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吗,霞浦有种特殊的职业叫“渔模”!

 独钓秋江雨 2016-08-06

霞浦天气

农历七月初三,周五。阵雨转多云,25~33摄氏度,微风。


“哎呀,这么大的一条鱼啊!你看...你看...哈哈哈...我抓起来了啊...”


海下,传来了“渔模”江连水爽朗的笑声。现年65岁的江连水,十几岁起就靠这片海为生。黝黑的皮肤和健硕的肢体,是多年来与海水打交道练就的。


到底什么是“渔模”呢?


“渔模”,其实就是指渔民模特


随着时代变迁,新旧交替,总有些东西在慢慢消失。


而在远道而来,到霞浦观光采拍的摄影爱好者眼中,那些越传统的事物才越真实,才越具有拍摄的价值与亮点。 



霞浦有着中国最漂亮的滩涂,其传统的渔耕劳作之美,无疑就是最吸引人的亮点之一。


正是这样,渔民模特,即“渔模”才应运而生。



而江连水,正是几年前,在机缘巧合之下,霞浦著名摄影家郑德熊来充当摄影模特的渔民之一。


工作之时,他和其渔模会在旅游团导摄的指挥下,回复传统渔民的打扮,在最佳的地点,做出各种捕鱼织网的动作,重塑传统的渔耕劳作之美。


“渔模”队长

老江的家乡,北岐村距离霞浦县城不到十公里,这些年来旅游的人也非常多。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往县城甚至是北上广等城市发展。毕竟大海里讨生活看似轻松,其中的酸苦只有他们心里清楚。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拍霞浦滩涂,不仅要拍大自然的美,也要拍原汁原味的渔耕劳作之美。拍得多了,“渔模”竟慢慢地成为了一个行当。


老江,现在是当地渔模队队长。




从前捕鱼的渔具,现在叫做“道具”。


从前熟知潮汐的时间,而现在他对摄影也略知一二。


模特诀窍

“这个道具,大概有二十几斤这样吧...在平常这个路走还是可以的。在这个有泥滩的时候,踩进去很深的,比较吃力...”



老江有些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宝贝“道具”:


“不是那么好掌控的,要有点技术呢!”“掌握不好就歪了,而摄影要求是稳稳的,平平的...”




做的时间长了,接的活多了,老江还总结出一套做模特的诀窍:


“模特肯定要学一段时间,不是每个人去都可以的...都可以,就拍得不好看了。”老江说。


掌声响起

一次拍摄活动刚刚结束,老江招呼着同事们一起回到岸上。


他满脸笑容,高声问道:“顾客们拍得满不满意啊?如果满意,也要掌声一下哈!”




摄影爱好者们当即鼓起掌来。


有个客人上前和老江交流:“你们刚刚对(渔具)一打一打的动作是什么意思?”


“这个动作吧,是在捕获鱼的时候,把它(渔具)拉起...”


老江耐心地解释给客人听:


“鱼儿们分布在它(渔具)的四周,通过打击(渔具),会把鱼抖到中心,我们好把它给舀起来。”



“哦,原来是这样,你们真是辛苦了!”客人说着,又鼓起掌来。


“哪里,不辛苦...只要你们拍摄得好就行啦!”老江连连摆手,腼腆地笑着说。


知足之乐


老江拿到当天的工作酬劳


老江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和周围的乡亲一样,温饱对这里的人来说早已经不是问题。前些日子,他还把早年摔掉的牙齿也给补上了。



做渔模后,生活大大提高了...房子也盖得很好很漂亮...


我用赚来得钱买菜啊...水果什么的,都吃得很好...


很知足啦...老人家有钱赚就很好了...


说了这些话后,老江又发出了爽郎的大笑。淳朴的脸上,满是知足之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