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凤凰琴

 丹琳书斋 2016-08-06

童年的凤凰琴??????????

秋水伊人

拍摄时间:1975年 拍摄地点:浙江省桐乡县石门地区医院

我的童年在崇福、洲泉、乌镇、石门度过,石门呆的时间最长,印象尤为深刻。那时妈妈工作的医院有位放射科的陈阿姨刚从卫校毕业,她不仅会打乒乓,舞剑,打蓝球,游泳,还能歌善舞,记得她上过小镇的舞台演样板戏《杜鹃山》里的柯湘……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她的宿舍里有一把蓝色的凤凰琴。

陈阿姨住底楼,我上下学的必经之地。每每路过,常常有琤琤琮琮、清脆银响的琴声传出。我第一次知道,人世间居然还有这么美妙的声音,这么让人爱不释手的乐器。

凤凰琴构造简单,容易演奏,音色清脆明亮,琴弦是由四根细的银色钢丝和一根粗的黄色铜丝制成,很精道;拔弦的琴片是一种菱形的透明有机玻璃片,后来我也找当时写字用的塑料衬板来代替,一块衬板可以剪十几块琴片呢。

一开始,放了学老是去陈阿姨宿舍听她弹琴,后来变成了我常去蹭琴。记得第一首学会的曲子是电影《白毛女》插曲《北风吹》,只要一弹起那个前奏,就会令我深深着迷,陶醉其中。

随着曲子越弹越熟练,曲目越弹越多,我开始缠着妈妈买琴,毕竟老是去打扰陈阿姨有点不好意思,若能随时在家里自由弹唱,该是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终于等到放假,爸爸带我去乌镇买琴了(当时石门买不到,爸爸在乌镇工作)。记得那个文具店在通往南栅的途中,很窄的街道,石板铺的路面,店门朝西。

这是有盖的凤凰琴

店里的凤凰琴分有盖与无盖二种,分别是3.50元与2.80元,我很喜欢那个有盖的琴,不弹时合上盖能挡住灰尘落在琴键上,还有一个把手可以一拎就走。那天,那琴正开着盖放在店门口明亮的玻璃橱窗里,离我一步之遥,好像在向我招手致意。但我很懂事:“爸,我们买那个无盖的吧,反正不影响弹奏,可以省七毛钱呢。”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呵,那时的七毛,可以买一斤猪肉哦,而当时父母二人的每月工资加起来,一共只有七十元吧。

我的凤凰琴是无盖的

就这样,我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件乐器。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小的凤凰琴,成了我音乐的启蒙老师,寄托了我童年的音乐梦想。它带给我的欢乐,无以言表。

简谱就是那时通过弹琴自然而然掌握的。每当一首新歌来临,我照着歌谱很快学会,然后唱给班里的同学听,她们会向我投来惊羡的目光。

记得那个年月的流行歌曲有《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洪湖水浪打浪》等等,那旋律,那歌词,至今我仍记忆犹新,如数家珍。这些均成了当时的保留曲目,我可以边弹边唱,一气呵成,吸引一群医院宿舍的小伙伴来到我的周围。后来她们逐一都买了凤凰琴,我们可以围在一起,开个小小音乐会。

黄枫、小红、玲玲、黎旦,还有王佳、王英、周燕……我的小伙伴,我想你们啦,童年的琴声,你们还记得吗?

1976年7月,我(站着吹笛那个)与小伙伴们的暑假生活

可惜没找到一起弹琴的老照片

1978年国庆,我赴杭求学前与陈阿姨的合影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一晃四十年过去了。 今年四月初,小学同学聚会,兰兰偶然向我提起童年往事,当年她是听了我的弹奏后才央求在嘉兴工作的爸爸买凤凰琴的。那时她家临街,每当琴声响起,总会吸引一群大人和孩子,把她家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因为当时的小镇人们,从没见过凤凰琴,兰兰边弹边唱,清脆童声和悦耳琴声交融在一起,无疑是天籁之音呵。

今年四月我与兰兰相遇

我们快乐地聊着过去。无独有偶,她为了省钱也选择了无盖的琴;事隔几十年后我们两人不约而同报出的当年琴价也出奇的相似;更难能可贵的是,四十多年过去了,她还完好无损的保存着那琴。只是她说:“儿时的琴还在,却再也弹不出当年的音了”。

前几天兰兰刚拍了她的琴,做了拼图发给我

而我,1978年秋天离开石门赴杭求学,凤凰琴随着父母的多次搬家遗失了。后来有了女儿,每当她坐在钢琴前用稚嫩的小手按琴键时,我在一旁总会浮想连篇,因为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直有一把凤凰琴,天蓝色的,琴键酷似玛瑙的纽扣,那如清泉跳跃的乐声,那毫无杂质的琴音,将永远伴随着我的人生。

1999年9月,那时女儿与本文开头我弹凤凰琴的年龄正好相仿

梦中那把天蓝色的凤凰琴一直萦绕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