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三湘:在家上学的铁牛同学(完整版)

 长沙7喜 2016-08-06
2011年10月,我给铁牛同学请了长假,铁牛同学正式开始在家上学。
我当时对自由教育有一些了解。知道夏山学校的同学们想不上课就不上课,华德福的小朋友们忙着做手工,蒙台梭利学校的孩子们自由地玩耍。我对这些方式及其背后的观念都深以为然。而对于国内通用的语文教材,我则深不以为然,觉得整个教材体系充满了狭隘的偏见和情绪,缺少理性、智慧、包容和爱。
但是,具体到铁牛同学,我并没有打算走太远。我们没有一个夏山学校或者别的什么可供选择,就是有也付不起高昂的学费。我也没有时间精力给铁牛编一套教材,在铁牛家,铁牛爹和铁牛妈都得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是首要任务。
铁牛的学习主要还是跟教材走。我一方面希望籍此解决铁牛基本的听说读写算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希望铁牛保持基本进度,将来想回归学校时不会有太多障碍。

最初的决定
时间安排:周一至周五上午学习,其他时间自由活动。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为主,必要的时候父母提供帮助。
学习内容:语文:课文弄懂会读,生字抄写听写,完成课后作业,做完一本配套的练习册,每单元一次测试;数学: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弄懂,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做完一本配套练习册,每单元一次测试。英语:参见《铁牛同学学英语》。学期末的时候参加学校的考试,开学去学校领书。另外,希望铁牛继续坚持学钢琴。
以上内容相比在学校时已经少了很多,当然相比后来的发展,变化就太大了。

关于自主学习
铁牛同学在离开学校之前就建立了很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从铁牛幼儿阶段起,我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尊重他,少干扰,不引导,让他在一种较为宽松的状态下自由地感受他的环境,他也很自然地对周围的环境好奇,追问,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反复钻研。他的收获常常令我惊叹。仿佛就是不知不觉间,铁牛认识了很多字,很小的时候就能无障碍阅读,了解很多科学知识,对数的理解也超出我的想象,由此也发展了很强的学习能力。铁牛在非常低幼的时候就更倾向于关注书本和理论,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奇门遁甲的东西,这让我觉得惊讶又遗憾,我觉得儿童应该更关注现实,生活,人,动手,游戏和运动,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铁牛同学会如此不同。当然既然铁牛同学并不,我还是欣然接受这个不一样的铁牛同学。
学校教育过多的重复练习,把学习弄成了一项机械训练而非智性和思辨的探索,这既无趣,又损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由此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使得孩子们没有时间精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发现和感知这个世界,认识和发展自我。这是我支持铁牛离开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家上学的这些年,自主学习是坚持得最好的方面,铁牛同学逐渐地越来越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兴趣,两个部分都逐渐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法,越来越倾向于独立完成任务和探索发现,而较少依赖大人的帮助。

关于时间安排
由于我和铁牛爹都要上班,也属于比较懒散型,这个时间表在一开始就没有好好执行,不久之后就变成了我有空的时候催着学,我没空的时候铁牛同学想学才学,再后来就完全成了想学才学。
关于单元测试
在家学完第一个单元之后,我正式给铁牛同学进行第一次语文单元测试。一开始大家还像模像样的,桌子凳子摆好,我留下铁牛一个人“考试”,自己一边做饭。过了一会儿,觉得不对劲,发觉铁牛同学在哭呢!我问他怎么啦?他说:哇啦啦,好多我都不会呀……我过去看那些不会的题目,几个填空题,给一个已知的句子,后面跟一个空格。问题是给出的句子既不是课文中的原句,也不是什么名家名言,经典诗词,呃,实际上我也不知道填什么……我强忍着不耐烦:不会就放在一边嘛,先做会的……可是铁牛同学并不接受,我说你之前考试也经常没有100分呀!可是铁牛说:那都是马虎错,现在是不会呀!我说你不是经常碰到不会的问题就问爸妈吗?那我告诉你答案呗。可是铁牛说不行呀这是考试呀……这真是一个艰苦的交涉过程,具体的细节我已经忘记了,总之铁牛同学既不接受把不会的放一边先做会的;也不接受随便填个什么答案,也不接受放弃不考了,也不接受把这个考试仅仅视为一次学习……总之我几度抓狂,最后干脆任他哇啦啦了。
我是过后才慢慢接受铁牛同学的不转弯,他对世界有他的理解,我不能要求一个小朋友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达到像我这样一个老油条的水平。我开始思考这种测试的意义。我想在学校里,像这样的题目,老师一定是在测试之前以某种方式告诉学生了的。可是再家里,我有必要这样做吗?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前,先将单元测试的题目研究一番,另外再布置一些作业,这样不仅额外增加了任务,还会把以铁牛学为主变成了我教为主。而学习的目标就会变成测试有个好成绩,而这个成绩,在学校也许可以作为老师激励小朋友好好学习手段,在家里,即使每次都是一百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这样,此后,在不露声色中,单元测试取消了。
关于期末考试
第一个学期期末,铁牛到学校考试,几天后我拿到了成绩单,考得不好,数学只有70多分。我觉得不可信,因为铁牛同学之前说过觉得考得不错。我拿着成绩单问老师,老师还是那种不想和我多说一句话的样子,头也没抬,说,哦,搞错了。随手拿了一支笔,把7改成了9。我觉得太惊讶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搞错了,有意还是无意错了,但是我忽然意识到这个考试其实并无意义。第二个学期,老师没有通知我们考试的时间,我也没有主动问,期末考试就这样取消了。
关于领教材
第二个学期一开学,我们很积极地到学校领教材,回来发现领回来的教材乱七八糟,只有语文数学是正确的,美术音乐杂七杂八就是胡乱凑的。有一本是五年级的,有一本是二年级的,练习册没有,我打电话问了练习册,老师说有了再通知我。后来没有收到通知,我也没有主动去问。我想在老师眼里语文数学就是教材的全部吧,可是我们家里语文数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套都有。此后领教材也取消了。
关于练习册
第一个学期,练习册没有做完。第二个学期没有领到练习册。我也想过去书店买一套练习册给铁牛,但是那时候,我已经在跟铁牛纠结一个新问题,就是教材上的课后习题要不要做。。。呃,练习册就先放一放吧。这一放,此后就没有再拿起。

关于抄写生字
我反对生字一抄几十上百个,我反对生字一次抄一大堆,可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生字是可以不用抄的。最开始,我要求铁牛同学生字一个抄写5个然后听写,听写之后错了的字再自己看情况抄几遍,直到确信会写为止。我觉得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可是几天之后,铁牛同学对此也提出了抗议。他说,我不想抄。我不抄也可以听写。巴拉巴拉。。。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苦口婆心。我抓狂。。。没有用。铁牛同学就是不想抄。这真是一个艰难的交涉过程,好不容易铁牛同学勉勉强强去抄了。第二天,这种讨论又要重演一遍。以致于每次上课,主要时间都是用来讨论生字要不要抄写。。。就差动用武力了。可是不是说好了不能对小朋友动用武力么。
那就还是先不抄写吧。
不抄写,学习生字的时候铁牛同学用“看”的,看着看着铁牛同学说,好了。就开始听写。听写的效果其实也一般,通常都会错两三个字,就把错的字圈起来,下次学习的时候和新的生字一起听写。之后发觉这种方式很开心,也很有效率,因为实际上抄写生字的时候,小朋友们专注于完成。而“看”,铁牛同学则专注于字怎么写。就这样抄写生字也取消了。
我觉得如果需要动用武力小朋友才会或者也不会做某事,那就说明这件事对小朋友来说要比武力更可怕。铁牛同学幼儿阶段就抵制抄写生字,那时候我觉得他太小了,还没到抄写生字的时候。上小学了,还是抵制抄写生字,那时候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他面对的生字太复杂,量太多。在家上学还是抵制生字,为什么呢?我逐渐发觉,铁牛同学实际上反对一切纯机械的重复练习。我想,也许是因为类似的训练本质上都是反智性的吧。
关于作文
小学语文每单元都有作文要求。可是从一开始,铁牛同学就反对写作文。给他布置一个作文题,他就开始拖,东磨磨,西蹭蹭,就是不动手。拖到最后的时间点,憋出一句话来:我不想写。我怄火呀!!!然后又开始艰难的谈判。谈判的过程和其它时候差不多,铁牛同学的绝招是:讲道理;犟,哭;我的绝招是:讲道理,抓狂,发脾气,威胁,控制脾气。。。最后我只好同意这个单元先不写作文。
那下一个单元呢?这个模式又重启一遍。下一个单元再重启。。。
可是,我渐渐明白,铁牛同学是对的。
作为一个喜欢写文章的人,我深深知道写文章是怎么一回事。有想法,然后写下来,就这么简单。我自己不是尤其讨厌写各种无感的命题作文么。那么,我为什么要求铁牛同学一定要写他无感的命题作文呢?我做编辑、老师、文学社指导老师的工作中,时常面对一个让我特别担忧的现象,我们的学生作文中,包括当年媒体公开的几篇高考满分作文,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结构标准,词藻华丽,句子精美,没有想法,没有生气。这样的文章,处处扣着评分点。可是,如果用来阅读,这种文章是没有人愿意读下去的。我深刻理解这种文章和同学们从小受到的作文训练的关系,我不知道,当一个20岁的人拿出来的文章是这个样子的,那么,他这一生还有可能写得出抓得住读者的文章吗?
这样,这些年,在家上学的铁牛同学没有写过一篇作文。铁牛爹对此非常担心,想到了就嘀咕:写作能力还是很重要的呢!我则给他一个白眼:我相信铁牛同学将来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只要他想写。
有想法和自信,是写好文章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
关于数学
铁牛同学的数学一直处于超前学习的状态。他从小就对所有跟数有关的东西着迷,钻研很多问题,使我难以招架,在他一年级的时候我干脆把小学生所有的数学书都找齐了给他,让他自己去弄。铁牛同学主要对数学的概念感兴趣。碰到相关的概念,总是要想办法弄懂。他对数学教材的结构也很感兴趣,哪一册有什么内容他弄得非常清楚。五年级下册的有部分内容他觉得太简单了,他总是觉得应该放在三年级。我本来对此并不以为然,后来他到非洲上三年级,这部分内容真是放在三年级。我只好对此表示惊呆了。
开始在家上学的时候,数学书他都翻过很多遍了。只是我觉得他的学习是零星的,散乱的,并不成系统。而且都没做过什么练习,我觉得系统地过一遍,适当地做些练习,至少完成课后练习还是必要的吧。
可是没过几天,他就对这种按部就班,一天一小节的学习方式提出质疑。他说我已经懂了;我说那就做课后练习;他说不想做;我说数学仅仅懂了还不够,还要通过练习使你更好更熟练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吧啦吧啦。。。可是铁牛同学并不以为然。。。又是一场又一场艰苦的谈判。我常常处于一种动用威逼利诱非把他弄服帖了不可的冲动中,只是对自由教育的理解,又使我一次一次地对自己说:冷静!冷静!
这时候,我只好想,先放一放吧,等过段时间再说。在这种等过段时间再说的过程中,我再一次逐渐明白,铁牛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更专注于数学本身,而我的各种理由则更基于将来考试有没有好成绩。前者显然更重要。
这样,铁牛同学的数学课基本就成了这种模式。哪天他心血来潮了,说:妈妈,我们来上个数学课吧。于是数学课就开始了。上哪本书,哪段内容,他都选好了,通常是他自己没大弄明白的地方。然后我就糊里糊涂地和他一起读,读着读着,或者他说懂了,或者没懂的地方他提问题,我想办法解释,完了给他几道题做练习。
四年半的时间,总共加起来也没上几节数学课,练习就做得更少了。去年12月铁牛准备入学前,我只得到铁牛一句话:数学基本都弄懂了,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关于钢琴
铁牛同学2010年2月开始学钢琴,最初兴趣很大,学得也很快。11年中,练琴的兴趣逐渐减弱。我开始觉得他是因为学校占去了太多时间没有精力练琴。在家上学后,还是不想练琴。慢慢变成一个月上一次课,到12年,一共只上了两三次课,最后就基本放弃了。我虽然觉得遗憾,但也并不觉得学钢琴是必须的。想把钢琴卖了,铁牛同学不同意,说不定以后又会想学呢,他说。
铁牛爹虽然不觉得学钢琴有多重要,可是,可是,他说,我们不能总是这样吧。想弄就弄,不想弄就不弄,你总是要培养一下小朋友的坚强的意志力吧?
我觉得,毅力是一个人想做什么然后克服重重困难去做。而不是一个人想要孩子做什么,然后威逼利诱让这个孩子克服重重困难去做,后者是控制欲。不同的事情都想尝试一下也许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特点,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寻找自己真正的喜好。我想,有朝一日铁牛同学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他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去做的。

关于读课文
语文课已经降到了最低。每次上课,读一遍课文,看一会儿生字,听写,没写对的标记一下,结束。一共要不了几分钟,一篇课文就结束了。用不了几天,一本书也就结束了。这样,上语文课也变得不那么严肃了,通常是在假期,我催促一下,这段时间比较闲,我们一天一点,把语文课上了。去年中,我们开始学习六年级语文。铁牛同学打开书,表示:不想读课文。为什么?早就读过了。都读了多少遍了,铁牛爹补刀。呃。我说,好吧,在最后关头,读一遍课文也取消了。
我之所以坚持要铁牛同学至少读一遍课文,就是想检查一下铁牛同学是不是读对了,是不是真懂了。我还担心有的地方他自以为知道,实际并不知道。说白了这还是对铁牛同学不信任。其实想一想。铁牛同学不是一贯都是不懂就问的好同学吗?至于那些自以为知道而实际不知道的部分,我们自己不也时常处于有盲点并不断感知自己的盲点以及修正盲点的过程吗?
那考试怎么办?呃,又是考试。。。

一些收获
看起来铁牛同学在家上学似乎没学什么东西。其实收获还是挺大的。
2016年,铁牛同学入读S小学,六年级下,对此他期待已久。考虑到铁牛同学的状态,虽然没有做过什么练习,但该写的会写,该认的会认,该懂的也基本懂,我也对他充满信心。入学之后铁牛同学很积极地适应。尽管作业还是很多,但是他都能自己主动完成。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单元一次测试,就语数考试成绩来看,他基本实现了从学渣到学霸的大逆转。他从未真正写过的作文写起来也是洋洋洒洒地止不住,还得了几次满分。现在,他很期待上初中,他说,那些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都是我很感兴趣的,我真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教的。
另外,他广泛地探索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从有一次看了电影《大话西游》,铁牛同学立志要当电影导演,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写剧本(大多数没有完成),研究剧本人物,安排演员,安排工作人员,想象拍摄电影的种种细节。我有幸被铁牛同学任命为总制片人。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亲朋好友,都N多次被安排进他的电影。他对地理历史语言学也曾长时间地、比较投入地钻研过。当然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科学,他粉果壳网,粉超级数学建模,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也很喜欢飒漫画,几年来一直在追《穿越西元3000后》,也比较投入地玩过几个网络游戏:洛克王国、三国杀、植物大战僵尸什么的。去年12月,铁牛同学再次决定学钢琴,自己去上课,自己安排时间练琴,半年下来,学得挺开心,长进不小。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保持了一颗好奇心和钻研的精神,以及学习的兴趣,他总是能够直接地抓住学习中最根本的问题,并且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大家最关心的与人交往的问题,对铁牛同学根本不是问题。看起来他不但能够与同龄小朋友正常交往,也能与不同年龄段的人很好地交流。作为超级木讷型的铁牛爹和铁牛妈,能得铁牛如此,已经非常满意了。
其实,我真正期待的是,希望铁牛在面对生活中那些强大的东西,习俗,或者势力,能够听到内心的声音,能够具有分辨的能力,能够有勇气以恰当的方式说“不”,有寻根究源的智慧,以及更新生活的力量。当然,这是高标准的要求,需要用一生来寻求。在家上学只是一个开始。
一些遗憾
1,12岁之前铁牛的生活环境变化太多,读了两个幼儿园,四个小学,还有在家上学,以至于没有机会和同龄人建立长期深厚的友谊,他非常羡慕同班同学那种彼此熟知不分你我的关系,期待自己也能有这样的朋友。铁牛同学在这个年龄希望重归学校,不是没有道理的,希望他之后能够有一段较长期的稳定的生活,也能有几个互懂的铁杆朋友。
2,.这一段时间接触的东西太多。我之前一直以为更丰富的生活环境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现在渐渐倾向于觉得更稳定简单的生活对12岁之前的孩子更有益。
3,铁牛同学似乎一直对运动不太感冒,至今没有表现出对某项运动的特殊兴趣,期待接下来的几年他能够有机会真正喜欢某项运动。
4,真正的问题是我自己的问题,包括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戒不掉的各种瘾,等等等等,很多很多……,这些问题对我至今仍然是巨大的挑战。如果不是在家上学,如果不是做孩子妈,我大概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有这么多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