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新老师讲述中学生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2015-10-27?薛立新?报考辅导
!我们认为:职业规划的起点必须在报考之前,与兴趣、特长结合得越早越好。否则,走进大学后就会容易出现以下情形:
1)有些大学生当时凭热门或自己对某专业的片面理解,而选择了某专业。但当进入大学学习后,发现自己对专业和以后要做的工作一点也不喜欢。所以,他专业学不好,对就业也没有信心,只想放弃,但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导致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性格情绪上也开始变得有些抑郁。
2)有些大学生当时的专业就是父母选择的,父母以他们以往的职业经历选择一些就业似乎稳定的专业,如财务、教育、医疗。但孩子本人却很感性,创新能力很强,根本就不喜欢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和职业,但又不容易放弃。一句话,父母代替不了孩子的选择。
3)还有些大学生只是选择了一所大学,在专业方面根本就没做出过什么选择,很随意地就服从了专业调剂,其实根本就没什么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对毕业后做什么工作,是否继续深造等都非常迷茫。这种抱着随遇而安心态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出现上述情况的,需要在工作多年后,逐步根据现实调整自己,也许才能实现自己正确的人生定位。有的人则钻进了困惑的小巷,愈走愈深,最终难以自拔。因此,中学阶段的职业规划或引导发现很重要,这是职业规划的源头,它对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5.5%的大学生表示将选择别的专业。这就说明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缺少计划性,这种情况不应该继续下去。
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尽早确定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规划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和家长应改变传统的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发展的思想,帮助学生直达成功的彼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