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捷成创始人徐子泉:明年8亿元净利润

 新程乐跑 2016-08-06

  【慧聪广电网】过去两年以来,很多业外资本全方位介入影视行业。他们不像“煤老板”一样投资单个项目或明星,而是大手笔收购影视制作公司,组建航空母舰。出资者中多有上市公司,行业集中度因此提高。其中失败的案例不少,但也有脚步轻捷、出手稳准的,捷成股份就是其中的一家。

  

  捷成创始人徐子泉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涉足影视投资、制作、发行,具有深厚的影视行业运作经验。最近半年捷成股份通过多起并购和参股重新组建影视版块,发展战略从原有提供音视频技术“一站式”服务提供商逐步转向构建以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双引擎驱动的平台运营商,成为音视频产业全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分享者。

  2015年7月,捷成完成对北京中视精彩和东阳瑞吉祥两家经验丰富的制作公司的并购。最近,捷成又参股星纪元影视公司。除此之外,公司还启动并购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新媒体版权整合运营商华视网聚,进一步布局影视版权服务。加上之前和广西电视台成立的广西影捷,以及在常州建立的影视基地,捷成影视板块基本上打通了整个产业链条,“信息化+内容+版权”协同发展。捷成影视板块明年预期达到8亿元净利润,目前还没有一家影视公司可以仅凭内容达到这个数。

  四川电视节上,捷成系影视公司将集体亮相。出发前夕,影视独舌对捷成世纪董事长徐子泉进行了专访。

  1从90年代开始,影视一直是捷成的盘子

  记者:捷成是音视频技术起家,接二连三收购影视制作公司,战略层面是怎么考虑的?

  徐子泉:我们其实一直就有影视的盘子,主要是两块,一块是影视后期,包括复制发行,很多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母带都在我们这里,到现在还有170多家公司和我们合作。第二块是影视制作,刚开始拍的是纪录片、专题片,像《硝烟战火一百年》、《科学家的故事》,电影频道刚成立的前八个电视电影都是我们做的,2000年初的时候还拍过十几部胶片电影,早年间也拍电视剧,对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都很熟悉,也参与进去,一直到到现在基本上每年拍一部。

  从90年代开始,我们一直都是影视公司和科技公司两条线,2011年上市的时候,管理部门要求主营突出,就把两家影视公司剥离出去,上市以后逐渐把影视这块拉过来了。再有就是2013年,捷成和广西电视台联合成立了广西影捷。大部分人听说我们并购几家影视公司说“捷成改行做影视去了”,不是这样。首先,我是先做内容后做的技术,再者主营这块主要是音视频技术,也是和内容密切相关的。

  记者:所有的影视公司都缺钱,您在收购的时候选择面应该是比较宽的,为什么最后是中视精彩、瑞吉祥、星纪元这三家?

  徐子泉:其实圈里基本上差不多的都谈过了,不下15家,最后发现还是这三家比较情投意合。拿星纪元来说,本来是四家独立的公司,在跟我们谈之前准备合成一体,实力比较强,和我谈过之后就定下来,说要么就不走这一步,走这一步就会跟捷成来做。所以这些合作是有一些缘分,或者说比较投机。

  记者:从股权来说,中视精彩和瑞吉祥是全资收购,星纪元和华视网聚是参股?

  徐子泉:实际上我们去年底把中视精彩和瑞吉祥“报会”,同时去年底先参了星纪元5%,今年这两家“过会”的同时又入了25%星纪元,所以现在持股30%。我们是在前年底入了华视网聚20%,今年达到80%,不出意外会在今年年底完成对华视网聚的收购。

  记者:华视网聚是做版权分销,在四家子公司里利润最高,成长性如何?

  徐子泉:华视网聚拥有4万集的电视剧,6000多部电影版权,分销渠道包括电视机顶盒、小米盒子、手机三大运营商、各大视频网站。我们一月份参股的时候定的2014年利润是4700万,2015年应该是6000多万,但是跟我们合作以后今年是2.5亿,百分之几百的增长。我们当初刚参股没法给他钱,但我可以个人的名义给他们做一些担保,资金比原来充足了一些。

  记者:“信息化+内容+版权”协同发展,彼此如何互补、协力,而不是简单相加?

  徐子泉:在技术方面,这个行业一直有四家,我们过去排第三,上市以后在资本助力下得到大幅度增长,基本上就是绝对龙头了。影视方面,从跟广西成立影捷到参股华视网聚,再到收购中视精彩、瑞吉祥,参股星纪元,从内容的制作、发行到版权交易和运营,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链条。同时,我们马上会上线一个节目交易平台,这个系统早在2005年就开始研发,当时叫做“中关村数字节目内容公共交易平台”,早就经过国家验收了,之所以没有过早地推出,是觉得基于线上交易时机还不是太成熟,现在差不多时机正好。另外,不算在上市公司里头,我们还在常州成立了一个影视基地,现在一大堆戏也在那开机拍摄,将来我们还在那办学校。

  从净利润上算,我们捷成的影视板块明年要达到8个多亿,目前看来全行业没有一家影视公司可以做到这个数。华视网聚的势头最好,按照增长幅度明年应该是3亿多,它自己定的目标是明年要做到5个亿。我们现在就是希望打造捷成传媒的体系,一致的目标就是通过一两年的时间树立捷成在影视领域的品牌。可以说不管是从专业团队、作品还是到盈利能力,我们已经具备成为一线影视集团的能力。

  2影视并购布局基本完成,捷成系初具规模

  记者:收购、参股的三家公司都是电视剧为本,有没有想过进军电影和网剧板块?

  徐子泉:中视精彩正在做的一个古装传奇戏《打珠帘》准备“先网后台”,也在往网络这块尝试。瑞吉祥现在参与电影项目,像《澳门风云3》。星纪元之前出品过《战狼》,虽然参与但确实没有出多少资金,但后面又做了一个电影,是我们主导的一个项目,在走流程。

  记者:完成这几家公司的收购,就涉及到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会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方式?

  徐子泉:第一,我们会成立一个财务中心,把大家的资金统筹来安排,这个正在办。第二,虽然我都收上来了,但是大家都是一个独立法人公司,各人有各人的目标、利益和任务,我们以后一个月至少有一次工作会议,把分公司老大们都请过来,互通有无。我们内部刚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也准备成立一个捷成影视这样一个控股、管理公司。我们希望首先做到资金共享,资源这块则需要总公司来做支援和协调。

  记者:星纪元这个收购还在进行当中,除了已经收入囊中的、正在进行的,下一步还有收购计划吗?

  徐子泉:基本上在影视板块布局完成,但是还有一家也是去年谈的,半个月之内就会有结果,如果不定我也不打算收了。现在我们这块已经很大了,再加上影视基地这块也会下大功夫,整个一连串的产业弄起来,是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了。

  记者:不管是影视版块成立一个总的管理公司,还是管理建影视基地,这都需要专门的人才,人才储备的问题怎么解决?

  徐子泉:影视基地人才有了,我们从两个基地挖来一个老总一个副总,那帮小伙子干得特好,一个是干劲足一个是精打细算,而且关键是对这块业务轻车熟路,基本不用费心。影视板块我们在内部也有人选,外部也有一大圈朋友,但是我最后还得征求这几家分公司的意见,因为面对的是他们,启用别人来管理这块还是要慎重。目前还是我先兼着,等融合好了之后大家一起探讨哪种方式更合适。

  记者:这次四川电视节会有什么动作?

  徐子泉:这次四川电视节我们准备先集体亮个相,原本是想搞一个大型的招待晚宴,集体亮相再发布一些新的东西。但是一个是我们准备的时间太短,再加上组委会6号、7号两天都是颁奖仪式,没留出时间来。我们从2009年就把影视剥离出去了,这些年大家都觉得捷成是做技术的,大家有个统一思想就是通过集体亮相树立捷成传媒的一个形象。在这个会上,我们有八部新片要做一个发布,每家两个。再有就是一个签约仪式,跟大家说一下,捷成板块虽然各自叫各自的名,但是结成一个体系了,代表捷成跟大家亮个相。我们现在对外宣传都已经是“捷成·中视精彩”“捷成·星纪元”。

  3电视剧行业百变不离其宗,捷成系影视公司资金充足

  记者:今年7月收购中视精彩和瑞吉祥,两家公司合计承诺2014—201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不低于1.56亿,2.09亿,2.72亿,3.54亿,上一年已经完成,本年度的形势如何?

  徐子泉:没问题,他们现在除了收款结账都在忙活明年的项目,都在为明年打基础。

  记者:电视剧这一块,整个全行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大的方面是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不好,尤其是二三线电视台今年可能减收20%—30%,它一减收就意味着回款是个大难题,怎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徐子泉:从历史上来说,只有拖款还没有说赖着不给的。对于没有资金支持的制作公司可能就转不过来了,因为都是银行贷款或者借的钱,到时候必须还人家。到时候再想拍新戏也拍不了。对于我们来说,应收款这边也是个压力,但是我还是觉得问题不大,也就是说一旦形成体系还是有充足的子弹。我们会在12月10号左右完成对华视网聚的收购,这次又进行了二次融资,有26个亿,除了支付股份之外差不多还有14亿是可以支持制作公司来运作的。

  记者:你们投入血本买了这么多影视剧的内容公司,但是这几年电视剧行业下行的轨迹比较明显,“一剧两星”以来,很多公司产量放量,但是发行遇到空前的困难,您对这个行业的形势怎么看?

  徐子泉:困难大家都清楚,同时机会也是有很多的,电视剧的基本观众并没有减少,生产高质量的剧,就不愁没有市场。再者说现在网络版权的兴起,吴奇隆的《蜀山战纪》可以“先网后台”。我倒不认为“一剧两星”的市场小了,其实不单没小反而大了。因为原来“一剧四星”的时候它不好拼时间,经常有人发两星或者三星,这个时候相对的价钱还是给的要低一点,现在“一剧两星”给的价钱相对来说还算高;第二是凑两个星比较好拼时间;第三,原来一部戏就算拼了四个星,你就占了两个星的指标啊,现在一部戏也就两家卫视播。

  记者:理论上应该是多了,但电视台如果没有购买力的话就买二轮剧了,这又造成新剧市场压缩,从上半年来看,新剧目没有比去年同期增加,就是因为二三轮的剧多了。 徐子泉:其实2010年的时候,大家就在说,我们一年有1.5—1.6万集的电视剧产量,电视台能播的8000多集……到现在还是这样,这也说明市场原来就是这样,现在其实也没太大变化,供过于求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早些年有很多煤老板、房地产商在投机,反而现在大家投戏更谨慎一点了。市场这么多年是没有突飞猛进的变化,因为也就那些卫视,也就那么些时间段,利好的消息还有网络这块发展迅猛,视频网站的购买力增长很快。总之我们看好这个市场,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

  

  责任编辑:魏艺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