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考点楹联,你不能那么随意

 老刘tdrhg 2016-08-08

 高考考点楹联,你不能那么随意! (文/郑铁峰)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刚刚落下帷幕。为彰显文事,鼓励学子,高考考点张贴门联已成惯例。长沙市各考点的大门楹联也悉数亮相。细品这些对联,既有对仗工丽、意味深长的佳联,也有平淡无奇、联律尚可的“及格作品”。然而,更有一些对联毫无文采,罔顾韵律,与高考考点这样庄严肃穆的场所、催人奋进的氛围格格不入,不禁令人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担忧。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考点: 思方行圆,笔凝湘水真智慧 言近旨远,卷纳麓山大文章该联由张曲老师撰写,把对莘莘学子的殷切希望融入了当地的名山大川,可谓高处着眼,语重心长。除了上联首句“思方行圆”四字全平声,稍显韵律不足外,尚属好联。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考点: 闱事越千年,持国运民情,又喜金花开陌上 南窗临万卷,效行川大岳,还当壮志立云端上联“闱事”指科举考试,紧扣高考。“金花”为古时新科进士跨马游街时所戴官帽簪花,喻意高中。下联“南窗”,语出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意指读书之所。整副对联工稳大气,如行云流水,既有深厚文化内涵,又饱含对考生们的美好祝愿。实属上乘之作。

雅礼中学考点: 六艺三才随大用 五洲四海任高翔上联意指考生们博闻饱学,能学以致用。技艺不怕精,才学不怕多,所谓“艺多不压身”。下联的意思,即在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五洲世界,四海之内,只要你有理想,具才华,都会有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对联用词朴实,对仗工整,使人对联意一目了然。

望城区一中考点: 十载耕勤,望远当怀青云志 一生行健,登高以勖赤子心夏育华老师此联用典甚多。“青云志”,“赤子心”,“天行健”等,还点到了“十载寒窗”、“天道酬勤”。上下联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立意深远,有嘱咐,有叮咛,当属一副佳作。

雷锋中学考点: 雷传千里雄声,直上广寒斟桂酒 锋聚三军锐气,相期谈笑试牛刀嵌名嵌得非常巧妙,上下联把“雷”“锋”两字藏头,贴切自然。平仄也没有问题。唯词性方面,“广寒”与“谈笑”似不太工整,但纵观全联,还算带得过去。

长沙市一中考点: 学诗以言,学礼以立,格物求知,当仁不让行大道 闻过则喜,闻揄则忧,储才养气,顺势堪为亮天功该老师好像还学了几个成语,就用在对联上卖弄了。在我看来,至少可以指出其五处毛病: 其一,“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专门研究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大学》八目中有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有进一步论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却并未在其后做出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领会,成为儒学思想中的难解之谜。就目前的史料看,“格物”到“致知”可能的解释一般是说控制自己对物质世界的欲望。

虽然2012年的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但我们把一些现在还存在争议的词语,用在庄重的高考考点楹联中合适吗?其二,上联一开始就教人学“礼”,旋即,又让人“当仁不让行大道”。我倒想问问,“礼让”一词的词义不是变得很难堪了吗?先生就是这样教人学“礼”又不相让的吗?其三,“揄”字本身为动词,表示“顺手抄物”。虽然也可以与其他字组成词语有表示称赞之意,如“揄扬”。但“揶揄”有耍笑、戏弄之意,词出《东观汉记*王霸传》“市人皆大笑,举手揶揄之”。因此,本联中还不如实实在在来个“夸”字更好。何必故弄玄虚,生硬而稀癖。诚不可取。其四,《书*舜典》确有“帝曰,咨!汝二十又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也有“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功以为己力乎?”请问徐国鸿先生,您在这里用“亮天功”,无理霸道,自夸海口不说。这样寄希望于自己的学生,您还有点良心道德没有?其五,上下联句脚安排极不合理。无论从骈文的角度还是对联的角度,都是违反音韵规律的。如依马蹄韵,也不在马蹄上。这样的对联,只比怀化洪江一中考点的好一点点: 数载艰辛 ,六月定乾坤 ,赢得似锦前程 十年苦读 ,一朝决胜负 ,换来笑逐颜开由此可见,长沙市一中今年的考点门联,当属腹中空空,勉强凑句,实不得已而交差应付了。

周南中学考点: 揽岳麓为笔,倾湘江为墨,尽书屈贾才调 延清风在闱,养浩气在胸,坚守笃诚品格此联口气大得很,口号喊得响,就是不见实实在在的东西,内容空洞,味如嚼蜡。不但辱没“岳麓”、“湘江”,枉对“清风”、“浩气”,还大有羞煞“屈贾”之势。碰到时下一些网络上的诗词版主,只怕早已经开骂了。且看:上联三句句脚均为仄声字,犯了楹联大忌。最后一字“调”虽是多音,在这里应是格调之意,肯定不能读为平声,如读平声,则是“调戏”之意,岂不笑掉大牙?而下联联脚“格”为仄音,完全不合联律,读来急促拗口,殊不顺畅。且“延清风在闱”是监考大人的事,与考生何干?还有,上联中“笔”和“墨”可算句内对,但下联中相应位置“闱”和“胸”词意完全挨不着边,算什么对?虽一时查证不到撰联人姓名,想想这位老师,可是也属于“胸大无脑”一类?周南中学今年的考点联实不敢恭维,撰联老师的水平可以讲是“下三滥”。我如有子侄,将来断不让他入周南读书,去向这样的老师学无知!我劝我们的撰联老师们还是静下心来学好国学 ,特别是一些楹联基础常识,让明年的高考考点楹联不要那么随意,以免贻笑大方!(作者系湖南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岳麓诗社社员,长沙市岳麓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