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4日讯,近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虎伤人事件引起各方关注。暑期不少游人带孩子参观动物园、与动物亲密接触。对此专家提醒,一定要科学接触动物,即使面对看似温顺的动物,也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虎伤人 猛虎十年伤人15起 大象、熊猫都不“安分” 7月23日,一家四口,包括三个大人一个孩子,去往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自驾游,车辆行驶至猛兽区东北虎园时,年轻男女发生口角,女子突然下车拽开男子车门,结果被突然蹿出来的老虎叼走。年长女子看到年轻女子被叼走,立刻下车营救,被另外一只老虎当场咬死并拖走。 记者查询发现,这不是野生动物园老虎头一次伤人。据初步统计,最近十年间,经媒体公开报道的老虎伤人的事件至少发生了15起,已经造成12人死亡。此外,大象、大熊猫等看似温顺的动物造成的伤害事件也频繁发生。2014年至今,仅在我国境内,大象杀人事件已经至少超过6起,包括北京、昆明等地的动物园大象,或西双版纳野生象等,甚至还出现过动物园大象杀死“共事”十年饲养员的惨剧。熊猫咬人事件也时有发生,最近十年间至少发生10起,熊猫主要啃咬游人四肢,还有一只熊猫曾经三次咬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游客印象中,大象、大熊猫、鹿等都属于温顺动物,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科学接触动物 保持安全距离 对此,北京野生动物园总工程师刘昕晨表示,在野生动物园游览时,要科学接触动物,乘坐游览车进入猛兽区,务必关闭车窗,不得向动物投掷石块、物品;即使是温驯动物,也不能打逗和恐吓,更不能在动物后面触摸它,以免被踢伤。 不少猛兽都有一个领地意识,一旦游人进入它的警戒距离、临界距离,就容易受到攻击。因此,游客一定要注意使自己与猛兽保持在警戒距离之外。突然遇到猛兽时,切不可把身体薄弱部位,如背部等暴露给猛兽。如果是与猛兽迎面相遇,就要双臂抱头,护住喉管,尽量减少伤害,并大声呼救。假如站在面前的猛兽一动不动盯着看,则说明游人处于警戒距离,最正确的做法是一动不动地站立,不能弯腰低头,更不能逃走。 刘昕晨告诉记者,与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不同,北京野生动物园的自驾区管理更加严格,从游客方面要做到在园子里参观位置可控;繁殖期的动物不让它出现在游客面前。与老虎等猛兽之间有各种隔离防御措施,包括防止汽车冲出道路的设施、高压电网、沟堑等,以确保游客安全。 温顺动物也“发飙” 游人不能放松警惕 此外,动物有一种防御本能,无论温顺的还是不温顺的,一旦游人进入其警戒距离,为了保护自己,动物难免采取一些过激的措施。不要把动物想象得非常美好。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生态位置,比如老虎捕杀动物,这就是它的食性决定的。需要看到动物可爱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动物性。动物在发情期、繁殖期,即使是特别温顺的动物,比如孔雀、梅花鹿,羚羊、骆驼、雉鸡类的动物,在激素的作用下,也会变得富于攻击性。曾经受过伤害的动物也会有这方面的应激反应,形成攻击人类的印记。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副主任纪建伟也表示,不要因为觉得某种动物温顺就放松警惕。比如大熊猫是被归入食肉科目的,咬合力非常强,可以轻易咬断人们的胳膊;小朋友比较喜欢的麋鹿等鹿科动物,在发情期等也曾发生顶死人的事故;蜂猴等平常动作慢吞吞的,真急了也会咬人;鹤、鹭等鸟类的喙长而尖利,特别容易伤到眼睛。一些科普、自然作品认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很多时候,自我保护的动作是动物本能,但人承受不了,警惕心理绝不可少。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孙文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