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工者心态”这种病,得治!

 格物方可致知 2016-08-06

|本文原创且首发于公众号:千锤百炼(ID:qcbl001)

文|王冠(大锤))

——心态上的打工者,对他们而言,上班就是在挣卖身钱。

初到职场上的新人,可能会遇到一些“老鸟”给你传输这样的经验,“办公室里关系复杂着呢,你可要小心那个谁,跟那个谁谁可一定要搞好关系哟,一个不小心队没站好,就要血霉的呀。”

那些“老鸟”斤斤计较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信奉“一切不能赚钱的行为都是画大饼。”即使能赚钱的任务,只要不出错能偷工减料就偷工减料;他们这样自我安慰——时间是自己的,工作是老板的,我可不是傻子。

也许他们会忙于各种培训考证,一项一项的知识证书在他们眼里就是“通天云梯”。也许他们会频繁地换一份又一份工作只为追逐更高地薪水,但是从来不去思考工作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如果说这些人也算勤奋地话,那么可以说他们只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自己在战略上的懒惰罢了。他们不是傻子,他们只是一个精明地打工者;他们赢得了职场上每一次的战斗,却输掉了人生赛道上的整场竞争。

打工者心态的人,会把每一件事都割裂开来看,成了就是成了,不成就是不成。

而另一种人却持有这样的观点:只要他还没有退出人生竞赛,这个世界上对他而言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失败。他们会把每一件自己经历的事,当成整个连续性事件中的一个环节,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不管成与不成,都是他开始下一件事之前的准备工作。

这种人就是心态上的创业者,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一场以自己心智为产品的创业。

他们的人生就像一本主线清晰的小说,不管主人公在做什么,都是为整个故事的结局做铺垫;而心态上的打工者呢,他们的人生更像是一本小故事的合集,虽然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但不同的小故事之间,结局各不相干。

吹了半天牛逼,你一定很好奇创业者心态与打工者心态有哪些不同吧,好奇到底是怎样一种心态让他们通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创业者心态,有三点。第一格局要大,第二做事要有复利心态,第三要多学流动型知识。咋一听可能你会觉得这不都是些陈词滥调,你要是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别着急,

接下来,我就从格局、心态、知识这三个角度给您细说一下怎样拥有一个创业者心态。

第一步:放大你的格局

很多人都喜欢说放大格局才能看得更长远,但是却很少有人说得清楚到底该如何放大格局,今天我就从社会关系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说说如何放大我们的格局。

1、从社会关系尺度放大格局

先从社会关系尺度来看,每当出现一个新生的跟你不一样的事物的时候,你的第一本能不是喜欢而是厌恶。为什么呢?

原因在我们的老祖宗身上,在远古部落时代,一个新人加入你的部落,很有可能带来的不是更多欢乐,而是瘟疫、是灭顶之灾,所以祖先们要把他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发现他跟自己一样之后才会接纳他,而这一行为已经烙印进我们智人的基因里了。

所以我们本能上都是天然地排斥反感甚至攻击新生事物,比如每一个手机厂商刚火的时候都是毁誉参半,有争议正说明你的用户边界正在不断地向未探知的用户地带延伸。

那为什么我们那么热爱跟身边地人竞争呢?有些人不在乎陌生人的欺负,但是好朋友的发达却令他痛不欲生。

原因同样是在我们老祖宗身上找,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长期生活在150人的熟人圈,对于祖先来说,身边的149人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所以他的性竞争对手都来自身边人的压力,他的眼光也就只能落在身边的人上,同样这一行为也烙印进了我们现代人的基因里。

所以我们本能上都是盼着自己身边的人不如自己的,而上面所说的两种本能都会对我们的思维判断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

从社会关系尺度放大格局主要指的就是:要挣脱我们这两种本能的束缚,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广阔地世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方面遏制本能的厌恶,别急着给新生事物下定论,让它飞一会儿,静观其成长;另一方面不跟身边的人竞争,甚至不跟同行业的人竞争,因为你的对手是整个时代。

举个例子,咪蒙是最近一年发展最为迅速地公众号之一,很多同行也好,用户也好都本能地反感这一新生事物,讨厌的理由各有不同,我就不多说了。

我第一次听说她辉煌地战绩的时候也是下意识地不服与厌恶,而且因为同是做公众号的同行,我还有一种很强的挫败感。

但是,我很快就意识到这都是我本能造成地认知障碍,我克制住自己的成见,去一篇一篇看她的文字,写的好的甚至打印出来学习,最后把她的书也买来看。

最后我是越看越心惊,咪蒙不是不能写严谨地、深刻地东西,咪蒙不是不能写严肃地东西,而是她作为一个商人,她的战略就是只留下讲情绪故事的能力而已。

半个月前我在厦门跟另一个自媒体人千古刘传聊天的时候聊到咪蒙,他说他也把咪蒙地文章打印出来学习,学习她的优点和技巧,席间我们没有一句吐槽这个争议满天飞的新同行,每一句都是分析她是如何成功的。

当时我脑海里就有一句话喷涌而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而xx所见各有不同。(当然他们可以辩解他们的战略就是黑咪蒙呀)

2、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放大格局

有时候格局指的不仅是社会关系,还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格局。比如,我们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会得出两个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答案。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放大我们的格局,来分析不同尺度下答案的优劣了。

举个例子,从一万年的人类文明史来看富强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研究大尺度问题,必须关注一些长期不变的因素,也就是“硬条件”。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也许可以在小尺度内左右一个王朝的命运,但改变不了人类文明的大格局。

在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15英寸等雨线”是农区与牧区的分界线,为什么呢?因为少于这个雨量的地区只够滋养牧草,所以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不管谁强谁弱,从大尺度来看他们之间的边界线就是15英寸等雨线。

事实上,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正好就是地理意义上的15英寸等雨线,这种惊人的巧合可不是出自上帝之手,它就是地理因素所决定的,无论秦皇汉武如何威武,唐宗宋主如何大略都无法改变大尺度下的硬条件规律,这就是尺度思维带给我们看问题的全新视角。

我们不妨用这种“尺度思维”方式思考一下papi酱的广告拍卖事件。拍卖结束之后,几乎整个朋友圈都被这件事刷爆了,而且大家对此事的评价也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很多人都在争议罗胖做的拍卖事件到底有没有水分,各种真真假假的细节,众说纷纭。

如果我们换一个更大时间尺度的视角来看这件事,比如五年后回顾papi酱拍卖事件,你还能记住什么呢?五年的时间足够抹去绝大部分的事件细节,你唯一能记住的就是在,2016年的某一天,中国诞生了第一个新媒体标王,价格是2200万。

看到没,当你放大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之后,会看到一种平常看不到的结果。

第二步:做事要有复利心态

光有一个大格局视野还不行,还有有复利心态,什么是复利心态呢?

简单的说就是,在我们努力做一件事的初期,成长其实是非常缓慢的,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努力得不到回报而放弃。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个人的成长就像经济学里的复利一样,一开始都是毫不起眼的,增长极为缓慢,但越到后面,你进步的速度就越惊人。

比如你有1万元,一年的利息是1千块,一年后是1.1万,你觉得没多大差别。但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其变化之大甚至能让你为之乍舌。还是回到刚刚的1万元本金,经过复利的积累,30年后,它的利息不是3万,而是16.4万,竟然增加了16.4倍之多。

再举个例子,我在《逆转》里看到一个故事,据说美国的先祖们,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了美洲大片的土地,现在很多的美国人都觉得,真是祖坟冒青烟啊,赚大发了了。可是,有人算过,即使按照银行的平均利率计算,美国人祖先当年买土地的那笔钱,如果存在银行里,按照复利计算到现在,也足够买下美国今天所有的土地,甚至还绰绰有余。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祖先是赚了,还是亏了呢?指数级的增长是惊人的,个人成长也类似这种增长,所以,我们要相信时间的力量。

其实这种复利心态不仅在我们做同一件事情时有用,在做人生经历的任何一件事的时候,它都是你下一阶段将要做的事打基础。

比如罗胖从去年开始就拒接一切商业演讲,为什么呢?我问过罗辑思维的制片人,她的回答是,“咱们就不能挣讲课费这种一单一单卖身的钱了”。

啥叫卖身钱,努力吃这顿饭跟你能不能吃到下一顿饭没多大关系赚的钱就叫卖身钱。

比如你送十年快递、做十年基层保安、做十年文员、前台、甚至公务员,你这个赚钱的能力不能为你增进你在市场竞争中的议价权,这就叫卖身钱,本质上你出卖的是你的生命。

罗胖愿意赚啥钱呢?卖货。因为好产品就是好广告,刚卖掉的这一单货本身就是一件最好的广告,你赚的每一笔钱都跟你未来能赚多少钱息息相关,所以你的势能是不断累积的,而这种累积也类似我们个人成长的复利效应。初期并不明显,越往后,效果越是惊人。(直接卖内容性质也与卖货一样)

你做的事有没有提升你在整个市场中的不可替代性,是检验你现在赚的是不是卖身钱的标准,提升的效果越大,即使它现在不赚钱,也非常值得做。

比如你刚大学毕业,一个500强外企的实习机会即使月入800,对你来说这也是复利机会,你不用太关注赚多少钱;相反,即使快递员工作月入1万,这也是卖身钱,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做。

什么是复利心态,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未来你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而打基础,具体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耐得住初期并不显著的成长速度,坚信自己坚持努力的越久,进步就越是惊人。

第三步:多学“流动型知识”

知识分两种:一种叫流动型知识,另一种叫固态型知识。流动型知识是你人生的挚友,固态型知识是猪队友,它只会让你越来越笨。

固态型知识:它是指那些碎片化知识,这些知识大多只能给你一个知识点,但再多的知识点也只是离散的孤岛。比如你在网络上搜索出南海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这句话。

流动型知识:它是指能在你大脑中流动,并且能产生新知的知识,这些知识具有普遍适用性,你可以拿来举一反三解释身边的各种事物。比如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这样的知识,通过这个知识你就能推理出傍晚的氧气浓度其实是最高的,从而选择傍晚健身而不是早晨,这就是所谓的流动型知识。

这两种知识具体是什么样的呢?给大家举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大物理学家普朗克当年获了诺贝尔奖后,每天奔波于各种演讲现场。讲了一段时间后,给他开车的司机都把演讲内容背的滚瓜烂熟了,他就跟普朗克说,你讲的这些我也能讲,不信咱实验一次。

普朗克一听,有意思,那下次演讲你替我,我给你当司机。于是下一次演讲,普朗克的司机就登上了演讲台,他洋洋洒洒的讲了一晚上,内容和普朗克一模一样。但演讲完后要和观众互动,台下一个教授举手,请教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司机当然答不上来,他就抖了个机灵说,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了,让我的司机回答吧,于是真正的普朗克上台回答了问题。

这个故事常常被人拿来说明司机多聪明、普朗克多有大师风范等等。但如果严肃讨论的话,普朗克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台下,他的脑子里都是关于物理学的流动型知识,面对不同场景能调出不同的知识来应对。而司机掌握的是固态型知识,只是会表演而已,他只是死记硬背下了一些概念,情况稍稍有点变化就回答不了。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不知不觉的陷入固态型知识的陷阱中,而且现在网络很发达,只要能上网搜索一下,知识点就可以随意抓取,可电脑一关,你的大脑好象依然什么都不会,没什么长进,固态型知识让人越来越像普朗克的司机。那我们到底该怎么避免固态型知识的干扰呢?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时刻迭代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是认知的认知,它是我们过滤知识的漏斗。因为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迭代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而迭代元认知的主要方法是不断学习一些底层的元知识,元知识指的是知识的知识,它是指知识背后的知识以及获取知识所用到的知识。

比如物理学和心理学是经济学、政治学、营销学等等很多人类行为学的背后知识,都属于元知识。

再比如李善友的《互联网的世界观》属于获取知识过程中所有用到的知识,乍一看是无用之学,其实非常重要,它是你获取知识的漏斗,也是属于元知识。

2、让知识长到脑海里

每当你获得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你都要尽可能深的思考一个问题:它到底是不是新知识?

你可以运用这个新知识去举例验证它,当你举的例子越多的时候,你就会隐隐地发现它跟你以前学到的某些知识实际上是有内在关联的,一旦你捕捉到这种关联你就把这个知识牢牢的种植在你的脑海深处了。

比如今天我说的流动型知识和固态型知识,对你来说真的就是一个新知识吗?

想想看还有哪些人说过类似的知识,罗胖说的成长型知识vs静态型知识、雾满拦江说的活性知识vs惰性知识、六神磊磊说的望远镜知识vs盔甲型知识以及刘传说的程序性知识vs陈述性知识,是不是听着都挺耳熟的。

其实这些不同概念隐藏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世界上概念有很多,但是道理真就没几个。

当你有一天也能拆穿新概念的伪装,揭露其中本质道理的时候,这个道理其实就已经长到你的脑海里了。

总结一下,创业者心态的人能够接受现实,在现有基础之上努力提升自己;创业者不追求完美,会在各方条件的限制下,尽量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点;创业者相信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相信时间的积累会带给自己指数级的进步。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心态上的创业者,就要从格局、心态、知识这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放大你的格局——格局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关系格局,一个是时间空间格局。

1、从社会关系尺度放大格局,我们要遏制自己本能的好恶,别急着给新生事物下定论,让它飞一会儿,静观其成长;其次,不跟身边的人竞争,甚至不跟同行业的人竞争,因为你的对手是整个时代。

2、从时间空间尺度放大格局,研究大尺度问题,必须关注一些长期不变的因素,也就是“硬条件”,其次,要试着站着未来,以长时间段的视角来看今日所发生之事。

第二、学会以复利心态看问题——什么是复利心态,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未来你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而打基础;其次,具体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耐得住初期并不显著的成长速度,坚信自己坚持努力的越久,进步越是惊人。

第三、多掌握流动型知识——时代变化太快,我们要时刻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流动型知识从以下两点做起:

1、时刻迭代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是认知的认知,它是我们过滤知识的漏斗。

2、让知识长到脑海里,拆穿新概念的伪装,揭露其中本质道理让新知与旧识产生链接。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创业者心态的人,勇于承认自己无知,并且以科学方法论为知识漏斗来筛选这个庞杂繁复的信息世界,从而一点一点拓展自己认知的新边疆。

无论你是不是创业者,都该拥有创业者心态。

查看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互联网分析沙龙(ID:techxu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