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的年龄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pgl147258 2016-08-06

地球的年龄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它为人类提供了水、食物以及各种资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地球的了解始终不曾间断过,在诸多和地球有关的问题中,地球的年龄一直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经想过许多方法,比如“海洋积淀”、“熔盐输送”、“宇宙膨胀”、“朝夕摩擦”等方法。但遗憾的是,这些方法最终得出来的数据从几千万年到几十亿年甚至是上百亿年,彼此间相差很大,不能相对精确地定位地球的真实年龄。

地球的年龄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后来科学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衰变现象及其规律,才使得精确测算地球年龄变得可能。那么放射性衰变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以铀-283为例,作为一种放射性物质,它会不断地向外放射出粒子,从而使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直等到稳定成为不再具备放射性的铅-206为止。而且这个衰变的过程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不管外界沧海还是桑田,其都会稳定地进行下去。但是不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快,有的慢,用什么放射性元素测算地球年龄才最合适呢?科学家研究发现,铀-铅的衰变过程相对较慢,它如果想要衰减到原来一半数量需要大约45亿年的时间,这和地球的年龄比较接近,这就使他成了测定地球年龄的理想元素。科学家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所含有的铀和铅的比例,运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放射性年龄。

但是想要准确地测算出地球的年龄,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找到能够代表地球年龄的样品呢?假如我们随便采集一块含有铀元素的岩石,它的年龄并不总能真实地反映地球的年龄。所以想要精确地测算地球的年龄,对所采集的岩石样品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还需要结合地球演化学说和地质变化情况,才能从岩石样品的年龄推算出地球的年龄。

为了能够相对准确地估算出地球的年龄,科学家一般会从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寻找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样本,其年龄应该是地球年龄的下限。比如1983年在澳大利亚挖掘出一块石头通过铀-铅法测算,它的已经有42亿年,这就是目前地球年龄的下限。

其次,知道了地球的下限,我们也可以通过同位素周期系的性质,从而得知地球年龄的上线,通过科学家推算地球元素年龄大约为49亿~51亿年,这就是地球年龄上限。

再者,从地球铅的也演化推算地球年龄。在上面两个方法得出地球年龄上、下限基础上,利用地球上的铅的演化推算地球的年龄。

第四,陨石的同位素比也可以推算地球的年龄。它和铅的演化推算同理,利用陨石的同位素比推算出地球的年龄。1975年我国科学家对吉林陨石雨的同位素年龄测定,最终获得了和世界上其他科学家一样的结果——地球年龄为45.5亿±0.7亿年。此外,通过测定从月球上取回的土壤和岩石样品,认定其最大年龄为46亿年。

所以我们也就得到了地球的年龄——46亿年!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