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河水韵(游记)

 卖炭翁的舍得斋 2016-08-07

天 河 水 韵

在以往的经典名胜目录里是找不到天河潭的,离贵阳二十三公里的天河潭地处花溪上游“冷饭”河段,喀斯特溶洞形成跨度和宽度均达三十余米的天然拱桥谓之天生桥,桥旁的坑穴谓之天河潭,一九九一年开发成景区,虽然不像黄果树那样名声显赫,但以其旖旎的风光让人心旌摇荡。

门票由三部分组成:门票、船票、车票一共五十五元,没弄懂其中内涵当然全额购买。车票用以乘坐电瓶车,或往或返只能取个单程,一阵晃悠悠说是五公里,这五元钱花得“全不费工夫”。下得车来走一段再下山,飞瀑流泉就在脚下,三岔路口两去向:进龙潭洞向右,下石蚌滩向左,熟悉的人相告:先进洞上船,出来后再玩。反正都要玩到,上船吧。拐过去,山洞里喷出瀑布,瀑布上一孔青天,这景色不错,相机忙碌了起来。检票进门时蓦然回首,啊呀,这山这水这路这房,俨然浓墨重彩图画,回来就用它换下了电脑上的墙纸。

验完票进了门就是天河潭了,果然是削壁千仞,碧水百寻,藤萝掩映,环绕如城。对面山洞里“银河宫”三个霓虹大字,我们被张罗着上了每船十个座的铁壳舢板,那船工交待:“系好救生衣,进了洞千万不要伸手帮我的忙,撞了您可是不得了!”竹篙撑动,我们进了 “龙潭洞”,红灯绿炷辉映着石笋钟乳,说不清和别处洞穴有何差异,船工叫你向左就看左,向右就看右,不是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就是瑶池王母的蟠桃盛宴,胡诌八咧得有鼻子有眼,谁都知道这鬼斧神工不过是亿万斯年水洗珠滴积淀。铁舢板进入空旷洞厅,后面的船赶上来了,免不了戏谑起来,虽说萍水相逢但心境极好,或引吭高歌或呐喊回声,既然是花钱欲买欢愉,何不使之极致?

从阴河里出来,换机帆游览碧溪,溪水绿如翡翠,丛竹柔若敷绒,小船快捷地七弯八绕,间或峥石突现,杂树丛生,山风拂面,水鸟惊飞。一座石桥横跨溪流,坡上一组房舍,大概就是名声遐迩的苗寨,石板作瓦,剁木成梁,堆黍垒垛,串椒高悬。在如此流光溢彩的神仙宝地居留于石筑屋宇,汲山泉烹茗,采野葛烩羹,养肥鹅捡蛋,捕鲜鱼煮汤,该是何等惬意?话又说回来,当真叫你在这山沟沟里食己之耕,衣己之织,碓臼筛扬糙米,柴薪播逸炊烟,猪鸡噪扰腥臭,步履丈量行踪,不知进项何时来自何方,只怕也会叫苦不迭。

遐想间机帆调转船头沿旧道归返码头,船工笑指山径:“上去耍一圈”,果然是松荫竹影摇曳,鸟语花香灿然,路尽处再登船到霓虹灯下进了银河宫,即所谓旱洞。导游引领人群拾级起落,又是天上宫阙,不知今夕是何年,或流水潺潺,或果实累累,或平湖淼淼,或蟠柱森森,绕行盘龙戏珠水母滩,走过人鬼两分奈何桥,指看幽深可怖阎罗狱,穿越星辰点缀光隧道,编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奇闻,处处担心跌倒,时时防备撞头,数千米的湿漉漉滑溜溜笑嘻嘻乐悠悠,好不容易来到阳光灿烂的出口。

出口在半山腰,往上攀爬数十米有收费的铁索桥和溜索道,却不太适宜老头老太太潇洒,沿窄窄的山道下到谷底,一片荷花斗艳,一泓碧水争辉,礁石星罗怪石嶙峋,气势恢宏的瀑布令人眼前一亮,轰隆的水声和飞溅的雾气交织在一起,似乎无论哪个方向都能拍摄出好照片,但 “卧龙飞瀑”石碑告诉人们,此乃留影最佳角度。正好一对新人在这里拍摄婚纱照,那播扬圣洁的装扮和洋溢幸福的笑脸使我们这些垂垂老矣都不由得年轻了许多。

瀑布的上方是片开阔的水域,一长溜石墩摆成一个大大的圆弧,俨然是个询问游人的问号:您尽兴了吗?桂花树给了一片阴凉,我们席地而坐,饮水进食,稍事憩息。爽爽的贵阳禁不住艳阳熏烤,但只要躲开烈日直射便能舒适,真感谢这片瓣蕊尚未喷香的桂花树。

真是岁月不饶人,这上上下下的游玩叫人觉得很累,我们的步履缓慢了下来,拍照的兴趣也逐见低沉。几处风格迥异的建筑坐落溪畔,硕大的水车和机巧的水磨、水碾等等陈列溪边,即是进洞前见到的石蚌滩,应该是天河潭又一个精华积聚所在,很多人不愿意花钱进洞,但远远地跑来游玩这洞外风光。可惜我们累了,时间也晚了,拖着疲惫的脚步去向大门,许多妙趣横生的曲径通幽被我们舍弃,经过明末清初黔中名士吴中蕃题咏之梦草园也懒得进去观赏,更何况那需得寻觅的芦荻寨呢?如果年轮倒转十岁,大概不会就此罢休。

风光旖旎的天河潭有其丰厚的底蕴,是个难得玩够的地方,相信我会再来。写七律一首:

洞府天成种笋钟  廊桥地造养鱼龙  神针定海说神圣  剑戟争雄话剑锋

碧水千泓寻胜境  石墩百步觅仙踪  竹篁梦草求归隐  木叶芦笙慰妪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