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 来源与演变 霍的本义:群鸟突然起飞时发出的声响。甲骨文的霍字,上部是雨,下部是三只飞鸟像组成。金文和小篆的霍字,是一脉相传,只是下部变成两只飞鸟,而楷体下部只剩一只鸟(隹)了。早期霍人以鸟为氏族原始的图腾崇拜,以春雨中燕子疾飞的形态作为氏族的族徽,命名氏族名,最终形成国家,出现霍姓。 霍姓源出主要有二:真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出真姓。真,又可作箴,为黄帝之二十五子的十二姓中的一姓。《世本》称:霍国,真姓。夏商诸侯,故地在今山西霍州东南。直至商末为周所灭,西周初武王弟霍叔封于此处。 第二支源出姬姓。周武王灭商,封其弟、文王第八子叔处于霍,其地在今山西霍州东南,是为霍叔处。霍叔处与管叔鲜、蔡叔度为三监,为监视商纣王之子殷侯武庚。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旦辅政。三监不服,联合武庚发起叛乱,不久被周公旦平定,管叔鲜被杀,蔡叔度被囚,霍叔处将为庶人。其后转封于远离商都的霍城,故地在今河南汝州的霍阳聚。春秋时,晋献公吞并同姓的耿、霍、魏小国,处于山西的姬姓霍国灭亡。春秋末,楚昭王灭地在汝州的姬姓霍国。南北两处霍国灭亡之后,子孙以国为氏。姬姓霍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霍 | 宗族先贤 霍姓历代被载人史册名人:西汉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三国蜀汉梓潼太守霍峻;五代后梁曹州刺史霍存,后唐天平节度使霍彦威,后汉少府廷尉、邺帮亭侯霍谓;明朝礼部尚书霍韬,太仆卿霍子衡,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霍维华;清朝工部尚书霍达;当代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 霍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书法字帖 · 书法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