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清官海瑞书法欣赏:笔力矫健结体奇崛

 木要成舟 2016-08-08

明代清官海瑞书法欣赏:笔力矫健结体奇崛

海瑞书法擅于楷、行、草书,笔力精绝,功力深厚,静逸而无妩媚之态。尤擅行草书,笔力矫健,结体奇崛,极见功力。海瑞小楷,亦规整可观,有古拙之气。康有为评价海瑞书法说:其笔法奇矫且可观。奇矫二字,正道出了海瑞书法的特点。

海瑞书法,章法严谨,用笔刚劲,方圆兼得,擒纵自如,气势磅礴体现了他刚直之正气。书如其人,同他的形象一样,历劫不磨,千秋万代令人赞赏与敬佩。海瑞与宋代包拯齐名,被后人称之为“海青天”的海瑞。

海瑞书法上以行书和小楷为主,其行草书为最出色,笔力矫健,结体奇崛,极见功力。小楷亦规整可观,有古拙之气。小楷的代表作品是海瑞流传于世的惟一可信墨迹《奉别帖》,该帖现归山东省文物总店收藏。其内容是海瑞写给友人的一信,为平常通信,所以书写随意,通篇透出一股闲散之气,但点画之间,用笔精到,精力弥满,毫无疲软之态;结体宽舒,在不激不厉中透出一种奇崛之气。

明代清官海瑞书法欣赏:笔力矫健结体奇崛

海瑞的书法就像他的为人一样,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刻字骨子里,书法绝无妩媚之态。这就像世人所说的“书为心画”,书法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德、性格等内在的东西。在唐朝的颜真卿也是一位有名的清官,从书法角度来说,海瑞的行书颇有颜真卿行书浑雅醇厚风范,又充满清健、爽朗、灵动之气,极具率意个性。这种率意的书法个性,合乎海瑞那个时代书风的流行节拍。(明朝晚期,书坛明显出现了个性化倾向,也是因为受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哲学思想和李挚“童心说”文艺思想的影响,主张以心为体、言从己出,书法界有众多书家反叛二王正统,大胆突破传统笔法体系和造型规律,形成一股所谓的“浪漫主义”书法风潮。)

海瑞与颜真卿的书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字体雄劲,充满堂堂正正之气。琼人莫绍德就曾将二人的书法相比。他在评海瑞的《与吕调阳书》碑时说:“简严謇直,不激不随,与颜鲁公争座位书同一忠义气象,书法亦遒健,洵足追配千古。” 那时海瑞的书法正处在十六世纪中国书法传统开始变化,因而,其受到了他那个时代非主流意识形态、民间思想资源以及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所以其性格与书法具有时代性。

明代清官海瑞书法欣赏:笔力矫健结体奇崛

海瑞书法还擅于小楷,但用正统的二王书法审美标准评判海瑞的书法,其书并不中规入矩。小楷是封建士子参加科举考试时通常采用的书体,明朝的科举有着“以书取士”现象,这种现象到清朝尤盛,因而,写得一手工稳流丽的小楷,在科举中往往容易题名于金榜。他现存真迹《奉别帖》,也称《致玉山书》,该帖丝毫见不到二王小楷和唐代楷书的风规,与正统书法相去甚远。可想而之海瑞考科举时只得了个举人,也就难怪了。海瑞在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将其列为其中,可见其学问深厚。

海瑞书法作品,流传很广,可大多是赝品,真迹不多,且大多以碑刻的形式存在,墨迹则仅存《奉别》一帖。海口五公祠立有三通海瑞书法碑刻,分别是《管子牧民篇》碑、《与吕周阳书》和《五言律诗》碑,有人认为上面的字皆是据真迹摹勒上石,(张岳崧《筠心堂文集》记载,张岳崧应同乡莫书农之请,为海瑞的一件《与吕周阳书》手札题跋,语曰:“忠介公气节凛然,有明至今数百年,虽妇孺厮隶亦耳公名,顾书翰罕传,市贾往往以恶劣笔札伪托,予所见绝少真迹。此书寥寥片简,而辞旨严婉,字体雄劲,以拟颜平原《论坐书》,文词笔画均非貌似也。莫书农同年欲重摩勒石,为跋数语。”后来这件作品在清嘉庆年间由莫绍德摹刻入石,嵌在当时的琼台书院先贤祠墙壁上。)这个结论应该是可信的。但品其书,形貌虽存,神采已失,应是辗转翻刻所致。海瑞墓陈列的几方石碑,情形也大抵如此。

明代清官海瑞书法欣赏:笔力矫健结体奇崛

海瑞书法是世人珍爱之物,人们得其书,以仰其人;其离世后,书法依然被后人追爱,以致作伪者也多,造成传世的海瑞书法,每多赝作。其它文献载录的有关海瑞书法或后人对海瑞书法的评价:民国版《琼山县志》记载“忠介公墨迹有‘读圣贤书,干国家事’八字,今藏在杜孝廉以宽家……外间摹刻为联,皆从墨迹钩出,未甚得神”。《中国书法大成》(卷六)评海瑞书法“笔力卓绝,工力精到”。《中国书法大辞典》亦说海瑞书法“笔力卓绝,工力精到,绝无妩媚之态”。范韧庵、李志贤《书法辞典》称海瑞书法“清刚绝人,守正不阿之气,乃可于点画使转间仿佛得之”。

海瑞四岁丧父,母亲谢氏独自抚养。海母和孟母一样,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海瑞年幼时期,海母就让他读《孝经》、《尚书》、《中庸》等圣贤书,树立儒家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思想后来也影响其一生。

海瑞(1514-1587),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海南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 海瑞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以“清官”的声名垂青于中国历史的记忆中。其一生的经历为:举乡试入都,恩赐进士,初任南平教谕,后升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在任内推行清丈、均徭,廉洁自恃,人言”布袍可脱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三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其时世宗宠信方士,专意斋蘸,妄求长生不死之药,忽朝失政无人敢谏,只有海瑞备死上疏,犯颜直谏,震惊朝野,被罢官入狱,世宗死后获释。

隆庆三年(1569年)任应天巡抚,任内曾主持疏浚吴淞江、白茹河,大力推行“一条鞭法”,遭到张居正等人的反对,被革职回乡。海瑞一生刚直不阿,居官期间,平反了一些冤狱,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南包公”。他72岁出任南京都察院右金都御史,仍力惩贪污官员,不久病逝于住所。死后,朝廷赐祭八坛,赠太子少保,溢号忠介,造官员许子伟护灵枢归葬。出殡那天,南京城里万人空巷,商者罢市,农者辍耕,大众夹道送殡,哭奠者百里不绝。

海瑞极力把“忠君”与“爱民”调和、统一起来,由此形成他的矛盾性格,并招致统治阶级中腐败势力的攻击和迫害。他为了“利民”、“裕民”,而“一意约己”、任劳任怨,一生清贫。据说在去世时,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顾海瑞,只见用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来,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孝服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可见其清贫一身,所作的事都记在了百姓心里,留下千古美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