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竟有人在家热死,体温高达42℃!长春天儿热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

 逍遥302 2016-08-06

努力做长春人最喜欢的公众号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长春晚报


最近太阳的威力,不用我说你们也感受的到。这种天,相信大家最想做的就是





最近,全国多地遭遇高温预警!!!

长春更是闷热的要命!!!

真应了那句话了!

小编这条命是电风扇给的!!

(没有空调伤不起)


出门五分钟

流汗俩小时

吹来一阵风带点儿小纸片啥的

都得粘一身

你们懂的

小编此时此刻已经化了……



不过

也有很多人不把高温当回事儿

我们也就是发发牢骚、抱怨两句

毕竟,天再热,也热不死人!最多是中暑!

何况,我们还有绝招——空调大法好!

这种高温天儿

在空调房上班儿的

你们都是人生赢家

(小编只有羡慕的份,自备30块钱小风扇



可是,话不能说太满!最近外地就有男子因高温,在家“中暑”死亡!


中暑男子今年57岁。当急救人员赶到刘某家时,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不省人事。急救人员迅速将刘某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送医途中,医护人员给他测体温,竟高达42℃。刘某被送到医院后,医护人员立即实施抢救,然而,医护人员发现,刘某已经陷入重度昏迷,并出现低血压、心力衰竭、脑水肿等症状,随即将其送往重症监护室。

经过抢救,他们虽然将刘某的体温降至38℃左右,但仍没有使其脱离生命危险,经检测,刘某的脑部和肺部已经严重损伤,但已无治愈希望。



网络配图

而且此类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

日前, 安徽某地一名中年男性也因中暑后发生昏迷。该患者送医时,已经彻底昏迷不醒,完全没有意识,只有微弱的生命体征。最终该患者因抢救无效宣布身亡。

厦门某地一名男子午休时死亡,初步怀疑是因为中暑。嚷了句“好热”,男子躺下想休息会。可工友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起不来了。“好热”成了他最后一句话。

江西某地一10岁男童在室外玩耍了20分钟,突然晕倒在地,孩子全身出现了心、肝等多器官衰竭等症状,尤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部位多处出血不止,生命危在旦夕。

为何看似平常的中暑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他们都得了中暑的最高级别——热射病!

热射病是什么?

简单来说,我们通常知道的中暑,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暑前兆,第二阶段是热痉挛,第三、第四阶段的热衰竭和热射病被归类为重度中暑。患者的身体症状从最初的乏力、恶心、呕吐、腹痛逐渐恶化至休克、体温超40℃、器官开始衰竭。

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热疲劳)
最常见的一种。多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失水、失钠,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昏厥或意识模糊,体温基本正常。

热痉挛(又称中暑痉挛)
大量出汗后口渴而饮水过多,盐分补充不足,使血液中钠、氯浓度降低而引起肌肉痉挛。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体温多正常。

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 
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仍不足以散热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出汗减少致汗闭,可造成体内热蓄积。早期表现头痛、头昏、全身乏力、多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0 ℃以上,出现皮肤干热,无汗、谵妄和昏迷,可有抽搐,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浅速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脑水肿、肺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肝、肾功能损害甚至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为啥热射病如此危险?


如上图所示,我们人体器官都需要在一定正常温度下才能正常运作,这和各个酶的生物活性及机体代谢有关,而一旦器官损伤造成了,并不是总是可逆,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死亡率极高就不难理解了。

持续高温下,该如何预防中暑?

1、要尽量避免在11~15时高温时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或在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

2、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空调不要对着自己吹。

3、外出时要注意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物品,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




4、外出受热归来,忌“快速冷却”。 不要立即去吹空调、吹电扇、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5、要多饮水,出汗多的人可饮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6、穿着应宽松,多穿棉质布料、颜色较浅的衣服。

7、多食梨子、西瓜等水果;可饮一些消暑清热化湿的凉茶,或饮冬瓜、莲蓬、薏米仁汤水等。此外,绿豆汤、菊花茶、酸梅汤等也是方便理想的消暑饮料。



8、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可用一些如仁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等降温药品。


9、充分休息,不要开夜车以免降低身体抵抗力。


这么热的天,有条件的,空调、风扇还是该吹就吹起来吧!别为了省电,把自己送到医院!




◆来源:江南都市报(ID:jndsb123)  网络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