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孩子选兴趣班,这三类坚决不要!

 高手坟墓2015 2016-08-07

为孩子选兴趣班,这三类坚决不要!

2016-08-05 萌妈亲子小乐园

伶珑有声

暑假到了,担心孩子过得百无聊赖,没有意义,很多妈妈都会选择把孩子送去暑期兴趣班。上兴趣班的好处确实不少,能培养兴趣、陶冶性情、塑造气质、打发时间,但有的孩子就是不爱上。

帮孩子选兴趣班,有哪些技巧?这位妈妈的总结很精辟。

在日本,孩子们每天只上半天课,其余的时间全在学校参加社团活动;在美国,不但课余特长培训极其丰富,奥数、钢琴、游泳层出不穷,而且各名校全都热衷于招收特长生;欧洲就更不用说了,要是从小不搞点音乐美术什么的,那简直就成了异类。

中国也有兴趣班,但是变味了:妈妈逼着去,孩子哭着练,怎么就那么累呢?

我不要当这种妈妈。女儿现在也上了几个兴趣班,她自己趣味盎然,我们也轻松简单,甚至都不耽误女儿每天晚上和小朋友疯玩。怎么做到的?就在于选择的技巧——

千里迢迢的不去

一说起兴趣班,很多家长都有一种“拜师学艺”的心态,总想一步到位,寻得名师。最典型的是丁俊晖家,从东北搬家到了广东——并不是说这样的心态不好,而是这就不叫“兴趣班”了,应该叫“职业培训班”。

既然是兴趣班,乐趣就最重要,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尽可能轻松愉快。

名师固然好,但好不过“离家近”这一项天长日久的真正实惠。女儿的英文外教课就在小区里,放学回来,她在院子里跟小朋友玩够了,一抬脚就进了英文教室。跟老师贫嘴45分钟,回家吃吃喝喝然后继续跟小朋友玩。

这样的便利,于她于我们都轻松,自然也容易坚持。

等孩子大一些,如果确实有了固定的兴趣爱好,再跑远路拜访名师,那时也许更值得。养儿育女,量力而为很重要,这样全家才会有更长久的快乐。

培养神童的不去

我相信神童不是后天逼出来的:名师能教出优秀的演奏家,却不能让普通孩子变成肖邦和莫扎特。

所以,对于一切鼓吹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早教机构,我都避之不及。

在我看来,这种班必然有如下缺陷:

1.投其所好。他们看准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所以对孩子学习的展示性要求过高,普遍急功近利,基础反而打不扎实。

2.老师素质偏低。我认为,有水准的教师是不会以培养神童为目标的。

3.价格高企。越是贵的早教机构,为了让家长觉得物超所值,越会在宣传上吹嘘学习效果,就差没号称“给我大把银两,还你一个神童”了。

4.人数过多。早教市场陷入怪圈,越贵越被认为厉害,于是就有越多人挤破头想进去,今天扩招3人,明天扩招5人,最后连基本的教学质量都保证不了。

满口应承的不去

女儿其中的两个班都是外国人开的小型班。一是英文课,是韩国人开的“小学院”;二是烹饪课,由一伙各种肤色老外开的培训机构加咖啡馆。

当初去这两家报名的时候,负责人都有一种“放着钱不挣”的傻气:他们都很有原则,会详细询问孩子的情况,如果觉得你不合适,就会建议另寻名师。

比如英文课,原本说五个人满班。女儿进班时是四个人,偏巧又来了两个孩子,于是老板娘立刻主动分成两个三人班。之后又有个不到3岁的孩子来报名,老板娘就委婉拒绝了:“您的孩子太小,基础也不如其他大孩子,我觉得她难以坚持,而且万一跟不上课程,打击了孩子自信心就得不偿失了。”

这两个班在报名时都没有太多的承诺,但女儿上课之后,惊喜却越来越多。

韩国老板娘隔三岔五就给教室里增加新设备、新玩具,研究不同的游戏方式鼓励孩子学习;外教烹饪课则经常举办免费的party,自制的英文菜谱与字母卡片,将烹饪与语言、文化、社交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这些,都不是人家事先承诺的。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