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运会的开幕式,我看过这样一个也许有些偏激,但绝对不无道理的评价,好的开幕式,意味着这场运动会成功了一半。许多年后,也许我们会忘记,金牌与冠军,但巴萨罗那的弯弓点火,悉尼的水乳交融,北京的夸父逐日,却仍被津津乐道。 当然,用3个小时,完成对一个国家上下千年,历史与未来的纵深展示,之难远超我们的想象。这里面有两个层次的不易。一是,世人都知道桑巴、足球、热带雨林、贫民窟,这些国家元素,如何视觉化的表达让10亿以上的观众再次惊艳是个难题。此外,作为一个大型国家形象宣传片,如何以别样视角扭转世界的成见,那更是难上加难。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费尔南多·梅雷莱斯曾用电影《上帝之城》将里约贫民窟的复杂生态血淋淋呈现在大荧幕上。毒品、黑帮、犯罪、凶杀交织。当年导演以冷峻的眼睛躲在黑镜后,展现了一个极具现实主义批判风格的底层故事。 而在刚刚结束的开幕式上,大屏幕变成了宏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贫民窟的元素依旧,但观察者换了玫瑰色的眼光来凝视着这座城市。当然,在那些沿山而建的火柴盒内,罪恶依旧存在,但如乐高玩具一般的意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炫酷的现代都市。跑酷表演者在城市的天际线跳跃,里约的心跳,如此生猛。事实上,在我去过的所有城市里,从未有遇到过像RIO一样如此热爱使用“大都会”的地方,这里的综合商业体甚至是教堂都被命名为大都会,这样的情结也许和你我固有成见中的“上帝之城”略有区别。
作者:张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