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如何避免手机湿身?这些技能你一定要 Get 到

 雷科技 2020-12-15


日常生活中总会听到很多小伙伴说手机不小心进水报废...是的,有时候就是不可避免的发生这些“溺水”事故,而且去海边、游泳池这些地方时,明明已经做好了防水措施,但手机依然还是“湿身”了。

那么手机该如何更好的防水?不小心进水后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手机应该怎样和水好好相处。

  ◆    


去海边、游泳池,手机防水套一定要“优质”

手机防水套很多人都知道,在海边、游泳池这些地方经常都会看到它们身影,但是很多人的手机明明装上了防水套,依然还是会进水,于是不禁有怀疑这种东西真能防水吗?

防水那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一定要选择一个优质的防水套,其中这“优质”最关键的两点就是:牢固性和密封性。

有些手机防水套的用料非常差,一不小小就会发生撕裂或者穿洞等事故,那么这种套子是不安全、不合格的。因此在选择防水套时一定要注意其用料和做工,尽量选择哪种厚实点、韧性佳、耐磨、抗拉能力强的,另外,还要注意包边处的牢固性,总之选择那种怎么拉扯都不会发生撕裂的就对了。

另外一个就是密封性了,市面上的防水套一般都采用塑料密封条设计,但这种密封条不同的生产工艺和用料会导致密封效果不一,因此选择时需要非常谨慎,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好的防水套都会有多道封口(至少三道),之后还会有锁扣将封口锁死防止爆开,那么这种从“配置”上已经合格了一半。

最后是关键环节-测试,拿到防水套后,你可以往套子里面吹气,让套子鼓起来后密封住,就像吹气球,此时对着防水套施加一定的外力按压,如果套子没有漏气和撕裂,那么你就可以装手机一起在水里愉快玩耍了。

对了,鉴于 Durex 等避孕套,有比较好的密封性,所以有些场合也被用来做防水套,尤其是没提前做好准备,临时决定要带着手机下水的时候,可以给手机戴套。Durex 便宜,到处买得到,一盒好几个,这个坏了换那个,是不错的防水神器——只适合紧急情况下短暂使用,切记。

  ◆    


戴上一个防水手机壳,可以随时随地装逼

防水壳在运动相机领域基本已经被用烂,一些极限运动中很常见,比如冲浪、潜水、丛林穿越等等,为了应对各种恶略环境,运动爱好者总会给运动相机套上一个防水套,其防水性能很好,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密封盒子将设备装在里面,在手机上使用原理一样。


只要不是去那种深海潜水、长时间泡水里,这些防水手机壳基本能应对各种生活用水的挑战,但前提依然是要选择一款“优质”的壳。一些防水手机壳采用金属材质,带有缓冲保护层,除了可以带去游泳外,还能“高空降落”、砸核桃等等,普通手机秒变三防手机,还不能肆意装逼吗?

  ◆    


不小心发生“溺水”事故怎么办?

如果手机没有做足安全措施,那么总会不小心的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故,像有些人打个火锅都会把手机掉进汤底、上个厕所把手机掉进马桶、江边自拍把手机“拍”进河里...对于这些人,笔者是非常同情的,并深表默哀...

“手机进水如何解救”已经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但是为了各位的手机健康着想,笔者在这里还是要再啰嗦一遍,如果你已经很了解,可以略过。

1


不管怎样,立刻将手机从水里救出再说

“女朋友和母亲掉水后到底先救谁”是一种让人纠结的问题的,那么另一个,“刚开完大,手机掉进马桶,你是救还是不救?”如果这台手机对你很重要,别想了赶紧捞起来再说!!

因为手机泡在水里时间越长,“进水量”会越大,如果救机及时,水可能还没有这么快渗透到机器内部,特别是像马桶或者麻辣烫那种“强腐蚀性”的水质,一定要赶紧捞出,除非这台手机你不想要。当然,捞的时候可以随手套个袋子什么的在手上防止污染。

2


拔电池、关机,别随意操作

拔电池这种做法对于现在的手机来说几乎已经绝版,因为手机都不能换电池,但拔电池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子元件短路损坏,因此手机进水后可以尝试按关机键让手机关机。假如已经发生故障,关机不了,也不要随意按任何按键,防止触发其他电子元件工作,导致“二次”短路。如果动手能力强、条件允许,可以拆机拔电池,不能的话就暂时这样放着让其“自生自灭”。

3


擦/吸干表面的水,避免二次进水,尽量别甩动手机

不管手机进水严不严重,先擦/吸干手机表面的水,最好用吸水性强的材料,如果没有直接用纸巾或棉花也可以,特别是手机的接缝、听筒、耳机孔、充电孔等位置,尽量将水吸干,以防止二次进水,注意是“吸”不是“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别试图甩动手机想将水从手机内部甩出,因为这时有可能会导致局域的水分蔓延到其他地方,所以最好别让手机有大幅度的运动,什么姿势进水就尽量保持该姿势。当然这其中也有点冒险成分,如果进水严重就别管了,先把大量水分甩出再说,看实际情况吧。

4


拆机、风筒吹、大米速干法!

手机进水后最实际的操作就是将手机拆开,用吸水性好的材料将电路板上的水分去除,并用电吹风的暖风轻轻将电路板以及各种电子元件吹干。当然这种方法有很多的条件限制,还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有时候可能会显得不太实际。

此时,可以选择不拆机的电吹风法,但过高的热量同样会损坏手机,所以千万不要开着高档热风直接对着手机表面同一个地方一直吹,可以用暖风对着听筒、充电口、耳机孔、卡槽等位置缓缓往手机内部吹气,而且每个地方都吹一下,让手机均匀受热。也可以找一个密封的小箱子,把手机悬放在里面,之后用电吹风往里面吹气,通过“烘焙”的方式让手机内部水分蒸发,但依然需要注意温度控制,不要太热。

另外还有一种“土法”救机方案:大米速干法。一些手机很难拆机,用风筒吹也很难把水分彻底吹干,那么可以选择这种方法,使用一些吸水性强的材料,比如:大米、干燥剂等,将手机包裹在这些材料里面,并用密封袋装好,两三天后可以彻底将手机内部水分吸干,但此时能不能开机就听天由命了。

5


直接送厂维修

如果以上这些都办不到、怕麻烦,那什么都别说了,直接将手机送给“专人”处理吧。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把手机救回来,只能说你运气太好了,值得“溺水”,手机也是时候换一台了。

  ◆    

说了这么多,入一台三防手机最实际

怕手机掉进水里?入水后处理又嫌麻烦?戴套又不爽?没关系,这些问题一台三防手机就能解决。

像索尼 Z 系列的手机、三星 GALAXY S7/S7 Edge、AGM A1、Runbo X6 等都自带防水天赋,而且都是三防手机,防护等级几乎达到 IP67 级以上,基本上各种生活用水、跌跌撞撞等都能应对,套不用带了,就算掉进马桶也不用急着捞起来。

好了,关于手机和水的技能 GET 分享先暂时到这里,如果你有更好的抗水方法,欢迎在下方评论与我们分享。

·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查看

三星 Gear VR 2 代最新剧透汇总:原来手机盒子也可以如此强大!

又来了奥运会定制表带,Apple Watch 告诉你怎么用表带生意致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