评价,不仅解决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解决的工程地质难题,也在世界上首次系统提出大射电望远镜选址的理论与方法。

 

  刻苦也体现在黔南自治州的干部身上。为争取项目落户,全州可谓总动员,提供资料、陪同考察、完善后勤、赴京协调,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无微不至”。时任自治州领导也坚持每个月去一次大窝凼,帮助协调工作,陪同专家翻山越岭考察。

 

  2013年5月23日,编号为92209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平塘星”,正是为了纪念寻找大窝凼台址的经过。

 

  什么是精益求精?科学家们也给出了答案。“天眼”的建设精度是一大考验,在500米口径的巨大结构中,每一部分的位移都要控制在毫米级,令人叹为观止。再如,台址大窝凼有地下消水洞,积水可以从坑底渗漏出去,不会因积水淹没“天眼”底部。但为保险起见,建设团队还是在天坑下开掘了一条通到隔壁天坑的排水道。 

 

  要有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强化争先意识,抬高标杆,加压奋进,在思想上先人一步、效率上快人一拍、水平上胜人一筹,敢与高的攀,敢与快的赛,保持率先发展的强劲态势。

 

  如果没有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FAST项目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推进。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多技术创新。尽管FAST项目从酝酿到完成耗时23年,但比同时酝酿的20个国家联合建设的SKA,仍然提前了一二十年。

 

  围绕大射电项目,抬高标杆,加压奋进,例子非常多。比如,国内以前对光纤弯曲的要求一般几十次就可以了,而FAST工程要求光纤5年抗弯曲疲劳6.6万次,最终科研团队制造出突破10万次弯曲疲劳寿命的48芯动光缆,刷新世界纪录。

 

  专家感叹,“大科学工程就是通过这些苛刻条件的提出与实现,推动着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升级。”

 

  FAST精神怎么样影响干部的工作精神面貌?平塘民生集团三天公司总经理刘兴武说,民生集团是县里的融资平台,有8个子公司。“中国不等SKA,自己干FAST,我们也是不等不靠不要,主动作为,主动找钱,主动去做。”

 

  当地干部冒雨工作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由于太忙没空回家换衣服,一件衣服往往要穿几个星期。时任克度镇镇长赵大彬回忆说,“一天一天都是熬过来的。5+2,白加黑,围绕大射电,只要有需要,随时随地到。家属倒是想让我离开,但是不理她,把工作做好,能够为大射电做贡献是我们的荣幸啊。”

 

  为了FAST项目,平塘人十多年来一直做着积极努力的争取。黔南自治州州委书记龙长春表示,必须大力发扬大射电精神,抓住“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三个关键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锐意的创新、更担当的作为,奋力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更前列,让全州各族人民的幸福之花鲜艳地开遍“好花红”的故乡。(记者 代乐 肖郎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