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最迥异的,应该就是商业模式问题。传统行业思考的只是产品创新,而互联网行业似乎还得思考商业模式创新。比如Google,在1999年时候,大家还为Google没有商业而担忧。Facebook上市了之后也仍旧没有牢靠的商业模式。但是,现在怎么样,Google和Facebook现在都不怎么为收入发愁。所以是不是能直接从用户身上赚钱无所谓,只有用户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有赚钱的门道“涌现”出来。所以,只要你的产品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就能看到商业模式了。 从谷歌到Facebook,再到今天中国市场的BAT格局,互联网行业经历了这些年各路人马的尝试之后,已经摸索出了大致的商业脉络,而这些经前人实践而出的商业模式亦是企业们在互联网时代探索的指明灯,帮助我们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今天,我们初步归纳一下24种基础互联网商业模式,来一一了解下。 交易平台模式 1、实物交易平台:用户在平台上进行商品交易,通过平台支付,平台从中收取佣金。 例如天猫,它是最大的实物交易平台,而天猫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收取佣金! 2、服务交易平台:用户在平台上提供和接受服务,通过平台支付,平台从中收取佣金。 如威客平台猪八戒、Uber的盈利模式等都是如此。 3、沉淀资金模式:用户在平台上存有资金,平台通过这些沉淀的资金用于投资赚取收益回报。就像传统零售业用账期压供应商的货款,用沉淀资金收益。现今,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O2O企业都寄希望于这个模式,比如京东。 实物商品的商业模式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受众客户可以直接持有和使用你的产品,那么便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分为四种类型: 4、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自己直接生产、直接销售给用户。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凡客,其商业形式就是自产自销又做平台。 5、外包生产、自己销售:把生产环节外包出去,自己负责直接销售给用户。 如小米、乐视等专注于智能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负责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产品的生产寻找工厂代工。 6、只生产、不销售:自己负责生产,交给分销商销售,这也是传统商业模式的延续。 7、只销售、不生产:自己作为分销商,或者提供销售商品的交易市场。如淘宝、亚马逊、京东等电子商务网站。 然而在网络时代,如果说实物是将其构起的骨架,那么虚拟产品便是充斥于期间的血与肉。对于其他一些企业而言,其品牌的受众是无法直接持有和使用自家产品的。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针对虚拟商品的商业模式。 直接向用户收费 除了广告,另外一大类商业模式就是直接面向用户。 8、定期付费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类似于手机话费的月套餐,相对于一次性付费直接买软件,定期付费的单笔付费金额比较小,所以用户付费的门槛相对较低。而收费便可获取一定特权的形式,也是受到年轻群体所青睐的。如QQ会员、微博会员等。 9、按需付费:按需付费是用户实际购买服务时,才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比如,在爱奇艺里看到想看的某一部电影,花5块钱,只看这一部,这是按需付费。如果买了爱奇艺的VIP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所有会员免费的电影都可以看,这就是定期付费模式。 10、打印机模式:打印机的商业模式即,先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一个基础性设备,比如打印机,用户要使用这个设备,就必须以相对较高的价格继续购买其他配件,比如耗材。日本打印机公司爱普生首先采用这种商业模式,所以将此命名为打印机模式。 剃须刀也是采用类似的商业模式,刀架的价格近乎于白送,然后通过卖刀片赚钱。再比如,家用游戏机,索尼和任天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游戏机,然后用很高的价格卖游戏光盘。 广告 自从谷歌开始在搜索结果旁边放广告以来,广告已经成了互联网行业默认的首选变现方式。广告是一种平面媒体的主要商业模式,运用得当方能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11、展示广告:展示广告一般形式是文字、banner图片、通栏横幅、文本链接、弹窗等,通常是按展示的位置和时间收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包月广告或包天、包周广告。这是目标最常见的模式。 12、广告联盟:广告联盟相对于是互联网形式的广告代理商,广告主在广告联盟上发布广告,广告联盟再把广告推送到各个网站或App里去。百度联盟、Google AdSense是最大的两个广告联盟。基本上网站流量还没有到一定程度时,都会选择跟广告联盟合作,只有做到一定流量后,才会跟确定的广告主直接建立合作关系。广告联盟一般是按广告的点击次数收费。 13、电商广告:最常见的就是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当当都有自己的电商广告,凡客当年也是靠这个突然窜红的。这些广告一般是按销售额提成付费。很多导购网站,就是完全靠这种收入的,特别是海淘导购网站,会接入各个海外购物网站的广告,佣金还挺不错。 14、软文:软文是指把广告内容和文章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让用户在阅读文章时,既得到了他想需要的内容,也了解了广告的内容。一些媒体网站或者微博、微信大号,都以此为盈利模式。 15、虚拟产品换广告效果:这是最常见的APP推广模式。例如当消费者在用移动端玩游戏或者看视频时。商家可以为用户提供虚拟产品,但是代价是用户必须接受一定的广告,比如看完段广告、注册某个网站的用户、下载某个App。 16、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分析用户在网站或app上的操作方式,分析用户的习惯和心理,从而有利于在产品设计和商业规划上做出正确的决策,即DMP。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力量尤为重要,例如淘宝数据魔法就提供的“什么地方、什么商品、什么风格、什么尺码最受用户欢迎”等用户使用习惯数据,尤其受到品牌、企业的重视。 免费增值模式 免费增值商业模式就是让一部分用户免费使用产品,而另外一部分用户购买增值服务,通过付费增资服务赚回成本和利润。不过通常一般采取免费增值模式的产品,可能只有0.5-1%的免费用户会转化为付费用户。 17、限定次数免费使用:这种模式是在一定次数之内,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超出这个次数的就需要付费了。 18、限定人数免费使用:这种模式是指用户数量在一定人数之内,就是免费的,如果用户数量超出这个限定额,就要收费了。比如很多企业邮箱服务,企业邮箱服务商便会要求,5个以内邮箱地址免费,超过5个邮箱地址就要购买他们的服务。 19、限定免费用户可使用的功能:免费用户只能使用少数几种功能,如果想使用所有功能,就得付费。比如Evernote(印象笔记),在提供的免费容量外,用户还可以选择升级获取更大的空间权限,也可以给自己的笔记加上密码,这对商务用户来说,往往是具备诱惑力的。 20、应用内购买:应用的下载和按照使用是免费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为特定的功能付费。最常见的就是游戏了,购买虚拟装备或者道具之类的。再比如在微信内购买付费的标签。 21、试用期免费:让用户在最初一定的期限内可以免费使用,超过试用期之后就要付费了。 22、核心功能免费,其他功能收费:Appstore里的App,有不少都是这种模式,一个产品分为免费版和收费版。免费版里基本功能都有了,但是要获得更多的功能,就要收费。比如照片处理应用,免费版有几个基本的滤镜效果,差不多够用,但是如果要更炫更酷的滤镜,就要下载付费版。 23、核心功能免费,同时导流到其他付费服务:比如微信,微信聊天是免费的,但是微信内置了很多其他服务,游戏、支付、京东、滴滴打车,这些服务都有可能是收费的。 24、组织活动:通过免费服务聚齐人气,然后组织各种下线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获得广告或赞助,或者在活动中销售商品或服务。比如,很多媒体,通过组织线下行业峰会赚钱。还有的地方社区会组织线下展销会、推荐会,比如装修展销会、婚纱摄影秀等,销售商品或服务。 所以,既然互联网有这么多商业模式可以选择的,创业者完全不用太关注这个问题。努力做好产品,努力黏住更多的用户,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赚钱。 |
|
来自: 昵称3270028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