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情,是我们前进的筹码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8-07


 每个工程到它开始试桩的那一天,意味着我们那一张张描绘的蓝图就要真正落实到这片土地上,我们那凭着空间想象力落到蓝图上的建筑就要铿锵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欣喜,我们奔走相告。当他真正矗立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存在感、自豪感言溢于表。这就是建筑师。


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是一群区别于其他职业种群的人群。人们常以一个人的月薪、年薪、权、位等来衡量幸福感;大多数的设计师,薪酬绝不是来衡量幸福感的唯一标准。偶尔,灵光闪现的 idea 给方案增添画龙点睛的一笔,足以让我们窃喜一下午;偶尔,一张即视感十足的效果表现图受甲方青睐赞赏,足以鼓足我们的干劲;偶尔,唯妙的处理好某个项目的场地竖向,劣势转优势时,便能一扫之前阴霾,满血复活;当图纸一张张从打印机输出时,我们更是落下心中的一块大石,即便已连续加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班,那一摞一摞的图纸仿佛是自己的儿,终于盼到他“成材”的一刻……


设计师的幸福感

似乎无法用丈尺亦或薪酬来衡量

每个让我们肾上腺素飙升的来源

源自我们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因为热爱

迸发激情

因为激情

支撑我们往更成熟的方向去走。


    这份激情,我们不期望像流星一样稍纵即逝。

  2016年是个“多秋”的季节。这一年,问过很多设计院的小伙伴们,“今年忙不?”答,“不忙,没项目做了。”这一年,各种公众号“建筑业的寒冬”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席卷而来。这一年,我们告别了量产的地产大开发时代,喜迎来了重质,重精致的时代。这一年,“建筑师负责制”呼声而起……


  且不谈建筑业的寒冬,更不谈“建筑师负责制”是否适用中国建筑的土壤。“建筑师负责制”更似大势所趋,而“建筑师负责制”的技能我们Get到了吗?


   懒癌时代,除了行为上的懒很可怕,我们更惧于思维上的懒。建筑业的寒冬就让我们失去斗志了吗?我很惧怕那句25岁的死躯,只是到了70岁才埋葬”。但如果拿它当一句共勉的词,那么在建筑师负责制时代来临前,设计师们,即便是寒冬,那又怎样呢?我们是否更应以越挫越勇的姿势,拿出更多的激情与斗志。


也许建筑师

是个“生旦净末丑”

融为一体自由切换的角色

十八般武艺样样得精通

戏台上的锣鼓还未敲响

戏台下的十年苦功仍需慢慢磨练

当锣鼓响起

才能以最精湛的技艺展现自己


文\未央·洪小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