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套奥运金币的设计过程至今还记忆犹新。在最初的构思阶段,我查阅了许多奥运史料和艺术资料,并很快确定了纪念币的表现框架:
首先, 这是一届反映以人为本理念的奥运会;其次,设计中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内涵;最后,要表达这是一届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奥运会。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不重写实而重传神,不重再现而重表现。更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的被动描摹。艺术设计的创作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自身文化和艺术素养的积淀,也来源于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知识的吸收。苏东坡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所谓传承历史,创造未来。

在创作这套1/3oz金币时,我曾在铜镜和瓦当的形态之间反复权衡选择。之所以最终确定瓦当,是因为首先它的形式更适合表现在钱币中。中国在建筑上使用瓦当始于西周,从西周到明清各代,瓦当在式样、花纹上都有所变化。身为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装饰物,最初为半圆形,后变为圆形。陕西出土的瓦当上,文字常见的有 “长乐未央”“与天无极”等吉祥语;最具代表性的瓦当图案一般都用十字形双线栏格把瓦面分为四部分,而中心有一圆钮。这种分割空间的方法启发了我,把它用在在钱币设计中会具有很强的形式感。

瓦当

铜镜
其次,在历史朝代的更替中,汉代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开拓疆土,豪放粗犷的气度。这种发自于内心并从实践中得来的美学原则,使得西汉人的审美情趣偏向于浑厚朴拙。这个时代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其建筑风格端庄严肃、雄浑大气。而其标志性的艺术作品 “秦砖汉瓦”则充分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期望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再现当年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