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千年前的一个宰相,说了一句什么话,让今天的官员汗颜无地

 老刘tdrhg 2016-08-08

前段时间,一个开饭店的朋友跟城管闹了点冲突,虽然事儿不大,但也把朋友弄得焦头烂额。我们也都替他担心,可又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过了几天,朋友突然叫我们去他饭店喝酒,说事情已经解决了,城管的领导也给他道歉了。我们很惊讶,忙问他找的谁的关系。朋友大大咧咧地说,找别人都没用,我直接找的市长。我们更惊讶了,这小子竟然认识市长?怎么从来都没听他说过?朋友望着我们一脸茫然的样子,笑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咱市长长什么样儿,不过我知道市长热线是多少就行了。

原来,朋友那几天正无计可施,突然想起报纸上介绍过“市长热线”,市民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打电话,朋友便打了过去。让他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城管的领导就专门去他的饭店给他道了歉,一切让他焦头烂额的麻烦都消除了。

知道真相后,我们大家一齐欢呼“市长热线”的神通广大,看那气氛,要是退回去几百年,准得给市长送块“再世青天”的匾额,立个生祠都不为过。

不过这也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故事。

两千年前的一个宰相,说了一句什么话,让今天的官员汗颜无地

两千多年前的汉宣帝时,宰相丙吉有一次出去视察。正走着,突然碰见一群人正在打群架,你拍我一砖头,我砸你一榔头,你卸我一条胳膊,我把你的脑袋开个瓢儿,打得是昏天黑地,遍地桃花。

丙吉的车夫见状,大怒,真是反了,在丙宰相的地盘竟然还有人打群架,这不是给和谐社会抹黑吗!正想开口制止,却见丙吉从车窗里探出小脑袋瞅了一眼,又把脑袋缩了回去,对车夫说,别管闲事,继续赶路。

车夫一愣,这还算闲事啊?再不管就要出人命啦!看来这老丙也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胆小怕事的主儿。

走了一会儿,又碰见路边一位老汉在赶着牛,这头牛可能是正发烧,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车夫刚想超车,却听车子里的丙吉叫道,停,停,快停车!车夫停下车,丙吉从车上下来,走到那头牛的跟前,扒开牛的眼皮看看,又撬开牛的嘴巴瞅瞅,然后问那老汉,你们走了多长的路了?老汉说,不长,你们来时看见那群人在打架吗,这头牛就是他们的,我看他们忙得顾不得牛了,就帮他们照顾照顾。丙吉望着牛转了几圈,叹了口气,回到车上继续赶路。

两千年前的一个宰相,说了一句什么话,让今天的官员汗颜无地

这时,车夫有点看不过去了,就问老丙,刚才那帮人都快闹出人命来了,你连问都不问一声,现在一头牛刚喘了几口粗气,你就嘘寒问暖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兽医呢,我说宰相啊,你这也未免太轻重颠倒了吧?

丙吉笑笑说,打架的事儿自然有派出所管,我一个堂堂的宰相只要负责考察派出所所长尽不尽职就行了,而刚才这头牛刚走了几步路就热成这样,按理说现在还是早春,天不应该这么热,只能说明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天气一反常,对庄稼的影响肯定少不了,所以我得赶紧回去跟皇帝商量对策,免得全国受饥荒。

车夫听得连声称是。

其实不光是两千年前的车夫要“称是”,就是两千年后的我们也不得不对丙老爷子竖起大拇指——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宰相应该做的!

确实,一个正常的社会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大家各司其职,管好自己的事,谁也不需要越权。就像人体一样,看书有眼,吃饭有嘴,拿钱有手,走路有腿,大脑光负责发号施令,并随时检查它们的业绩就行了,实在没必要每一样都亲自插一杠子。

两千年前的一个宰相,说了一句什么话,让今天的官员汗颜无地

这个故事是个好故事,但是如果我把它讲给那位朋友听的话,他肯定会嗤之以鼻:照你这么说,市长就不该管我的事了?我就活该吃这个亏?朋友的质问我无法回答,所以这个故事我直到现在也没敢跟他提。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一条街垃圾遍地,臭水横流,居民跑断腿也没人管,而只要市长一句话,臭水街立刻变成通天大道;孤寡老人没人照顾,各部门推来推去,连救济金都被挪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市长一露面,孤寡老人立刻成了各部门争送温暖的对象……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遇到麻烦时,第一反应不是去找相关的法律条文,而是千方百计地托关系、找熟人。

所以,丙吉的这个故事虽然是个好故事,但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实现过,能实现的,只是偶尔出来几个包青天、海青天,或是寄希望于皇帝派下来的钦差大臣、八府巡按,来帮我们这些老百姓主持一回公道。

两千年前的一个宰相,说了一句什么话,让今天的官员汗颜无地

曾在报纸上见有人说,清官文化是阻碍法制建设的罪魁祸首,因为它让人们只寄希望于清官,而不是求助于法律,破坏了法律的规则。这话当然有点道理,但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说这话的人不是“圣人”,那我们最好是请有关部门给他找点事,让他把两腿跑断。

郑渊洁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这句话说:“在游戏规则不健全的地方,最不保险的事就是买保险。”同样,在不讲规则的地方,却还要让人们按照规则来办事,这不说是犯罪也至少是不道德。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谁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谁就是好人,至于法制如何来健全,那是政府的事儿。

关于“市长热线”的新闻,我以前也在报纸上见过,当时不以为然,以为又是在作秀,市民反映的问题又推回给下面各部门。你也知道,要是下面的部门能办好,我们又何必来麻烦你?这次朋友的事让我的心情很复杂,我当然非常感谢这个“市长热线”能真正为市民办事,但我更希望下次能不通过“市长热线”就能解决问题。

到那时候,丙老爷子的故事就不再是故事了。

历史客栈每天辛苦写文,方便的话请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mashaohua108,有趣味、有思维、有品位的“三味”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