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慢性腰痛案作者:余国俊

 骆驼120 2016-08-08
患者,女,38 岁(注意年龄!育龄期妇女),2005 年10 月15 日初诊。
主诉:腰痛 1 年。
腰脊、腰骶部绵绵作痛,日轻夜重。经 X线片、B超、CT检查,腰椎未见异常。服金匮肾气丸、壮腰健肾丸、腰痛灵等,效果不显。
刻诊:腰部酸痛,连脊及骶,有下坠感,日轻夜重,睡眠中加重,起床活动后可缓解。月经周期正常,经期 7 天,白带稍多。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弱。
拟诊: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盆腔瘀血 盆腔湿热。予陈氏“通补汤”。
处方:
黄芪30当归10;杜仲15川断15桑寄生15淮牛膝15补骨脂 20菟丝子30;
苍术12黄柏12薏苡仁30。3剂。
二诊:腰痛减轻,已无下坠感。上方加枸杞、巴戟天各 15g,服6 剂后,腰痛消失。随访 2 年,腰痛复发 1 次,续用此方 3 剂即止。
体会:本例所用的“通补汤”对于治疗成年女性慢性盆腔炎引起的“腰痛”,效果显著。方中苍术、黄柏、薏苡仁,为三妙散,有清利盆腔湿热炎症之功。此方奏效的关键在于补肝肾、补气血 清湿热三管齐下!
成年女性慢性盆腔炎引起的“腰痛”,临床特点是日轻夜重,睡眠中加重,起床活动可以缓解。若单纯给予补剂,迟迟不能奏效,而合用三妙散,奏效即速,说明此种腰痛,于“肝肾、血气亏虚”之中,还寓有“盆腔湿热炎症困滞”的潜在病机。
成年女性的妊娠、生育、药流、人流、带环、各种妇科手术创伤,常常会引起盆腔的慢性瘀血和炎症,不论有无带下的异常表现,均应重视这一层病机。有者固无论矣;无者,则“发于机先”,“先安未受邪之地”。
本方也内寓了活血化瘀之功用,方中的川断、菟丝子、桑寄生、牛膝等,均能活血祛瘀。《名医别录》谓川断治疗“恶血腰痛”,《大明本草》谓其“宣通血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