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里门外两个世界,木之门也罢,心之门也罢, 地狱之门也罢,都是如此。所以,门外的人看门内的人,门内的人看门外的人,视界-感界都不一样。敲门的那一刻还在期待:一个拥抱,一个亲吻,甚至再激烈点,幻想可以暂时放下失落,却无法避免失落。门开了,门内的人一脸陌生。 你咋的了,怎么被淋成这样子,这个雨可够大的。 怎么,你从市里走了很长一段路,你傻逼呀。 快去卫生间洗个澡,脏成这个样子。 以后要是这样,干脆死外面得了。 心里的那片幻想撒了一地。只能默默地躲到卫生间换衣服。中国式的家庭表达方式,没有那么多浪漫,只有现实的抱怨感,在抱怨感的背后有的只是亲情。如果亲情都没有了,家也就不在了。 我饿了,怎么都没点吃的。 饿了,自己做去。 我去。 有点想吵架,但已被雨淋得没了脾气。看着这个在房间里来来回回的女人,她勤劳、质朴,她懒惰、虚荣,女人是个矛盾的动物。他仍在思考门内与门外的区别:当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上帝也就为你关上了另一扇门。女人就是一扇门。 她在我生命可数的年轮中已经若干年了,她在塑造一个她希冀的男人,可是这个男人仍按照他自己的逻辑——一种蜗牛式的生活轨迹——慢节奏、逃避、犹犹豫豫。生活中的女人只能默默忍受,忍受一个无可改变的事实。 窗外的暴雨仍在狂风中尽情地耍泼,这就是变了脸的天……它也有喜怒哀乐……它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自诩为文明的人呢?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伤人和被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