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周节目文案——魔兽

 云中鹳 2016-08-08




魔兽,这个全球游戏产业中的“现象级”IP,在今年夏天开启了电影领域的“吸金模式”,当然,主要是在中国大陆地区。



由美国传奇影业、暴雪娱乐联合出品,根据1994年暴雪公司制作的游戏《魔兽争霸:人类与兽人》改编而成的奇幻电影《魔兽》5月底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公映,上映之前,发行方的宣传攻势做的挺足,一度唤醒了那些放下鼠标键盘好多年的热血玩家,当然,也给他们的老婆和女友带来了曾经噩梦般的回忆。然而,影片上映后,却在各地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市场境遇。    



作为“魔兽”游戏诞生地的北美,电影首日票房仅仅1070万美元左右,市场反应平淡。而电影在中国市场获得近15亿元的总票房成绩,使中国成为该片票房全球最高的国家。这种反差固然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发行方想必也早有准备,不然,《魔兽》也不会在中国比在北美还早上映两天。然而,即便中国影迷这么努力,这部电影还是亏了——据了解,这部花了 1.6 亿美元拍摄的电影,要取得 4.5 亿美元以上的票房才能回本。在不计算中国市场衍生品、数字电影版权等其他收入的情况下,美国媒体估计这部电影会亏损 3000~4000 万美元;不过,由于中国数字电影版权卖出了 2400 万美元的高价,所以这个亏损会相对缩小:据统计,这部电影最终亏损了 1500 万美元。



相比起电影制作费用,1500 万美元不是特别大的一个数字,但毕竟是亏损。作为一部野心勃勃的商业大片,没有大赚特赚已经算是失败了,更别说赔本赚吆喝了。导演邓肯·琼斯曾在电影拍摄行将结束的时候说,他已经有了电影三部曲的构思。如今,面对1500 万美元的亏损,也不知道传奇影业和暴雪还有没有信心完成其余两部的拍摄了。



抛开亿万粉丝的期待,抛开怀旧情怀的驱动,电影《魔兽》之所以能“国外开花国内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一是天时,影片6月10日才在美国首映,比中国整整晚了两天,虽然中国也不是上映最早的,但是考虑到“比美国早才是真的早”,发行方还是很重视中国市场的;二是地利,影片背后有中影集团、华谊兄弟、腾讯影业等中国企业的鼎力支持,有了大佬们的支持,影片在中国的发行和宣传都不用发愁;三是人和,演员吴彦祖在影片中出演了“大反派”古尔丹,虽然根本就认不出来,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人和”的根本还在于中国亿万玩家们的鼎力支持,一边高喊着“为了部落!”,一方嘶吼着“为了艾泽拉斯!”,千万魔兽迷们涌进电影院,想一较高下。可能是不想把战火烧到电影院里,电影制作方刻意安排了皆大不欢喜的结局,两边算是打了个平手,大家虽然都悻悻然走出电影院,不过还好,对方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冷淡也罢,狂热也好。还是让我们回到电影本身吧。游戏圈有一句话叫“暴雪出品,必属精品”。挑剔的暴雪娱乐肯定希望把其一贯坚持的“精品”意识延伸到电影领域。影片《魔兽》耗时十年之久,花费上亿美元,从策划、拍摄、制作,到宣传、营销,都绞尽脑汁。



然而,“打魔兽”与“看魔兽”有本质上的不同,毕竟隔行如隔山。前者注重让人玩得痛快,回馈的及时性,玩家是参与者,越玩越想玩;后者强调让人看得过瘾,叙事的流畅性,观众是观赏者,越看越耐看。电影《魔兽》做到了吗?见仁见智。导演邓肯·琼斯很聪明地把故事集中在人类和兽人的矛盾上,让没玩过游戏的人也容易看懂故事的大体脉络。



影片中,连接“艾泽拉斯”的黑暗之门被兽族术士古尔丹利用邪能开启,渴望扩张的兽族为了生存,入侵这片美丽的大陆,而世代居住于此的人族被迫拿起手中的利剑,捍卫自己的家园,一场残酷的战争就此爆发。在人物命运轨迹的刻画上,制作方下了不少功夫。



俯瞰“艾泽拉斯”这个“平行世界”,观众会为这片大陆里众多英雄的迥异个性与复杂命运而唏嘘。其中,“半兽人”迦罗娜,更是因为身份特殊,在兽族与人族阵营之间经历着数次的角色转化,并与人族英雄洛萨碰撞出感情的火花。但最终,她还是因为用人族赠予的匕首刺死了人族国王莱恩,成为兽族领袖,命运的反转也达到了高潮。



除了“宿命”这一主题,影片关于“循环”的阐释也多有亮点。其中,霜狼氏族酋长杜隆坦与盖伊尔这对父子之间荣耀与使命的传承,值得观众回味。这一“父子传承”的线索贯穿于整个影片始终,既体现了兽族战士柔情的一面,也为后续《魔兽》影片的开启做足了铺垫。影片序幕,黑暗之门开启,杜隆坦妻子德拉卡冒险跟随丈夫穿越到“艾泽拉斯”,因体力不支产下奄奄一息的盖伊尔。众目睽睽之下,古尔丹不怀好意地捧起羸弱的婴儿,用魔法帮濒死的盖伊尔恢复了活力,并高举新生命,鼓动刚刚踏上新大陆的兽族战士们说到:“部落又多了一位新战士!”但是,在随后的故事中,幡然悔悟的杜隆坦举起反对古尔丹的大旗,并在决斗中不幸被古尔丹残杀,妻子德拉卡在也逃亡过程中与追兵同归于尽,盖伊尔成为“江流儿”,生死成谜。直到电影结尾处,战争结束,盖伊尔才被人从河中救起,那幼小的面容突然间露出兽族特有的狰狞,影片就此结束,这也预示着又一位传奇英雄会在下一部“魔兽”电影中“呼风唤雨”,延续父辈的光荣与力量。



广袤的“艾泽拉斯”大陆,仿佛就是一座异世界里的“大观园”,布满命运交叉的小径。光明与黑暗、和平与战争、理智与情感,爱恨情仇所有这些元素堆积在一起。导演邓肯·琼斯太想把众多的所谓“史诗级”大片的元素集于一身。然而,太多的例子已经证明,力图面面俱到者,往往容易陷入平庸和乏味中。影片只有124分钟的片长,要将如此众多的信息杂糅在一起,需要对电影架构有着非凡的驾驭能力,而《魔兽》的处理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物多、故事杂,必然导致叙事节奏的跳跃,以及细节处理的草率。



电影《魔兽》徒有一副精彩的故事“骨架”,却缺少丰满的“血与肉”,缺乏故事的娓娓道来和剧情的慢慢渗透。许多角色像跑龙套的,走走过场,草草收兵。整个电影看似一直在围绕着“光明源于黑暗,黑暗涌现光明”这句台词展开,阐释主题思想。但是,多数观众仅能从“麦迪文”这个堕落的“艾泽拉斯”守护者身上,“领悟”出光明与黑暗之间生硬的转化。而且,麦迪文的这种光与暗相生相克,也来得突兀,去得牵强,抛开游戏中的人物设定,单是在电影中,观众对于麦迪文的堕落恐怕看得都有些云里雾里,他是因为内心的恐惧还是黑暗力量的引诱,无从知晓,哪怕是安排一个《指环王》中的魔戒那样一个物化的道具,相信也会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和剧情的发展。



如果有人对电影《魔兽》感同身受,想必一定都是对故事和人物早就如数家珍的资深玩家了,而那些不是“魔兽”游戏玩家的观众,则觉得影片云山雾绕、不知所云。所谓“粉丝”电影的短板也正在于此,你为某些人开了后门,必然也就把其他人关在了大门外。



影院中,有人疯狂尖叫,也有人昏昏欲睡。总体看来,电影《魔兽》因“游戏改编”市场火爆,也因“游戏改编”饱受争议。褪去商家的浮躁炒作,电影本身的艺术水平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略显平庸。作为魔幻史诗电影,建议制作方还是应该多参考《哈利·波特》和《指环王》,用小人物和低视角把庞杂的世界观娓娓道来,先让观众爱上创作者搭建的这个“世界”,才会细细品味其中的乐趣。而电影《魔兽》采取的多主角、多视角的叙事方式看似宏大,却也破坏了观众的代入感,反而好像是一个旁观者一样,只是透过银幕看着人兽互殴的戏码。



游戏“魔兽”成就了中国网络游戏的黄金时代,也成就了朱俊的“第九城市”,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了一批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中国大学生,他们每天不分昼夜、不辞辛苦地奋战,还记得曾经响彻中国所有大学男生宿舍的喊叫声,如今犹然在耳;还记得很多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把自己苦心经营了四年的账号转手卖出时的那份不舍;还记得我们终将逝去、却又难以忘记的青春时光。我们中国人重情、念旧,所以就算电影《魔兽》输了美国的票房,却赢得了我们中国玩家的情怀,就冲这一点,暴雪也应该坚持把续集拍出来,而且还要拍得更好,因为它要知道,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群人会继续为了“部落”,为了“艾泽拉斯”而战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