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
第二节 动物类中药
鹿茸
(1)来源:脊索动物门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黄毛茸),后者习称“马鹿茸”(青毛茸)。
(2)产地
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品质优。现均为人工饲养。
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区,东北产者习称“东马鹿茸”,品质较优;西北产者习称“西马鹿茸”,品质较次。现均为人工饲养。
(3)采收加工:
锯茸 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过加工后,阴干、烘干或真空冷冻干燥等。
砍茸 将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净残肉,绷紧脑皮,进行煎烫等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4)性状:花鹿茸锯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侧枝习称“门庄”。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贴。锯口黄白色,中部密布蜂窝状细孔,外围无骨质。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气微腥,味微咸。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气腥臭,味咸。
(5)饮片:花鹿茸 尖部切片习称“血片”、“蜡片”;中上部的切片习称“蛋黄片”;下部习称”老角片”。
马鹿茸饮片包括“血片”、“蜡片”、“粉片”和“老角片”。
考点练一练
具有两个侧枝的花鹿茸习称
A、单门
B、二杠茸
C、莲花
D、三岔茸
E、四岔茸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