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经典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

 敏敏yark 2016-08-06

医学影像园 ID? : china-radiology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17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

【医学影像园】

鲍芳 供稿

2016年4月3日


病史:女,24岁,妊高症、剖腹产术后1天。



CT表现

双侧顶枕叶及额叶皮层下见片状对称性低密度区,边界不清。


诊断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


小结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种临床影像学疾病实体,主要以迅速进展的血压增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痢性发作为特征,RPLS多急性起病,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较高。


其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高血压脑病、先兆子痫或子痫,还有严重的肾脏疾病、恶性肿瘤化疗以及器官组织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少见的病因还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等。


RPLS典型的神经影像学改变是大脑后部皮质下为主的、双侧对称性、斑片状的血管源性水肿。头CT和MRI是RPLS常用的检查手段,病灶在CT上呈低密度,在T1 WI上呈等或低信号,在T2 WI上呈高信号,在FLAIR像上呈高信号。诊断RPLS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通过及时和正确的治疗,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可完全恢复。



【 编辑推荐 】专家读片003神经病例
点此进入读片: 与专家互动   共同切磋!【 专家读片003 】安医大一附院余永强教授(附上期答案及专家点评)




【专家读片】003期:读片主持人:余永强教授


余永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征  稿  启  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